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锦衣状元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工坊雏形

第一百六十四章 工坊雏形(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时间多写几篇四书文,熟能生巧,再者读书做文章乃是无止境的事情,只有勤能补拙…也罢,当我没说!”  

唐寅突然发现,在教导朱浩这件事上,他有心无力,更没那底气。  

戏班的事暂时解决了。  

也不知朱家那边会不会展开报复,对朱浩来讲,眼下要从戏班那儿收获钱财,再就是以这些钱财为基础,搞研究发明。  

这些天朱浩一直在研究透明玻璃。  

直接搞平板玻璃,技术难度太大,市场也并不是很大,本身玻璃制品,在这时代叫做琉璃,大城市不时可以见到,但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多数只是作为器皿使用,杂质多,想做到透明无色基本不现实。  

在这样一个“粗糙”的时代,易碎的玻璃制品只有精致人家才能用,才舍得用。  

“浩哥儿…”  

于三当天不在戏班,而是帮朱浩招募人手建造玻璃炼炉。  

造玻璃最有市场的东西是什么?  

当然是镜子!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若是能造出玻璃镜,卖到大城市,肯定能形成一股風潮。  

要靠发明赚錢,就不能把路子搞得太宽,专心研究一两样,以能形成产业化生产和开辟市场最重要,野心太大反而容易心杂,难出成绩。  

“都是烧陶的,说是一个月给三钱银子,做长工,都很乐意…这年景手工活不好找啊…”  

于三最近帮着招募工匠,稍微了解了一下湖广本地的用工行情,当下面带感慨地说道。  

朱浩知道如今年景如何。  

头年里皇宫大火,而后朝廷重建宫殿,还勒令一年内完成,全国各州府加派了很多苛捐杂税,皇帝身边又是宵小横行,光是一个张忠走一趟江西和湖广地界,就要搜刮多少油水?  

农民手上没钱,该置办的家当只能順延下去,木匠、泥瓦匠等工匠的生意就很难做。  

本身湖广之地,大明中叶并不是太过富裕的地区,安陆又只是个小地方,这里不比江南的繁华盛世,大多数人都处在饱一顿饿一顿的状态。  

每个人都是为温饱而活。  

“又不是灾年,坏日子总会过去,找了几个人了?”朱浩问道。  

“六个,回头还能再招几个…”  

于三说着,带朱浩进门,把找来的工匠一一认识过。  

朱浩对几个工匠没什么印象,全都老实巴交,从外表看不出技艺如何,也不是之前给他造炼硫酸缸的人。  

“好了,先从最基础的陶罐做起,造几口大缸盛水…井水想来不够用,院子后边就是小河,找人做个水车把水引进院来…这只是初步试验,如果可行的话,工坊要搬到城外…”  

朱浩在城里租院子搞试验,主要是图方便,随时能来,想走就走。  

而真正要做到产业化生产,显然不可能把工坊搁民居里,城里地方太小再加上使用原料不方便,还是到城外广阔的地方建造工坊比较好,实在不行甚至可以把工坊设到上夼和下夼村。  

“小三哥,我现在需要沙子,不是普通沙子,而是石英砂,一种白色的砂石,原本是用来造房子的…另外还要煤炭,木炭不行,既贵又不好用,你先在本地问问,有的话可以直接买,如果没有我可以找人从外地采购一批回来…”  

朱浩现在要搞试验,物资不用担心,因为他跟苏熙贵建立了不错的合作关系。  

苏熙贵人脉广泛,各地行走自然见多识广,有本地采购不到的原材料,让苏熙贵去置办就行了,把产出的商品也交给苏熙贵销售,这样一来原材料采买和成品销售两大问题均得圆满解决。  

朱浩明白,在自己没有功成名就前,这已是最好的人脉,无法再苛求更多。  

请:7722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