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锦衣状元 > 第六十二章 考校

第六十二章 考校(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大王饶命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人之仁也’。”  

一通话说下来,朱祐杬眉头紧锁,显得不是很满意。  

问你自己的看法,你拿论语集注上的内容来糊弄?我问的是你,你当我是问朱熹给出的答案吗?  

朱祐杬道:“看看你说的是什么?问你对此的理解,不是让你死记硬背。”  

朱三本想在父亲面前好好表现一番,闻言不由灰头土脸地低下头,一脸委屈的模样。  

而一旁的朱厚熜斜眼看向姐姐,那眼神…简直是崇拜,好像在说,哇,姐姐你可真厉害,这些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袁宗皋此时才站出来解释:“兴王殿下,其实两位王子尚未学到四书集注的内容,通过字面能理解到如此地步,已属不易。”  

朱祐杬愣了愣,忽然意识到自己出的题目超纲了。  

袁宗皋看向朱三,好奇地问道:“三王子所提见解,也算融汇了自己的想法,先因后果,也可谓理解独到。”  

朱三本以为自己献丑了,听到袁宗皋的话顿时心花怒放,脸上重新有了笑容。  

朱祐杬想了想先前女儿的回答,点头道:“确实增加了些许自身看法…对了老三,你尚未学四书集注,你这些见地从何而来?”  

朱三一怔。  

她本想说,我是自学成才,但一想,如果我吹牛逼被发现,再考我别的,不什么都露馅了?  

“父王,是…是朱浩教我的…”  

朱三诚实说出来。  

这几天朱浩授课的内容,就是论语后两节和孟子前两节,以往隋公言已经教过的内容,朱浩没有画蛇添脚,只是直观地觉得这边课堂不能落后隋公言的授课进度。  

他的教学方式,跟隋公言大不相同。  

他教授的内容务必让朱三和京泓理解,绝对不是死记硬背,朱熹的四书集注之所以能成为后世八股取士的基石,乃是朱熹对四书的理解的确有其独到之处,该说的基本都说了,朱浩便以四书集注为蓝本,加上通俗易懂的内容来授课,让朱三和京泓迅速明白其中含义。  

明白了意思,再去背诵,事半功倍。  

本身就是汲取知识最好的年岁,朱三和京泓基础不错,头脑又聪明,有好的先生教导,学东西当然快。  

“朱浩教你的?”  

朱祐杬闻言不由打量袁宗皋一眼。  

袁宗皋露出尴尬之色,当下道:“三王子,你是说,是朱浩教你这些东西?他…”  

以袁宗皋的心机,自然要想,会不会是那小子有什么阴谋诡计,才会传授朱三学问?但仔细一想,朱祐杬出题前,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会出什么题目,朱浩恐怕连有没有这次考试都不知,怎会提前给答案?  

这就很让人无语了。  

隋公言作为王府重金聘请的举人,可说是安陆最富盛名的儒生,他教的朱厚熜对此茫然不知,一个七岁孩子教授的朱三,居然能通晓其意面对考官侃侃而谈?  

朱三道:“父王,袁先生,最近这几天,隋先生可能有事,很少在学舍那边露面,让我们自行背论语和孟子,可我们早就背熟了,所以朱浩就在黑板上把他知道的教给我们。”  

“朱浩讲课可有意思了,他把什么都说得很清楚,我听一遍就明白了…他还让我们自行讨论,验证书中的道理…”  

一听就离经叛道。  

探讨儒家经典内容对错?你小子这是要反天啊。  

但问题是…  

这教课方式真是有效,不然平时那么贪玩,没人在意其学习进度的朱三,为什么能在这次考试中拔得头筹呢?  

朱祐杬想说什么,旁边的袁宗皋提醒:“兴王,不如再考两位王子几道题目,看他们见地如何。”  

之前袁宗皋只是想考察两个孩子的课业进度,现在他更想鉴定一下朱浩的教育水平,或者说朱浩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  

朱祐杬点头:“那再出两道题目,你们听好了…”  

接下来出的题目,仍旧是论语后两节的内容,当问题抛出,朱厚熜不出意外的只能在那儿干瞪眼。  

朱三也不是完全能回答出来,但简单思索后,基本能说出题意大概,而且添加了一些所谓她自己的看法,其实这些看法不过是朱浩在课堂上灌输的,潜移默化之下让她觉得这就是正确答案。  

到最后,一旁仔细倾听的袁宗皋面露苦笑。  

袁宗皋心想:“都说名师出高徒,看来教授朱浩学问的那位,水平很高啊!莫非那人真是名震天下、郁郁不得志的唐寅?”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