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百零五章 熙河将星

第一百零五章 熙河将星(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再说话。  

殿中的王文郁,却已经无比感激的弓了下身子。  

他很清楚,少主方才随口一提,就将他和国朝最有名的宰相韩魏公挂上了钩。  

从今以后,他都可以自称:韩魏公门生,而不需要担心被其他嘲笑,被士大夫们打击。  

而这是一张护身符!  

閤门通事舍继续唱名。  

赵煦也不再说话,只是静静看着,将一个个大将的名字记下来。  

李浩——五次兰州会战,参加五次的大将,也是一直担任知兰州的边臣。  

第一次的时候他还胆小,不敢让王文郁出击。  

后来,他就已经敢带着人,主动越境攻击在集结的西贼大军了。  

吕吉——去年越境,斩首西贼大将的猛将。  

阿克密——本是熙河一个小部族的首领,从军后,一路从小使臣晋升为如今的大宋遥郡:以皇城使加昌州刺史!  

还有秦贵——殿中最年轻的一个大将,不到三十五岁,就以熙河路第五将副将知定西城。  

去年西贼围攻定西城,在秦贵的鼓舞下,全城无论男女老幼妇孺,还是汉、蕃都上了城墙防守。  

最终击退西贼大军,确保了定西城这个钉子不失!  

而这些人…  

却在他的上上辈子,被李宪牵连,不是投置闲散,就是干脆贬官。  

好在,如今再也不会了。  

大将唱名之后,就是四位西蕃大首领上前了。  

“臣,思忠…”  

“臣,醇忠…”  

两个六十多岁,已经在大宋养出了些富态的大臣,躬身拜着。  

这两个就是现在唯一在世的角厮罗孙子,也是唯一存世的吐蕃赞普嫡系血脉了。  

其他的,不是死了就是被人杀了!  

在被赐名前,他们一个叫木征,一个叫巴毡角。  

然后,两个有些粗矮的老人上前行礼。  

“臣顺…”  

“臣约…”  

这两个人就有意思了。  

他们准确的来说,应该是羌人。  

熙宁王韶开边时,这两人在见到了宋军的军威后主动归附,当时在朝堂上还闹出了风波。  

司马光坚决认为不应该接受这两个人带着几十万部族和数百里土地来归附。  

认为这是和战国时期,赵国接受韩国上党地区一样的祸患。  

还好,赵煦的父皇根本没有听司马光的。  

这才有了如今的熙河兰会路。  

而他们在归附大宋后,就主动上表,请求朝廷让他们使用包拯的包姓,因为——臣等久慕圣朝包公美名,愿从包公之德。  

赵煦的父皇自然从善如流。  

于是,包家人人在家里坐,就莫名其妙的在熙河路有了亲戚。  

而且,人还挺多!  

据说,大半个部族的人,后来都跟着改了包姓。  

而包顺、包约兄弟这一家,在改了包姓后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被包公的忠孝仁义所感化了。  

自归宋以来,不仅仅从未反叛。  

还屡次主动率军参与宋军的军事行动,并为宋军的后勤保障做出了突出贡献。  

赵煦的父皇曾多次下诏嘉奖。  

赵煦看着在殿中向他行礼的这四个西蕃大首领,却是想起了昨天,李宪回朝的消息一传开。  

向宗回和高公纪就立刻进了宫,假模假样的到了保慈宫和坤宁殿问安,最后又神神秘秘的跑到他面前问他:官家,真的能有三贯?  

在得到赵煦确认后,这两个人就千恩万谢的出宫去了。  

但他们的神色,特别是高公纪当时在得到赵煦保证后的样子,就好比是那看到了树上的果子终于熟了的猴子一样。  

挠头搔耳,跃跃欲试!  

昨天晚上,赵煦正要上床睡觉的时候,冯景就告诉他:两位国亲,似乎用了手段,将那西蕃大首领们都请到了通利坊的别苑里…  

只能说,真不愧是外戚,手段神通广大。  

李宪才刚刚回京,他们就已经摸清楚了,李宪带回来的人,都安置在那里?甚至找到了办法请了出去!  

这些人聚在一起,又能商量什么?  

(本章完)(明智屋中文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