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锦衣状元 > 第七百五十九章 交换很彻底

第七百五十九章 交换很彻底(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似乎想不起这个人是谁,转头看向杨廷和,「杨阁老觉得次此人可以信任吗?」  

这次杨廷和想都没想,便拱手道:「臣附议。」  

朱四笑着点头:「那这件事,就如此定下来吧,让臧凤总制宣大军政事务,以张文锦巡抚大同,李铎巡抚宣府,陈九畴回朝…这样吧,正好空出个大理寺少卿的职位,也不作他人选,就让陈九畴接替,诸位卿家有何意见?」  

众人都不说话,显然这是朱四和杨廷和互相妥协的结果,别人没资格来提议什么。  

「好,最终结果要在朝会上定下,现在只是先跟你们说说,明日廷议你们可要支持朕!」朱四笑着道。  

彭泽提醒:「陛下,唐寅呢?」  

说了半天,最关键一个人没确定下来,说是唐寅可以致仕,但谁知道皇帝是不是拿此事来糊弄人?  

朱四道:「唐卿家就回京师,安心做他的闲人,这两年…朕不会再用他了,以后再说吧。」  

本来拉扯了近一个月,看起来毫无头绪。  

只是因为一次乾清宫举行的内廷小会,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等第二天事情最终定下来,朱四和杨廷和双方都表现得很何其,谁都不争不抢,这让很多等着看好戏的人大吃一惊…  

这是发生了什么,让君臣间的关系如此和谐?  

张文锦…倒是个人物,曾因反对刘瑾下诏狱,刘瑾伏诛后迁户部郎中,督税陕西,后迁安庆知府。宁王造反时,张文锦与都指挥杨锐预备设防。宁王顺江而下准备攻打南京,必须攻克安庆,结果连战皆北,久攻不下,随着南昌被王守仁夺取宁王不得不领军狼狈撤退,张文锦以功擢太仆寺少卿。  

问题是李铎如何上位的?大理寺少卿?此人懂钱粮调度?谁给他的勇气敢说精通钱粮?  

如果说这是交易,问题是李铎是杨廷和的人吗?  

分明是…之前不显山不露水的边缘人物,怎么突然就卷入宣大君臣利益斗争这个漩涡中来?  

消息一出。  

西北人心安定。  

对西北的将官来说,只要不是杨廷和的人来当宣大总督,他们都能接受。  

杨廷和若是接手宣大军政事务,必然会对宣大体系进行大清洗,如同当初杨廷和清洗朝中王琼和陆完势力一般…  

新皇登基快两年了,清洗仍旧只限于京师周边,西北和南京都没涉及,这也说明,杨廷和在跟新皇的争斗中并没有占得多少便宜。  

就连这次,很多人也都听说,本来陈九畴是杨廷和与彭泽坚持要留在西北当宣大总督的,结果被硬生生拉下马,回京当了个不痛不痒的大理寺少卿,连大同巡抚的职位都没给,这就不是回朝重用,而是贬谪回京。  

至于张文锦。  

此人以冷峻治军著称,西北将官多有听闻,此等人性格耿直,属于那种严明军法之人,学的是孙武治军那一套,讲究令行禁止,正因为其性格太耿直,朝中没什么朋友,张文锦任太仆寺卿后,督西北马政,结果因为马政涉及太多勋贵,性格不容而得罪勋贵遭卸职,过去半年都赋闲在家。  

突然被启用,居然成了大同巡抚?  

对西北军将来说,很不喜欢这种只讲法纪的「酷吏」。  

而李铎…  

先前更是不显山不露水,因为并没传出其属于什么派系,西北的将官也不知道此人到底是彭泽派系,还是说跟新皇关系密切…至于说他懂得治理钱饷…都只知他在刑狱体系干,对于其他才能并没多少传闻。  

其实李铎,目前还真没有派系。  

不过孙交在正德初年为户部尚书时,很欣赏李铎敢怒敢言,觉得此人性格豪爽,此番回到京城后,李铎曾多次私下拜访,攀谈下来孙交觉得李铎很适合干户部的差事,户部却空不出职位给李铎…毕竟李铎没资格直接当户部右侍郎。  

正好这次宣府巡抚出缺,要死不死皇帝和杨廷和居然让孙交来举荐,孙交直接就把李铎给举荐上去,并一举通过。  

如此一来,李铎便打上了孙交的烙印。  

孙交也开始在朝中拉帮结派了。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