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我在大夏窃神权 > 第272章 不要看说什么,要看做什么

第272章 不要看说什么,要看做什么(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纤毫尽现。  

楚欢欢得意地介绍道,“这是我们杂家一位祖师两百年前建造的,我们杂家来天京,可以落脚在这里,那位祖师说了,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  

周铁衣看向平台,果然这里有十七八座小院,不少院落都点亮着灯火。  

楚欢欢带着周铁衣走向其中一个院子,楚问生在周铁衣进入隐居之时,自然就感知到了,他站在门口等候,依旧是穿戴陈旧,酒糟鼻,红脸颊,不过这次脸上的醉意消散,带着几分三品高人的庄重肃穆。  

周铁衣率先拱招呼道,“您老可不厚道,连孙女都舍得扔在工坊之中,您就不怕她被哪家穷小子看上了,让您老头疼?”  

面对周铁衣的打趣之语,楚问生看了一眼自己孙女,肯定地说道,“这倒是不怕,不过若她只是看上穷小子,也是一件好事。”  

楚欢欢两三步走到自己爷爷面前,挽住爷爷的手臂,撒娇道,“爷爷你在说什么呢。”  

楚问生将手臂从孙女那里抽了回来,然后拍了拍孙女的后背,“客人来了,也不知道去准备茶水,我看你这样才嫁不出去呢。”  

楚欢欢今天被爷爷接连调笑,又偷摸得看了周铁衣一眼,一跺脚,转身进屋准备茶水去了。  

楚问生一边领着周铁衣走向月下石桌,一边叹道,“情非得已。”  

周铁衣笑容收敛,“此言何解?”  

楚问生伸手一抓,拿出几份报纸,放在两人面前,开口道,“伱想一想,我为什么连疼爱的孙女都算计进去,也不愿意和其他诸家一道,去诛神司找你说和办报纸的事情?”  

若楚问生是贪图便宜之辈,他肯定会说对方是舍不得三品灵物。  

但事实上楚问生能够在大夏圣上即将修道之际,就来到天京,还冒险亲自去试探一番,可见这位老人虽然身在江湖,但是心系天下。  

直到现在,自己也才明白大夏圣上修道对于整个天下的影响有多大,为什么当初梅清臣极力阻止,为什么他会坚持说自己不懂。  

周铁衣稍作思考答道,“和当初杂家被赶出朝堂有关?”  

当时鱼龙会的时候,师姐给自己讲过杂家的主张,特别是‘君出于民’这个主张,乃是杂家在庙堂之上不被重视的主要原因。  

要不是这个世界先后有道尊,佛陀,儒圣出现,让诸子百家相对于皇权,有自身的独立性,不然杂家这番大逆不道的言论,可能就不只是被赶出庙堂了。  

“对。”  

楚问生肯定地说道,然后他感慨地拿起面前的报纸,“本来我想着以后不要和你小子有交集,但世事弄人,这交集一开始就产生了,其实已经预示着变化开始,我却还想着以静制动,反倒是有违了我杂家动静相养。”  

他这声感叹蕴含着很多意思,甚至有些意思他不能够说出口。  

就比如自己孙女特殊的命格,能够天生找到大运之人,当初戴存福就是通过自己孙女的命格,才顺势与周铁衣产生牵连。  

而自己孙女这种特殊的命格,一般而言,都有一个统称,凤命。  

倒不是说这个命格的女子每一个都会成为皇后,只是这个命格就是能够依附大运之人,所谓凤凰不落无宝之地。  

而自己孙女不仅有着凤命,还因为自己的原因,获得了一道杂家道统传承,继承了杂家气运,所以当初与周铁衣结缘,自己孙女主动找上去之时,自己就应该明白过来,这绝对不只是男女之情。  

等到周铁衣办了报纸,楚问生就完全反应过来这对杂家意味着什么。  

甚至对于报纸的理解,他还在其余诸家之上。  

君权落于民。  

所以他更不能轻举妄动,杂家想要接触报纸,一旦在上面写几篇‘君出于民’的文章,对周铁衣,对杂家都不好。  

但是完全放弃报纸的权柄,又让杂家好不容易等到的机会眼睁睁流逝。  

于是楚问生也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只能够通过孙女,将周铁衣引来,单独商议此事。  

周铁衣看到楚问生一脸纠结,顿时明白对方担忧的事情,他摊手道,“此事无解。”  

若他不认识楚问生,不认识楚欢欢,说不定会高高兴兴地下套,让杂家和墨家一起去触怒圣颜,帮助自己完成报纸下一步计划,收拢报纸的权柄。  

但现在墨家已经上钩,杂家上不上钩都没有关系。  

楚问生带着几分希冀,“连你也没有办法?”  

此时楚欢欢也泡好了茶,同时端了一盘干果从屋子中走出来,将茶水,干果放在两人面前,乖巧地坐在楚问生身边。  

周铁衣拿起一枚核桃,“你们杂家的‘君出于民’太大逆不道了,圣上能够容得下墨家,也绝对容不下你们杂家,更何况你们连一品都没有,更是没有和圣上讨价还价的余地,从你们在朝堂上一个人都没有就可以看得出来。”  

周铁衣直言不讳,楚问生沉吟不语,楚欢欢轻声叹息。  

君出于民。  

自己那个世界中,倒是有一位杂家的大人物做到过。  

相父吕不韦。  

先不论秦始皇是吕不韦儿子的野史靠不靠谱。  

相父这个词就不是一般的人可以称的。  

华夏几千年的历史,排得上号的相父就那么几个。  

姜子牙,伊尹,吕不韦,霍光,诸葛亮。  

他们几个是真正有能力影响君权,乃至于废立君王的宰相。  

在周铁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