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百五十五章 高公纪家贼,尔敢如此?

第一百五十五章 高公纪家贼,尔敢如此?(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就这么认怂?  

不行!  

必须给他们打气加油助威,让他们知道——放心搞事,朕护着你们!  

所以,赵煦笑着说道:“两位国亲不必多礼!”  

“都是一家人,什么话都好说…”  

“穿个甲而已又没有真的穿入宫中…也不是什么大事”  

两宫听着,正要说什么。  

赵煦却已经提前开口了:“不过,两位国亲当切记切记…”  

“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当知,武,乃止戈也!”  

“到了熙河切记勿要生事…”  

帷幕内的两宫听着,顿时欢喜起来,都说道:“官家教训的好!尔等仔细着听了!”  

“若是去了熙河,惹事生非,惹出祸事来!”  

“即使官家护着尔等,家法也绝不容情!”  

高公纪和向宗回,立刻就拜道:“臣等谨记陛下圣训,两宫教诲!”  

赵煦看着气氛差不多了,就对两宫道:“太母、母后,既然两位国亲也都知道错了,也都记住了,不如就这样算了吧…”  

说着,赵煦就吩咐着左右:“还不快给两位国亲赐座?!”  

他自己则走入了帷幕之中,坐到两宫身边,当起了乖宝宝。  

他知道的,两宫怎么舍得真的去责骂、为难高公纪、向宗回。  

一个是亲侄子,一个是亲弟弟。  

都是她们最亲最亲的人!  

毕竟,无论是高遵甫也好,向经也罢,都只有两个宝贝儿子!  

高家、向家就指着他们传宗接代,开枝散叶了!  

高公纪和向宗回,出了保慈宫。  

两人在宫阙下,对视了一眼。  

他们知道,有人告密!  

不然两宫慈圣如何知道他们今天穿甲入宫的事情?  

在他们原本的算计里,这种事情两宫知道的时候,他们早就出了汴京了了。  

到那个时候,两宫慈圣最多也就派人来告诫他们几句,不会像今天这样被当面训斥!  

“若被我知是那个混蛋在慈圣面前说我的坏话…”高公纪咬着牙齿说道:“我必不饶他!”  

向宗回也是用力的点头,说道:“今日错非官家救场,伱我不知要被两宫训斥多久!”  

这能忍吗?  

不能忍啊!  

这两个家伙想了想,就到了内东门下,找了通见司的人,问道:“今日司直内东门的内臣是谁?”  

通见司的人,怎么敢得罪两位国亲,立刻说道:“今日司直内东门的,当是官家身边的宋用臣和太皇太后身边的粱惟简…”  

官家自是宋用臣通知的。  

那么两宫呢?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家贼!”高公纪立刻在心中骂道:“尔敢如此!”  

粱惟简是保慈宫太皇太后身边的人。  

不向着他这个太皇太后的侄子就罢了,居然还敢告他的密?反了!  

“粱惟简没这个胆子!”向宗回知道的,粱惟简是不可能冒着得罪国亲的风险,在两宫慈圣面前胡言乱语的。  

所以…  

高公纪点点头,对向宗回道:“国舅,此事决不能放纵!”  

“必须查清楚!”  

“某回家后,会与舍弟说清楚…”  

向宗回也点点头:“某也会跟向宗良讲明!”  

这是一颗钉子!  

埋在两宫身边的钉子!  

必须找出来,将它拔掉!  

不然得话,他们以后还有好日子过吗?  

特别是这两个家伙只要想起今天,错非官家护着他们,恐怕现在都还在保慈宫里挨训!  

他们的心中的愤怒,就已经不可抑制!  

司马光放下手里的书。  

他的手微微颤抖。  

两位国亲,公然穿甲入宫!  

还带着人在宣德门下招摇过市!  

他们这是赤裸裸的挑衅,也是没有将国家法度放在眼中!  

他们在汴京都敢穿甲入宫,到了熙河路,岂不是就要掀起风浪了?!  

“纯甫!”  

司马光说道:“为老夫准备纸笔…老夫要上书弹劾!”  

这个事情,司马光觉得他必须管。  

范祖禹咽了咽口水,连忙劝道:“司马公…不可啊…”  

本来两宫就已经因为外戚的事情,对司马公很有意见了。  

现在再上书弹劾外戚,不是明着去触霉头?  

再说了…  

范祖禹拉着司马光的衣袖子,道:“此御史之事也!”  

“明公若是强行参与,不仅仅得罪两宫,更会落把柄给新党群小…”  

“还请明公忍耐…”  

司马光摇摇头,道:“老夫若连上书言说外戚的资格都没有了!”  

“那留在汴京还有何用?”  

“今日就启程回洛阳好了!”  

范祖禹顿时急了,连忙再次劝道:“司马公,您即使不为天下事着想,也该为少主着想啊…”  

“若连您都弃少主而去汴京城群邪当道…”  

“天下何辜?苍生何辜?”  

司马光听到这里,才终于闭上眼睛,深深的吁出一口气,道:“也罢…也罢…”  

“为了少主,老夫且忍了这一回!”  

这对他来说,是前所未有的牺牲!  

更是前所未有的退让!  

因为,在过去十五年中,他在洛阳都是不平则鸣!  

从来不在乎汴京的天子喜不喜欢,也从不在乎,新党大臣怎么看。  

他就写他想写的,他就说他想说的。  

也就是现在,也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