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九百六十二章 卧龙凤雏

第九百六十二章 卧龙凤雏(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人去负重前行。  

何况,赵煦其实不喜欢占城和真腊这两个国家。  

因为,这两个国家,在赵煦眼中,都已经染上了瘟疫。  

名曰婆罗门教的瘟疫。  

尤其是占城,他们不仅仅完全信奉婆罗门教,在其国内更是完全复刻了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  

真腊(吴哥王朝)则相对好一些。  

因为他们现在貌似已经改宗了佛教,并开始了吴哥窟的兴建。  

可,婆罗门教的影响,依旧深入这个王国的方方面面,并和佛教的信仰,糅杂到了一起。  

种姓制度的生命力之强大,可不是说说而已。  

现代的天竺,连基督教、伊斯兰教乃至锡克教都能被婆罗门教感染,演化出种姓!  

真腊能免俗吗?  

恐怕不能!  

所以,赵煦走到丹壁前,对黎文盛说道:“朕闻:为众抱薪者,不可使之溺毙于风雪!”  

“交趾抗蛮夷凶虐,乃大义也!”  

“朕为天下主,不能视而不见!”  

“这样吧!”  

“爱卿回国后,告诉交趾上下,从明年起,交趾国贡米可按年改十万石为市价博买!”  

“依旧以汴京米价为准!”  

黎文盛听着,欣喜若狂。  

交趾人,准确的说,应该是以李太德为首的军事贵族集团。  

在赵煦的稻米贸易的诱导下,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对外扩张的畸形怪物。  

今年,交趾人用尽手段,完成了对大宋朝的纳贡义务。  

两百万石稻米,将交趾国内府库以及民间百姓最后一点存粮榨干。  

可是,李太德却赫然发现,这是有利可图的。  

汴京米价,虽然在大宋国内,属于价格洼地。  

但放在交趾,却是天价!  

远远高于交趾的市价。  

而且,大宋是拿着铜钱,在和交趾人交易。  

这一点很关键!  

因为铜钱可以在大宋买到交趾人想要的一切商品。  

布匹、药材、铁器、漆器、甚至甲械!  

何况,随着李太德回国后,调转兵锋,全力向占城、真腊方向扩张。  

一边开疆拓土,抢占了大片膏腴之地(占城、真腊如今据有肥沃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区)。  

一边将大量被俘的占城、真腊丁口,转卖到了交州的甘蔗园。  

如今更是开始,模仿着交州甘蔗园。  

在新得的土地上,建立起了大片的水稻种植园。  

将俘虏的丁口,就地充为种植园的劳工。  

所以,稻米出口,已经成为了交趾李太德最主要的财政来源。  

靠着卖米,交趾国的财政收入,居然比元祐元年,章惇南征前还要多!  

在这种黑色幽默下,赵煦允诺,从明年开始,交趾原来需要无偿贡给大宋的稻米,可以逐年减少十万石,并将之转化成博买的稻米。  

这一增一减,对交趾而言就是每年增加十五万贯铜钱的岁入!  

而交趾若能攻灭占城、真腊两国,将其地变为交趾的稻米产地。  

交趾怕是光卖米给大宋,就能跑步进入传说中的太平盛世。  

黎文盛当即就千恩万谢。  

赵煦则在送走黎文盛后,良心忍不住有了些许的愧疚。  

“唉!”  

“恐怕千万人将因此而死!”  

他可太清楚,交趾人骨子里的恶与癫了。  

这可是一个在熙宁年间,就敢逆伐大宋,甚至在邕州屠城的国家!  

而赵煦在现代,所见的交趾历史,更是满篇都是三个字:白眼狼!  

其在现代的网络上,更是荣膺着‘油管五常’的桂冠。  

恩,貌似南朝鲜也荣膺着这个桂冠。  

至于北边?  

将军的光芒实在过于炽热!  

凡夫俗子无法评价!  

所以…  

赵煦想到这里,忽地愣住了。  

“难道说…”他呢喃着:“这高丽与交趾,乃是上苍赐给我的卧龙凤雏?”  

赵煦回到福宁殿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了。  

“大家,娘娘来了…”  

在东上閤门前,童贯身边的一个小黄门,凑到童贯面前,低声汇报了一阵后,童贯就来到赵煦身边低声禀报着。  

“娘娘?”赵煦眉毛一扬:“母后?”  

“陛下圣明!”  

赵煦问道:“母后怎这个时候来了?”  

“听说是今日早朝上,右正言刘安世与监察御史丰稷,吵了起来…”  

“丰相与?”  

“然!”  

赵煦笑了。  

丰稷丰相与,乃是有名的清官。  

“可知为何在殿上争吵?”赵煦接着问道。  

童贯摇头:“此臣暂时所不知,只是约莫听说,似与右正言当殿劾宰执不法有关!”  

“哦!”赵煦点头:“我知道了!”  

“先去见母后吧!”  

便带着人,进了福宁殿,果然就看到了向太后身边的几个女官的身影。  

这些女官,见了赵煦,自然是远远的就行礼问安。  

赵煦问道:“母后在何处?”  

“回陛下,娘娘在御书房中!”一个女官答道。  

赵煦嗯了一声,旋即转向东閤。  

进了东閤书房,便看到了向太后的身影,出现在赵煦用于收藏书贴的架构前。  

赵煦走上前去,微笑着道:“母后来儿臣这里,怎不提前派人知会一声?”  

向太后转过身来,看着赵煦,道:“吾方下朝,想着六哥平日里读书辛苦,又要操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