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七十六章 司马光入觐(2)

第七十六章 司马光入觐(2)(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个时候,忽然问着小官家:“六哥以为司马相公所举大臣如何?”  

司马光稍稍抬头,看向那个端坐在御座上的小小身影。  

只听小官家道:“朕以为甚好!”  

“朕昨日在福宁殿中,观父皇所遗之书,见其中有文字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朕读之,甚喜之!”  

“于是问左右:此谁之文字?  

“左右答曰:此故范文正公之文字!”  

“朕又问:文正公今何在?答:范文正公祖宗老臣,社稷柱石,已不幸去世,其子纯仁如今在朝为官!”  

司马光听着,感觉耳朵在跳。  

官家真的确实在看那些大行皇帝的书稿、奏疏?  

而且真的看懂了?  

司马光深深吸了一口气,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问道:“老臣斗胆,敢问陛下可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何意?”  

小官家几乎没有停顿,就直接答道:“朕记得,父皇书中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故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然后,司马光就听到了小官家问:“师保,朕可答对了?”  

“官家聪俊仁圣,自古罕见!”司马光再无任何疑问,持芴敬拜:“老臣实为天下,为社稷贺之!”  

亲耳听到官家流利、平稳,毫无任何滞涩的准确回答。  

他终于再无任何疑问,也再无任何怀疑。  

小官家,确实是史书上从未有过的早慧之君。  

他甚至可以直接用范文正公的原文来回答他的问题。  

这份聪慧、机智,司马光觉得就算是他在这个年纪也是远远不如!  

所以,这天下果然要迎来一位自古罕见的聪慧少主了!?  

想想那些坊间的传说,再看看现在在殿上的小官家。  

司马光觉得,那些坊间舆论认为,这位官家堪比汉明帝的说法,恐怕是真的。  

可司马光修资治通鉴,当然知道汉明帝是个什么样的君主?  

其在位期间,虽然整顿吏治,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其治下天下太平,四海生平,确实是明君!  

可在另外一方面,这位明君,以驭下严苛,严惩内外豪强、大户而著称。  

同时,明帝时期,汉军四面出击,不断开疆拓土。  

窦固、耿忠北征匈奴,班超经营西域。  

所以,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恒兴他役,不顾民生。  

这自然是借古讽今,但在现在,司马光却有些恐惧了。  

大宋若来一个汉明帝…  

只是想着明帝的作为…  

对宗室外戚动辄兴起大狱,对于大臣要求无比严苛,甚至会去查大臣的帐…  

其麾下汉军,四面出击,北征匈奴,西伐西域,南定哀牢…  

不要明帝,不要明帝…  

章帝就不错!章帝就很好了!  

想到这里,司马光就再次拜道:“除范纯仁外,臣以为,官家身边,还当有儒臣士大夫辅佐,以教圣人正言,以导正人之行…“  

“故臣昧死斗胆,举荐承议郎程颢,为天子伴读…”  

“程颢治学正直,为人忠贞,尤其能发圣人真意,能通圣人真经,自在地方讲学,桃李满天下,可谓国朝名儒,社稷之臣!”  

“此外,欲求官家通达于学问,则不可不用天下名士,国家词臣,以佐官家进学之道!”  

“老臣昧死,斗胆请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加隆恩于大臣,起复责授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岛安置臣苏轼…”  

“苏轼文章,海内知名,天下瞩目,当为国朝第一等词臣,若得苏轼辅佐,官家文章,当未来可期!”  

司马光举荐的程颢,两宫不大熟悉。  

但苏轼就太熟悉了。  

不止是乌台诗案,将驸马王诜给贬去了郢州安置,让两宫不注意都难。  

更紧要的是,苏轼被贬黄州后写的文章,每一篇都轰动了天下。  

《赤壁赋》、《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  

哪怕两宫深居深宫,也是闻名已久,如雷贯耳!  

(本章完)  

请:wap.ishuquge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