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九百章 宋辽交易(2)

第九百章 宋辽交易(2)(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让贵使见笑了…”耶律洪基端坐在御座上,轻声说着。  

林希微微垂首,以示无碍。  

便听上首的辽主道:“只是…贵使言那高丽,已上表献图于南朝云云…”  

“朕听说,忠臣不侍二主…”  

“高丽素为我朝臣属…哪怕现在也是如此!”  

“此番天安节,高丽国王,遣其参知政事邵台辅入朝…可见这高丽,依旧是臣于朕的藩属…”  

说道这里,耶律洪基玩味的问道:“林舍人,学贯古今,熟读圣人经义…”  

“请问舍人,高丽国如此行径,以圣人之义,该如何评论?”  

林希听着,瞳孔瞬间放大,心中忍不住用福建话骂了起来:“蠢货!”  

忠孝仁义,乃是儒家最核心的思想。  

自董仲舒以来,儒生们已经念经念了一千多年。  

于是,忠孝仁义,不仅仅是道德。  

同时还是构成天地运转,万物生灭的基本法则。  

所以高丽人同时向宋辽称臣的行为,是极为幼稚且愚蠢的行为!  

他们这样做,不止使得大宋好不容易找到的借口,化为乌有。  

同时,也将他们自身,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因为,大宋不可能不顾忠孝仁义的大是大非,强行介入辽、高丽事务。  

他林希担不起,更不敢担败坏纲常的罪名。  

他只能是尴尬的笑了笑。  

更尴尬的是——林希发现,自己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辽主?  

似乎怎么回答,都是错的。  

高丽,一女侍二夫的行径,是不容抵赖,且无可辩驳的。  

耶律洪基见着殿上的宋使哑口无言,便轻笑着道:“贵使如今当知,朕伐高丽的用意了吧?”  

“那高丽王氏,不止是道德败坏,寡廉鲜耻之人!”  

“更在其国中,鱼肉百姓,率兽食人…”  

“大辽王师东讨,所过之处,高丽士民皆是箪食壶浆…”  

“故此,朕征高丽,既是为复祖宗故土!”  

“也是吊民伐罪,以有道伐无道!”  

这一顿嘴炮输出,让耶律洪基说爽了!  

大辽立国以来,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汴寇们指手画脚的次数,可没几次。  

上次这么爽,恐怕还得追溯到太宗伐晋攻入汴京,在汴京的皇城中,穿着绛纱袍,戴着通天冠,即位称帝,建立大辽,并历数那晋帝君臣种种无道、昏聩罪行的时候。  

只是呢,考虑到如今,前方大军还需要南朝的廉价商货来维系战争。  

所以,耶律洪基也就点到为止,并没有再多说其他的。  

也是在这个时候,耶律洪基忽然看到了,被礼部官员,放在他面前的南朝国书。  

便随手拿起来,打开扫了一眼。  

“大吕还宫,摄提正丑,载协弥诞之庆,永膺寿考之祥…”  

和过去一样,都是些吉祥话。  

耶律洪基只扫了一眼,就欲将之放下。  

可也在这时,一张似乎是被架在国书缝隙里的元书纸掉了下来。  

耶律洪基眯起眼睛,轻轻捏住这张纸条。  

然后,他就看到了纸条上的文字。  

标准的馆阁楷书!  

他很熟悉纸上的笔迹。  

因为,他的孙子耶律延禧经常回收到有这样笔迹的书信。  

南朝的小皇帝的亲笔?  

耶律洪基将这张元书纸,拿到面前,看着上面的文字,然后又看向殿上的宋使。  

心中无数思绪纷飞而起。  

然后,他就问道:“贵使…贵国曾与高丽达成条约?高丽以耽罗岛,租与贵国商贾,以为避风、晾晒货物之地?”  

林希抬起头来,想起出发前,天子曾在福宁殿东閤召见他时,与他提前说过的事情。  

于是,拜道:“确有此事!”  

“高丽还曾,与贵国约定,开放高丽诸港,供贵国商船出入?”  

“然!”  

耶律洪基靠到坐褥上:“然,高丽君臣,至今不曾履约?”  

“然!”  

耶律洪基笑了。  

那张元书纸上,南朝的小皇帝,将高丽曾答允南朝的事情,一一陈述。  

不止是高丽臣宋,请求为宋臣属,用宋年号、历法的事情。  

还有之前,高丽人曾答应南朝,租借耽罗等岛,供南朝商船避风、晾晒货物。  

并开放港口,许南朝商场自由出入等事情。  

高丽人正是这些条件,换取了大量的南朝甲胄。  

耶律洪基想起了不久前,太师曾报告,俘获一艘向高丽偷运甲械的南朝船只的事情。  

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本来,这种事情,耶律洪基是应该生气的——说好的兄弟之盟,你们怎么为了这么点好处,就把兄弟盟好丢了?  

可是…  

现在的耶律洪基却只有高兴。  

因为,他发现了一个能卖钱的东西!  

南朝既然肯为了几个小岛和所谓的自由出入高丽港口的权力,而愿意将神臂弓、铁甲卖与高丽。  

那朕,用同样的条件,多要你们亿点点钱不过分吧?  

“辽宋,乃是兄弟之邦!”  

“朕之太孙,更与贵国皇帝,早有兄弟之谊!”  

“而太孙,朕今已封为朝鲜国王!”  

“兄长既想既想租赁几个小岛,为大宋商贾避风之地、晒货之所…那,大辽太孙,自也愿成人之美…”  

“这样吧!”  

耶律洪基伸出一根手指:“三百万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