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九百一十七章 王大枪有后了

第九百一十七章 王大枪有后了(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随机推荐:  

经过一天的跋涉后,王大枪骑着马,进了广源州的州城,然后熟门熟路的找到了位于城中的右江安抚司官衙。  

这地方很好找,就是过去的伪交趾驸马、广源州刺史杨景通的宅邸。  

宋军攻陷广源州后,安抚司的吕安抚,就选中了这个过去的交趾权贵的豪宅,作为安抚司的官衙。  

王大枪拿着一张帖子,进了安抚司的官衙,在一个胥吏的引领下,来到了这官衙的一处偏厅。  

这偏厅的门口,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皇宋右江客户司。  

这就代表着,此地是专门服务南迁客户的衙门。  

王大枪也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所以,他进门之后,就将一张一直被揣在怀里的公文取了出来。  

然后,熟练的找到了位于偏厅尽头的一间厢房,轻轻的敲了敲门。  

厢房内便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谁?”  

“卑下右江安抚司广源州南关铺巡检王大枪,前来复命!”  

哗啦,门被人打开,一张熟悉的脸,出现在王大枪面前。  

“大枪来了!”  

“快进来说话!”  

正是,昔年王大枪在这交州结识的老乡潘随。  

现在的潘随,已经穿上了代表大宋文官的绿色公服,头上也戴着一顶官员的幞头。  

这意味着,他已经从吏部拿到了他的告身,成为了一位真正的大宋文官。  

不止如此,现在的潘随,也已经升官了。  

今年六月,安抚司校阅右江各地保甲户。  

南关铺的保甲兵,在校阅过程中,不仅仅能够完成列队,甚至做到了满员——这在右江地区,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凭借着这个政绩,加上潘随是高遵惠的幕僚出身。  

所以,在高遵惠的安排下,他被提拔进了安抚司当差。  

如今,已是安抚司的同管勾右江客户公事。  

虽然官阶,依旧是选人最低一级的判司薄尉。  

但,在安抚司为官和在土司控制区为官,这是两个概念。  

旁的不说,在安抚司为官,就意味着潘随可以直接参加右江安抚司的锁厅试。  

右江地区的文臣士大夫本来就不多。  

所以,潘随在七月份就已经通过了锁厅试,拿到了那张通向汴京科举的车票。  

至于作为潘随老乡兼心腹的王大枪,也是跟着水涨船高。  

如今,已是南关铺的巡检官,负责南关铺的保甲训练与地方捕盗、防火等治安事务。  

虽说,这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差遣,连个官身都没有,只能算吏。  

但吏也是分级别的。  

像巡检这种级别的吏,就属于胥吏中的高品。  

若能经营个几十年,再把这个位置传给子孙。  

那么,这就是土皇帝了。  

潘随将王大枪领到厢房里,请他坐下来后,就亲热的问道:“大枪近来可好?”  

“托官人的福,下吏一切安好…”说着,他就将那张文书,教到潘随手中:“官人,此乃本月南关铺保甲兵们支领的粮饷清单,还请您签押…”  

潘随接过那文书,随便扫了一眼,就提笔在上面签下自己的花押。  

一边签押,他一边问道:“听说大枪的浑家给大枪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王大枪拱手答道:“蒙官人的福,俺的浑家确实给俺生了一个儿子!”  

想起家里那还在襁褓里的儿子,王大枪就忍不住的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他如今有了儿子,血脉得到了传承,祖先香火也有人祭祀了。  

当年,他在汴京城里抗包的时候,虽然嘴里天天嚷嚷着,要娶一个县主。  

但其实,他自己知道。  

他的家庭条件和他的年龄、名声,实际上已经宣告了他在相亲市场上的死亡。  

不会有清白人家的女儿,会嫁给他这样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泼皮。  

哪怕是半掩门里的娘们,想要上岸,也不可能找他这样的人。  

她们宁肯带着做皮肉生意攒下来的钱,去和一个刚刚进京的外地难民成家,也不会与一个游手好闲,且好赌成性的泼皮成家。  

所以,王大枪心里面清楚,他的命运,恐怕会和他小时候见过的那些在冬天孤孤单单的一个人,裹着单衣,坐在那些寺庙前等死的老泼皮一个下场。  

在寒冷孤寂的冬雪夜中,倒毙于寺庙道观之前。  

等到天亮的时候,尸体已经被冻的邦邦硬。  

天亮后,寺庙道观里的和尚、道士,就会出来给他收尸——一张破烂席子,裹着埋到后山。  

没有坟茔,也没有墓碑,更不会有后人祭拜。  

但现在,他有儿子!  

不止有了儿子,而且还有着一大片属于他和他子孙的山林。  

他再也不是那个,只会在酒后与人吹嘘‘俺要娶县主’的汴京无赖了。  

只是想着这些,王大枪的嘴角,就忍不住的翘起来。  

潘随看着这个同乡现在的神情,也是忍不住的想起了,当初第一次看到对方的情形。  

彼时的王大枪,哪里有个人样?  

头发乱蓬蓬的,身上隔着老远就能闻到一股酸臭的味道。  

要不是当时高公亟需用人。  

而这交州地区,别说汴京人,就连汉人的数量,也是屈指可数。  

只能是硬着头皮的雇了。  

却不曾想,不过短短年余,那个当初只知道赌博、喝酒的腌臜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