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锦衣状元 >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说不通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说不通(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大王饶命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的是朱浩。  

连张左、黄锦这些宦官都只能靠边站。  

张璁道:“要么是首辅费阁老去信,要么是朱敬道,除了他二人,我实在想不出第三人。”  

霍韬道:“经你这一说,好像阁臣去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毕竟一件事没必要分两拨人去做,若是陛下有意,绝不会如此大费周章。再或者是…”  

“你想说谁?”张璁问道。  

霍韬试着分析:“有没有可能…是川蜀那位?”  

张璁脸色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霍韬说的是杨廷和。  

虽然杨廷和已经远离大明权力核心,照理说已经对朝廷无法形成实质性的影响,但随着左顺门事件发生,以及儿子杨慎被发配流边,杨廷和这个前首辅就一定甘于看到新皇这么乱来?  

难道杨廷和就不能做出一些反击?  

如果说杨廷和要影响如今在官场的人,无异于谋反,但要是暗地里给杨一清、谢迁等老臣写信,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张璁道:“你或许不知他们之间的恩怨。再者,以一个已致仕首辅的影响力,怎可能把手伸到那么长?”  

在张璁看来,这件事挺扯澹的,杨一清跟杨廷和并不和睦,杨一清为何会支持大礼议,就在于其看不惯杨廷和等人的作为。  

杨一清跟正德皇帝交好,他的派系包括了被杨廷和打压的王琼、王宪、王守仁这些人,在杨廷和执掌朝政时,这些人都被干了下去。  

霍韬试探地问道:“如果是跟宫里人有关呢?”  

张璁的气息有些不顺了。  

“这种话,也是你我能谈论的?”张璁立即叫停了霍韬。  

但其实这话也落到张璁心坎儿里去了。  

霍韬的意思,如果单以杨廷和的影响力,或者以杨廷和的野心,没资格与新皇掰手腕,但要是涉及到张太后…皇帝于大礼议方面愈发过分时,谁知道是否有这种可能?  

眼下新皇大礼议初见成效,大臣被压住了,看起来君臣之间和睦了。  

但问题是,张太后一定会甘于给自己过继个儿子当皇帝,结果这个儿子却跑回去认祖归宗?  

难道张太后不想把小皇帝给按倒,换个新的上来?  

张太后所能利用的力量,一个是勋贵的兵权,朝中…自然不能指望现在那些阁老、尚书,当然要另辟蹊径,而杨廷和、杨一清、谢迁这些人,就有可能会相助其一臂之力。  

就算杨廷和跟杨一清之间有矛盾,但只要是涉及到张太后的调停,那就未必了。  

霍韬道:“在下也明白,如此说是有些难令人置信,或许背后的阴谋过多,但在下也不过是提出个想法。从去年陛下提出议礼后,宫里实在太过安静了,到现在寿宁侯和建昌侯都还没回京师…一直有人说要给寿宁侯加封昌国公,却只刮风不下雨,不见实际行动,太后就真的会忍气吞声?”  

“嗯。”  

张璁点了点头。  

大礼议这件事上,张太后的行为的确太过反常,好像一切事情都跟其无关。  

就算朱右樘和朱厚照父子已经作古,可张太后毕竟活着,怎么说皇室的伦理大事,还是掌握在张太后手里面,而当初张太后之所以未能垂帘听政,更多是杨廷和等文臣的限制。  

但现在张太后真要出来主持大局…  

乃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暂且不知。”  

张璁实在想不明白。  

其实很多人也没想明白,包括历史上的人。  

张太后就这么把一个过继来的儿子重新送回到其亲生父母那边,怎么看都很离奇,也只能说大明君臣上下虽然有矛盾,但还是秉承了不危害大明江山稳固的原则。  

管你认谁当爹呢,别让大明江山社稷跟着你遭殃就好。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