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锦衣状元 > 第四百零二章 第二场与第三场

第四百零二章 第二场与第三场(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遗力,人多游心…”  

策论题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题目比较长。  

先说一段很长的句子,带来一个观点,最后让你尝试去论述,最后以“请试言之”之类的话作为总结,这就是道标准的作文题,比那种引用四书五经中某一段话让你论证更符合后世写议论文的习惯。  

而且这种策论题的回答有个好处,无需使用八股文。  

基本上是自由发挥,有立意,能把观点清楚无误地表达出来便可。  

但若从字面意思着手,这道题作答方向紧贴“训农”,那就有失偏颇,因为光是这上半句,就能看出出题者指出,劝农最大的问题是“地有遗力、人多游心”,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你,其实土地能生产出来的粮食应该更多,造成粮食短缺的局面在于“人多游心”,意思是有人不事生产,而专门想着去做生意,在读书人看来,行商对务农损害极大,需要大力抑制。  

所以要“抑末”,不能本末倒置,要追求农业生产,把那些经商者一并干趴下。  

朱浩很想说,你们这些所谓的大儒,有没有想过是谁把粮食从田地运到你们嘴里?是你们的家人?还是农民本身?  

一个个不事生产,却批判沟通八方的商人…  

华夏一直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而没有脱离封建专制,就是你们这些读书人对商贾压制太狠导致的。  

若是大明可以早早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何至于几百年后遭遇劫难?  

光靠农民,是能把你们的肚子填饱,但却没法带来科学技术变革,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  

朱浩本来应该好好批判一下这些书呆子…可问题是,我这是在考试啊。  

难道我去抨击考官?  

我他娘的是不是疯了?  

这就让朱浩很无语,明明我反对你们的观点,却要写一篇同意此论述的文章,还要说得丝丝入扣,把自己批判一通…  

科举考试可真是压制人心,要按照出题者的规矩来办事…  

考经史策,或许真不如考四书文,至少那不会违背良心。  

三场考试结束。  

回到住所,朱浩什么都不想,只想好好补个觉。  

这九天的煎熬,是个人就要疯狂,想到若是考不中,每三年就要来省城经历一番几乎要脱三层皮的残酷考验,真是一种让人绝望到窒息的经历…但这也正是封建科举考试最要命的地方。  

其实想想到了未来,也要经历各种考试,依然需要挑灯夜读,奋笔疾书。  

好像任何时代都一个鸟样。  

谁都不比谁更好。  

那就干脆一梦解千愁,梦里啥都有。  

朱浩睡得很香,却有不识时务的访客扰人清梦,当朱浩拖着疲惫身躯出来见客时,却听专程来拜访的陆松坚持先回安陆。  

“陆典仗,你要着急走的话,可以先回去,但那位夫人,不能与你同行。”朱浩道。  

陆松急忙解释:“如今宁王之乱已平息,兴王府与湖广布政使司、都司衙门的联络也就无从谈起,我长久留在武昌府,会惹人怀疑。”  

朱浩道:“可你本来的任务,不是陪我来省城参加科举考试的吗?现在还没等放榜,我就说要离开…若是中了,鹿鸣宴不吃也罢,但会不会让人觉得我担心考不中,夹着尾巴灰溜溜逃回安陆了呢?”  

陆松摇头苦笑。  

之前他一直等朱浩考试,现在考完了朱浩还不走,说要等放榜…以他王府典仗的身份,却陪着一个王府伴读来省城考乡试,让他有种擅离职守不知所谓的感觉。  

至于保护娄素珍…他从不认为是自己应担负的职责,连兴王府都是被朱浩利用。  

他实在理解不了朱浩为什么要救一个不相干的娄素珍,如此给兴王府惹来麻烦不说,难道人家唐寅会领情?  

最后无端惹来一身骚…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