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挽天倾 > 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乾德六年

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乾德六年(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大王饶命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看如今的辽东?”  

刘祯道:“辽东新下之地,乃为朝廷边疆重地,番族杂居,夷情复杂,需要抚治、威慑并举,方可永为我大汉之地。”  

贾珩笑了笑,正色道:“刘阁老这一路而来,倒也查阅了不少辽东典籍,辽东的确当永为我大汉之地,以屏障华夏。”  

刘祯心下微松,道:“卫王过誉了,既居其位,当谋其政,辽东疆务乃为未来朝廷五年、十年之要事,老朽自要用心一些。”  

心头暗道,这一面的考较总算过了。  

之后,贾珩与刘祯、谭节说了一会儿话,这才快步离得驿馆。  

而随着几位内阁阁臣进京,大汉朝廷的政局也愈发平稳,可谓将齐昆与燕王谋反的政治阴影一扫而空。  

而不久之后,吏部之中签发的启用前国子监司业颜宏,至南京都察院担任左副都御史的文书也随同签发出去。  

贾珩行至轩敞无比的街道之上,锦衣府卫来报,京兆府正在派人执行宵禁。  

宋皇后的四弟宋瑄,已经掌管京兆府已经有四年,可以说,已将京兆府治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待返回府中,下人来报,范仪和蔡权在府外求见贾珩。  

如今的范仪是总理事务衙门的主簿,主司机宜文字,统管下方的六曹录事,直接与军机处对接诸般事务。  

现在神京皆知范仪之名,内掌文事,乃为卫王心腹。  

总理事务衙门六曹,皆是贾珩从新科进士身上,发掘的一些才学之士。  

而蔡权则已为检校京营节度副使,与贾家部将等人共掌京营。  

如贾家诸将,贾芳、贾菖、贾菱、贾芹、贾芸。  

如贾珖,贾琛,贾琼,贾璘等人多在京营从事文职,也算有一席之地。  

贾敦、贾效等人皆领京营诸军,或为武将,或为文职,皆有职事。  

董迁则以一等子爵勋位,而为五城兵马司指挥使。  

至于其他受贾珩简拔的将校不可胜计,皆充塞于大汉军中,从边军至京营,从地方都司至卫所。  

贾珩这十余年,南征北战,党羽旧部遍布朝野内外。  

可以说,京营在经过多次清洗之后,已然彻底成为贾珩的直系部队。  

不大一会儿,范仪面色端肃,快步进入厅堂,向着贾珩行了一礼,拱手道:“卑职见过王爷。”  

贾珩剑眉挑了挑,目光和煦几许,说道:“范主簿,过来求见于孤,不知所为何事?”  

范仪忽而抬起头,看向那蟒服青年,说道:“王爷,还请借一步说话。”  

贾珩闻听此言,心头若有所悟,离案起身,领着范仪,向着厅堂而去。  

来到后堂,贾珩与范仪、蔡权等人分宾主落座。  

范仪道:“王爷,如今的朝堂已无王爷敌手,可以着手准备祥瑞了。”  

贾珩摇了摇头,温声道:“如今时机还不成熟,还要再等等不迟。”  

范仪果然是过来劝进了。  

范仪两道粗眉挑了挑,那双清冷莹莹的眸光清冽几许,道:“王爷,如今朝野上下,皆是王爷党徒和亲信之人,只要王爷登高一呼,就可从者云集。”  

蔡权面色一肃,拱手说道:“京营上下将校,唯王爷马首是瞻。”  

贾珩道:“如今并非良机,倒可不疾不徐,不用太过急切。”  

蔡权问道:“那王爷的意思是?”  

贾珩目光如炬,眺望着远处,说道:“待准噶尔平定之后,应该就差不多了。”  

范仪面色微顿,问道:“王爷是想名正言顺地承接天命?”  

贾珩点了点头,道:“如是人心不服,纵然是坐上那个位置,也会被人指责得国不正,沐猴而冠,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人心是一种玄奇无比的力量,只要认为他得国不正,那么再怎么描绘,都没有了用处。  

范仪道:“王爷如此考虑,倒也是深谋远虑,但也不可拖得太久,乾德幼帝年岁已经不小,再有几年,按制就要临朝亲政,彼时,朝野上下就会有官员为其摇旗呐喊,王爷向来以忠臣自居,彼时,又当如何自处?”  

所谓,吾未壮,壮即生变。  

贾珩举得就是忠臣良将的大旗,就要一直将这个牌坊立下去。  

贾珩默然了一会儿,道:“新帝那边儿,我时常盯着,倒不足为虑。”  

毕竟是自家儿子,在某种程度上,倒也不用太过担忧。  

范仪道:“卫王,那地方上呈报祥瑞之事,是否可以着朱雀卫暗中进行了。”  

所谓朱雀卫,是贾珩让陈潇筹建的四卫密谍之一,独立于锦衣府卫之外,主要吸纳了一些过往白莲教的密谍势力。  

而朱雀卫则是让范仪负责,用以刺探地方府县的不法之事。  

贾珩面色古怪了下,说道:“此事,意到即可,委实不可过度。”  

虽然,他暂时不准备篡汉自立,但这等天命所归的气氛也要烘托起来,起码让天下之人知道她有着这么一个想法。  

或者说,如今的大汉国势蒸蒸日上,也该有上天降下祥瑞以示嘉许了。  

金陵,渡口——  

两江总督衙门的大小官吏此刻迎在渡口堤岸之上,等候着新到任的两江总督徐开的船队。  

“来了,来了。”  

此刻,一个对着远方张望着的军将,快跑近前,口中欣喜不已地嚷嚷不停。  

今日是新任两江总督徐开到任的日子。  

众人循声而望,但见河面上,一艘桅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