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百九十六章 辽使入京

第一百九十六章 辽使入京(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第一百九十六章辽使入京第一百九十六章辽使入京←→:最新网址:yiwxw  

赵煦午睡起来,洗漱完毕。  

冯景就低着头,在他面前说道:“大家,臣方才在御厨,听说御史已经将那个罪将张之谏押回了京城,并送进了大理寺之中!”  

赵煦点点头,张之谏的事情,已经不需要他插手了。  

两宫、士大夫们都已经恨不得他去死!  

唯一一个能救他的司马光,现在已经去了陈州。  

也不对!  

赵煦想起来了!  

前些时日,王岩叟出任了监察御史。  

再过几天,王觌、刘挚等人会相继到任。  

这些旧党里的激进派,会不会救这个张之谏?  

赵煦现在蛮好奇的。  

冯景接着道:“另外,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刘昌祚,好像也已经抵京…”  

赵煦哦了一声,张之谏回京,刘昌祚自然也会跟着回来。  

“似乎龙图阁学士吕大防也在方才入阙,投了入觐表!”  

“此外,环庆路经略使赵卨以及泾原路经略使卢秉,也都上书言已至京畿!”  

这些人几乎同时入京,倒也不奇怪。  

因为他们都是上个月差不多的时间,被圣旨召回汴京的。  

延州、庆州和成都,和汴京的距离不一。  

但交通环境和条件也不一样。  

而随着这些人抵京,赵煦知道,一直被两宫卡在大名府不让渡河的辽使,也将得到渡河的许可。  

因为恐辽症的缘故,无论是两宫还是都堂宰执,都觉得一定要等边帅们入京,才能让辽使过河!  

这不奇怪!  

赵煦在现代看蹴鞠比赛,国足一碰到韩国,也会想尽办法的调兵遣将。  

连踢个青年队,都恨不得把在欧洲留洋的大龄球员喊回来!  

区区蹴鞠比赛,有了心理阴影,尚且如此何况是军国大事?  

隔日,清晨。  

大名府的渡口,辽国使团,开始登船。  

祭奠使耶律琚、劝慰使萧杰,各自领着一支庞大的使团,开始渡河。  

滚滚黄河汹涌向前。  

耶律琚立在船头,也为这条波澜壮阔的大河而赞叹。  

但,看着这条大河,耶律琚不但没有丝毫震惊、畏惧。  

恰恰相反,耶律琚心中对南朝的轻蔑,再次高涨。  

原因?  

自数十年前,黄河决口,在这南朝大名府分成两条河道入海以来。  

辽国就一直在用着看戏的眼光,看着南方的宋人瞎胡闹。  

尤其是这条大河在檀州商胡口决口,滚滚河水贯穿整个南朝河北路后。  

辽人的看戏心态就更加浓郁了。  

看着南朝为了这条大河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却一次又一次的被这条狂暴的大河所戏耍。  

他们的一切努力,想出来的一切办法,在大河的力量面前,是那么的幼稚和可笑。  

所以,在耶律琚这样的辽国贵族眼中。  

眼下的这条大河,就是南朝不得天命,不受天眷的象征!  

不然,为什么黄河唐代不发飙,五代不发飙,偏偏是在南朝窃据中原,僭越天子之后发飙?  

此乃获罪于天的证据!  

解决办法呢?耶律琚也有!  

大辽天子系出汉室之后,为汉高祖之苗裔,只是后来不幸流落草原了。  

此外,大辽过去还是大唐松漠都督!  

也可以承袭大唐法统!  

所以,汉唐正统都在大辽啊!  

南朝皇帝,只消上表称臣内附,恭请大辽天子南下正位,以此顺应天心!  

那么老天爷也就不会发怒了。  

黄河自然会消停!  

当然,这些想法,耶律琚也只能现在在心里想想,在辽国的宫帐里说说。  

在南朝他是不敢讲这些话的。  

这会挑起战争!  

迎着涛涛黄河波涛,使团乘坐的船只,抵达了黄河对岸的白马渡。  

在那里,南朝派来迎接他的官员,已经率着军队在恭候了。  

耶律琚一行下了船,就都装出一副悲伤的样子。  

他甚至干嚎了一声以示对兄弟盟邦之君不幸去世的哀悼。  

旋即,他就在南朝官员和军队的‘护送’下,前往南朝京城之外的都亭驿。  

“礼部尚书韩忠彦上奏:辽使已至都亭驿!”  

正在保慈宫里,批阅奏疏的两宫,听到这个消息,脸色明显一凝。  

实在是辽使给大宋留下了太多不可磨灭的记忆。  

庆历增币时的辽使萧特末、刘六符。  

熙宁割地时的辽使萧禧。  

都曾在汴京城中,以战争恐吓!  

而对辽国的畏惧,已经深深刻在了这大内皇城之中!  

两宫又是刚刚听政不久,没有什么外交经验。  

除了太皇太后,曾接受过辽使贺寿外。  

向太后甚至从未见过辽使!  

在她的想象中,辽使基本上和寺庙壁画上的夜叉差不多。  

青面獠牙可能过了。  

但凶神恶煞,满脸横肉应该是大差不差!  

于是,向太后看向坐在两宫身边的赵煦,对太皇太后道:“娘娘,辽使入觐时,不如叫六哥坐到帘中来吧!”  

她是真的害怕,这个孩子被辽人吓到了。  

万一吓出点什么病来,她怎么向列祖列宗交代。  

太皇太后点了点头,她虽然知道辽使其实和汉人相差无几。  

有些辽国正使,甚至和士大夫一样文质彬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