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百五十章 向太后吾必杀汝

第一百五十章 向太后吾必杀汝(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十几岁,耳朵都听不清别人说话了,却还能新迁知州,实在不能理解!  

赵煦看着,也佩服熊本的胆子大!  

要知道,一般人遇到这种事情,肯定是能不管就不管的,以免得罪人,给自己的子孙埋雷。  

蔡确成功复仇的故事,才过去几年?  

即使向太后在宫里面,也是知道这个故事的。  

所以和赵煦讲解完,就感慨道:“熊本为国,可谓奋不顾身!”  

“却也不好叫熊本难做!”  

于是,命石得一进笔墨,向太后当着赵煦的面,在其上批示:赵子几可特授宫祠官,这就是强令其致仕,但依旧给体面。  

宫祠官多少是有些俸禄的。  

养活一家人没问题。  

不至于闹到出现新的蔡确!  

看完熊本的奏折,就是边报。  

来自鄜延路,鄜延路兵马都监张之谏上书,弹劾资政殿学士、河东经略使、知太原府吕惠卿,擅自兴兵,劳师动众,甚至越权指挥鄜延路兵马,怀有叵测之心,请求朝廷严查!  

向太后看着,脸色就铁青起来。  

胸脯更是剧烈的喘息着,显然已经动怒了。  

也就是当着赵煦的面,才没有作!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看着赵煦,道:“六哥记住了…”  

“往后六哥若遇到这种武臣上来便弹劾文官重臣的奏疏,不要去看,也不要去问!”  

“直接派人去将这等跋扈武将押回汴京审讯就是!”  

赵煦点点头,乖巧的说道:“儿晓得,以文驭武,祖宗制度!”  

赵煦也是在心中冷笑。  

这个张之谏,他当然知道,上上辈子吕惠卿被责贬的罪魁祸。  

也是元祐初年投机成功之人。  

以一个武臣跳反,让一个资政殿学士翻车!  

他算是名动天下了!  

可是…这是取死之道!  

吕惠卿岂能放过他?  

所以,绍圣元年,吕惠卿起复鄜延路经略安抚使,一上任就把这个张之谏点名叫过去,然后在白虎节堂里,随便找了个理由,将其以军法收押械送汴京。  

从上到下,都没有人关心,这个张之谏是不是冤枉了?  

御史台迅速结案,将之丢去了广南西路。  

这就是文臣对武臣的碾压优势!  

现在,这个张之谏更是昏了头!  

也不看看,两宫之一的向太后是什么出身?  

她可是士大夫家的女儿!  

即使再讨厌吕惠卿,可屁股也会坐在士大夫这边!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今天武臣敢弹劾资政殿学士,并指责其擅自兴兵。  

明天,武将是不是就可以学晚唐藩镇,不听中央号令,自行其是了?  

要知道,吕惠卿是资政殿学士!  

是执政出外,代表天子,坐镇边关,守土一方的帅臣!  

向太后更是在此时想起,现在在朝堂上的右相韩绛当年以相出镇陕西,主持横山攻略,本来进展顺利,却因为武臣跋扈不听号令,甚至闹出兵变,导致功亏一篑的事情。  

她就越愤怒!  

这种事情,绝不能开先例!  

但,那个张之谏,也是个遥郡官,不大好直接处置。  

也需要和保慈宫商议,才能做出决定。  

所以她才强忍着怒意,没有当场作。  

然而,下一封边报,彻底点燃了向太后的怒火。  

资政殿学士、河东经略使、知太原府吕惠卿上报:臣奉两宫慈圣旨意皇帝陛下四月戊子手诏,亲率河东大军巡边,幸赖两宫慈圣指点,皇帝陛下明见万里,斥候探知,贼果聚大军于其伪左厢神勇监军司明堂川等地…  

贼臣鄜延路兵马钤辖张之谏,不听将令,阴藏叵测之心,怀奸诈之计,坏军国之大事…  

今臣已查明,西贼大军,乃欲趁我新丧,举兵入寇葭芦寨…  

使其得逞,我边寨失陷事小,皇帝陛下为四夷轻慢事大!  

幸皇帝陛下神武睿知,早授臣军国之计,臣以河东第一将訾虎、管勾麟府兵马公事邢佐臣等各将兵入葭芦寨左右…臣亲督府州兵马及弓箭手在后…  

必可令贼无可趁之机!  

然贼臣张之谏,坏军国之事…臣之本意,乃是以河东、鄜延兵马,东西对进,合围西贼入寇大军于葭芦寨下…  

今战机已失,臣肝胆俱裂…非为臣之微功而痛,而为皇帝陛下圣明洞察,早知敌机而痛!为两宫慈圣殚精竭虑之精妙布置而痛!  

向太后看到这里,就已经再难忍耐了!  

其他的她都可以忍!  

独独是吕惠卿说:皇帝陛下神武睿知,早授臣军国之计,让她痛心疾!  

六哥新即位,主少国疑,四夷轻慢。  

她本来就为此忧心!  

特别是辽人使者很快就会抵达汴京!  

若这个时候,河东吕惠卿在六哥的圣旨指挥下,打一个大胜仗!  

辽人必定战战兢兢,不敢嚣张跋扈。  

六哥威权,也可以在天下人面前树立起来!  

世人都会知道,天子虽然年幼,可军国敏锐,早就察觉西贼的图谋,秘授河东吕惠卿布置,狠狠地教训了贼寇。  

但现在…  

从吕惠卿的报告文字来看,这个胜仗就不要想了。  

这叫她如何不怒?  

“贼臣张之谏!”哪怕是当着赵煦的面,向太后也终于骂了出声:“吾必杀汝!”  

于是,拉起赵煦,道:“六哥,走,和母后一起去保慈宫和太母诉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