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报功

第一百六十一章 报功(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第一百六十一章报功第一百六十一章报功←→:最新网址:yiwxw  

元丰八年五月癸丑(21)。  

礼部上奏,今科进士、特奏名进士以及武进士名单。  

虽因天子守孝,免殿试,直接以礼部试成绩取用。  

但还是要上报两宫,呈递进士名单,并予诸进士释褐。  

两宫拿了名单,命人将赵煦请到保慈宫,也将名单给赵煦看。  

大宋从仁庙开始,进士数量连年新增。  

今科进士,便已经达到了五百七十五人,特奏名进士更是达到了八百四十七人,另有武举进士三十九人。  

赵煦瞥了一眼名单,然后看到了一甲第一名省元加会元的名字:焦蹈。  

赵煦手指轻轻弹了弹,没有说话。  

两宫看着赵煦没有意见就将相关名单交给粱惟简:“拿去送都堂,张榜告示天下!”  

“唯!”  

赵煦却是有些神游物外。  

他若没有记错,上上辈子今年科举再考是在四月末五月初,然后于五月初六直接放榜。  

状元、榜眼都和现在的名单上差不多。  

第一名焦蹈,第二名刘逵。  

然而,状元焦蹈却在放榜后的第六天,也就是五月十一离奇暴毙。  

于是,榜眼刘逵顺理成章的接过了原属于焦蹈的官职、待遇。  

现在,因为赵煦对李定的打击科场再考延后了十余日。  

不意也让这焦蹈活到了现在。  

就是不知道,他是否依旧会在回乡途中,因为太过兴奋,急于回到父老乡亲们面前炫耀,以至劳累过度而染病。  

进士张榜公示。  

汴京城自是又热闹了一天。  

进士游街,榜下捉婿等传统娱乐项目次第上演。  

看的汴京城里的穷措大们羡慕不已,也看的那些今科落榜之人,咬牙切齿,发誓三年后,自己也要出现在这些簪花游街的进士群体中。  

因为没有殿试,琼林宴是没了,殿中传胪自也取消。  

只在第二天,新科进士们,被通见司的人领着,远远的在延和殿便殿外,拜了两拜,喊了一声:“圣躬万福!”  

就算是把程序走完了。  

这些新科进士们,也算是走完了他们人生最关键的一步。  

可对赵煦而言,这只是小事罢了。  

元丰八年的科举,是典型的科举小年,没几个人才,也没有值得关注的,不似庆历二年、嘉佑二年这样的科举大年,不值得花费精力。  

对赵煦而言,他更关心,特奏名进士们有多少愿意主动自愿去熙河路的?  

两天以后,赵煦知道了结果。  

一共只有二十三名特奏名进士,在吏部递了帖子,主动自愿前往熙河路。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结果,赵煦也没有感觉太意外。  

元丰八年五月丁巳(25)。  

沈括看着浸泡在水缸里的那一块块铁片上,渐渐出现的红色痕迹。  

他微微吁出一口气。  

他知道的,成了!  

一直跟在他身边的童贯,小心翼翼的伸出手,探入水缸里,在一块铁片上刮了一下。  

那赤红色的金属泥,便粘在了手指上。  

童贯咽了咽口水。  

把铁放到胆矾水里就能铁上长出铜!?  

这是什么法术?  

他不大明白。  

沈括却皱起了眉头来,他吩咐着左右:“先将铁片上的赤泥刮下来…”  

“然后放入坩炉之中融炼,看看是不是真的铜!”  

“唯!”左右领命开始做事。  

沈括则闭上眼睛,开始思考,这是怎么回事?  

少主提醒过他的。  

格物致知!  

此圣人大道!  

若他可以用圣人经义道理来解释,这胆矾水里泡铁片,三日就能刮出铜泥的事情。  

沈括知道,他就会是新的儒学开创人!  

“童勾当!”沈括看向童贯,问道:“宫中可是圣旨?”  

童贯摇摇头。  

沈括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半个时辰后,所有水缸中铁片上的红色金属泥都被刮取下来。  

经过称重,足足二十五斤斤!  

然后,这些金属泥被送进了坩炉,在熊熊炉火的熔炼下,金色的铜水倒入磨具,然后送入冷水之中冷却。  

一锭锭黄灿灿的黄铜,映入眼帘。  

童贯感觉自己的心脏要受不了了。  

他看向沈括:“提举,可以写奏疏请功了!”  

他的声音都在颤抖!  

以水炼铜,这是什么神仙手段啊!  

沈括看着那些铜锭,点点头:“是该上章请功了!”  

无论如何,他上任一个多月,就有这样的功劳朝野上下都会侧目,两宫也会青眼。  

但少主呢?  

沈括想着,他知道的,他需要再次求对!  

沈括的奏疏,直入通见司,然后被宋用臣直接拿到了赵煦面前。  

赵煦看完,一点也不意外。  

化学反应是这个世界的运行基础。  

胆水遇到生铁,就一定能置换出铜。  

不需要技术,也不需要前置科技。  

只有有胆水和生铁,就一定能实现!  

倒是沈括再次求对以及他在请功奏疏之中,将全部功劳,都归于‘两宫慈圣,恩加于臣;皇帝陛下,神圣睿知,亲赐臣先人典籍,以圣人圣训教诲…’,而他‘臣仰仗两宫慈圣荫庇,皇帝陛下神圣赐告,侥幸功成而已’。  

是事实,态度也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