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九百六十八章 名将如云

第九百六十八章 名将如云(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上带起了一波兴学的浪潮。  

很多从前不识字的武将,也都纷纷开始读书。  

至于本地的读书人,则是一手诗书,一手刀剑。  

所以出自陕西的进士,大都弓马熟谙,骑射精湛。  

而这一位的家族,恰好世代都是读书人。  

所以吃到了时代的红利,成了风口上的猪。  

不过数十年时间,就已经成为了沿边地区知名的儒学宗师之家。  

于是,就和折家人结了亲,当代的折家将的家主折克行,和此人就是表兄弟的关系。  

这也是他能被列入名单的原因。  

其姓杨名宗闵字景贤!  

他的孙子,现代很多人应该是如雷贯耳的——杨沂中!  

而赵煦,纯粹是为了杨沂中那盘饺子,才将之点进了这次的閤门通事舍人的名单中。  

当然了,这位的本事其实也不小。  

在历史记录中,也是赵家的大忠臣——最后是和唐重一起战死在长安。  

其子杨震与两个孙子则在那之前就战死在麟州保卫战中。  

所以,这位在赵煦看来,就是他的卫青啊——不止自身能力过硬,忠诚可靠。  

子孙更是满门忠烈,军略无双!  

五位新任閤门通事舍人,面向着御座上的赵煦,四拜之后,顿首道:“恭问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看着匍匐在自己面前的,这五位閤门通事舍人,赵煦豪情万丈,沉声道:“朕万福!”  

“卿等免礼!”  

“赐座!”  

此刻,他算是知道了,为何唐太宗见进士们鱼贯而入时,会感慨道:“天下英雄尽入吾瓮中!”  

此刻,在他面前,匍匐着的五人,都是未来的名将。  

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  

忠诚度更是没有任何问题。  

个个都是经受了历史考验的赵家死忠——他们连赵佶父子这样的废物甚至完颜构这般的贵物都能效命!  

赵煦自认为,再差也强过赵佶一家百倍。  

等着这五人战战兢兢的谢恩之后坐到童贯带人给他们搬来的瓷凳上,赵煦就对他们道:“卿等这些时日,抓紧在通见司以及内东门司熟悉好情况…”  

“郭舍人,会尽一切可能的帮助,并协助诸位爱卿,熟悉通见司还有内东门司的各种条贯、法度!”  

郭忠孝在旁躬身:“臣责无旁贷!”  

但,他心下却是骇然的。  

因为,官家的旨意意味着,这一次新进的五位閤门通事舍人,都将是实任,而非如同他这一批的閤门通事舍人,除了他之外,剩下的都只是在衙门喝茶、点卯而已。  

这就不得了了!  

因为,官家身边的实权閤门通事舍人,一旦外放,最起码都是以大使臣阶知某军、某寨。  

因为是官家身边出去的,所以在地方上的地位,甚至可以高过同级别的文臣。  

这就是从未有过的先例。  

赵煦没有管郭忠孝的想法,而是看向其他五人,继续道:“郭舍人,过些时日,便要卸下这閤门通事舍人的差遣,归家奉养老父!”  

“舍人之父,乃我朝名将,雄武军节度使郭公!”  

“郭公今受朕重托,执掌武学,卿等皆武臣之子弟,国朝执干戚者!”  

“今后若遇休沐,可常去武学之中,受郭公教诲!”  

“诺!”  

五位新任的閤门通事舍人,纷纷俯首而拜:“臣等谨遵德音教诲!”  

“善!”赵煦颔首:“今日便且先到此,卿等且随郭舍人下去,熟悉熟悉内东门司与通见司的情况!”  

“唯!”  

一个时辰后,种建中、种师中、姚古、张叔夜、杨宗闵等五人,在郭忠孝的引领下,结束了对内东门司、通见司的官廨的熟悉,到了他们在宫中内宿、办公、休息的官廨中。  

这官廨靠近东华门,上下班都可以走东华门,而不必去宣德门那边和文武官员排队入宫。  

这也算是閤门通事舍人的福利。  

将这五人安顿下来,给他们分配好各自的官廨后,郭忠孝就对他们做了最后的叮嘱:“诸位舍人,住在此处,切记要注意宫禁,不要擅自越过殿垣,若不熟悉宫中禁忌,可问官廨中的内臣…”  

郭忠孝说着,就有着几个小黄毛,浅笑吟吟的出来,对着这五位新来的閤门通事舍人拱手。  

他们都是知道轻重的。  

知道,历代閤门通事舍人,不是勋贵外戚,就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子侄。  

这些人都是他们得罪不起的。  

种建中等人纷纷对着这些内臣微微颔首致意。  

郭忠孝继续道:“另外,在这东华门内的宫阙中,还有两个禁忌之处,是绝不能逾越的!”  

“逾越者,一旦发现,轻则贬黜,重则处死!”  

“一是在内香药库附近的御厨!”  

“虽说,如今官家的日常饮食,大抵都是由太后娘娘,率着三位县君们,在保慈宫中为官家亲手所做!”  

“但到底御厨所在,干系着官家安危!”  

“犹当慎之又慎!”  

“这另外一个禁忌之处…”郭忠孝看向了他们所在官廨的对面,那宫墙之下,如今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的宫阙。  

“就是那里了!”  

“庆宁宫!”郭忠孝对着福宁殿方向拱手道:“乃当今官家潜邸之时,龙渊之地!”  

“亦是英庙潜邸龙渊之地!”  

两代官家,未即位前的潜邸。  

其神圣,自然可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