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挽天倾 > 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咎因贾珩小儿一人

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咎因贾珩小儿一人(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过躁进贪功,就没有把握好撤军的时机。  

此刻,正在朝班班列中的孙绍祖,雄阔面容之上不由现出一抹思索之色。  

这女真看来是真不行了,江河日下,摇摇欲坠。  

他此生应该有机会返回神京,到时候大概也会封侯?纵然封不了侯,封个伯爵也是可行的吧?  

此刻,多尔衮对此也颇为头疼,叹了一口气,说道:“今年就不再打仗,先行休养生息吧。”  

事到如今,也无法打仗了,不说其他,这几万兵卒死伤就是几万个家庭,盛京城中的八旗老勋贵不知在背后如何骂他多尔衮。  

事实上,在倭国大败的消息传来以后,八旗的旗丁老人已经开始骂多尔衮,只知道吃饺子,玩嫂子。  

范宪斗道:“摄政王,只怕汉廷会主动派兵向我大清出击,攻打我盛京城。”  

“这…”  

“汉廷怎么敢?”  

此言一出,殿中群臣一片哗然,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其实,因为长期以来女真面对陈汉的战略优势,倒是在场的满清王公大臣都快忘了一桩事,汉廷的兵马也是可以向辽东主动进攻的。  

济尔哈朗眉头紧锁,说道:“汉人同样连番大战,他们怎么敢?”  

范宪斗苍声道:“郑亲王可能没有关注最近的汉廷,汉廷在去年推行卫国公所提出的四条新政,已经在整个汉廷大获成功,国库丰殷,如今的汉廷已经今非昔比。”  

那以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为主的新政配合着火耗归公,用策可谓老辣至极。  

可以说,一下子廓清了陈汉的积弊,如今的汉廷已经在国力上全面赶超他们大清。  

而先前的倭国攻略,无非是在试图帮助大清尽量拉平这个差距而已,不想,如今差距却有愈来愈大的趋势。  

多尔衮闻言,面色凝重,问道:“以范先生之意,当如何应对?”  

先前的倭国之败,多尔衮深知不是这位范先生的谋划出错,仅仅就是阿济格与鳌拜两人贪功。  

故而,如今面对棘手局面,仍是咨以大事。  

范宪斗道:“祸水东引,如今准噶尔、和硕特先后与汉廷成为私敌,如今我大清单靠一国之力,想要制衡汉廷殊为不易,当密切联络几大汉国,共同进退,牵制汉廷。”  

“至于国内,人口短缺,兵丁不足,还当其开垦,鼓励生育。”范宪斗开口说道。  

其实如今的大清,只能忍辱负重,等待时机,继续折腾,只会情况越来越糟。  

当然,比十三副铠甲起兵的努尔哈赤肯定要强许多,但再怎么说,局面也不容乐观。  

多尔衮想了想,道:“范先生之言不无道理,如今三二年间都不宜妄动刀兵。”  

何止是二三年…  

范宪斗沉吟片刻,说道:“摄政王可以以拖待变,汉廷之中,卫国公少年得志,不知多少文臣嫉恨于他,况且汉廷最喜君臣猜忌,自相残杀,摄政王耐心等待,假以时日,定会有转机出现。”  

多尔衮点了点头,道:“范先生所言在理,那就先依范先生之计。”  

而后,女真一众群臣散去,多尔衮面庞上的忧色却不减分毫,这好端端的大清,怎么就到了这一步要完的田地?  

多尔衮心事重重的返回后院,刚刚落座,这时,伴随着一阵环佩叮当之音,香风肆虐而袭,如兰如麝,沁人心脾。  

而后,庄妃进入殿中,道:“十四弟,十三弟回来了?”  

“回来了,损兵折将。”多尔衮面上愁闷,轻声说道。  

庄妃轻轻近前,给多尔衮揉捏着肩头,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  

多尔衮低声道:“是啊。”  

胜败的确是兵家常事,但常败可不是…兵家盛事。  

庄妃小心翼翼道:“这几年一直在打仗,折损了不少人马和大将,我虽然是一介女流,头发长,见识短,但也知道这样一直打下去,不是个事儿。”  

这二年实在是吓人,多铎、岳讬等女真的王公贝勒,一个又一个的折损,庄妃都觉得是每况愈下的光景。  

多尔衮英豪之气密布的眉头之下,感慨道:“是啊,不能一直这样打下去了,每一次都没有讨得便宜。”  

庄妃声音柔软酥糯,轻声数据哦道:“十四叔也不用担忧,汉人都是奢靡享乐,内斗的性子,说不得休兵罢战,不出二三年,汉人就自己先内斗起来了。”  

其实也不能说错,汉人的朝廷历来就是这样,主战主和派往往就是此消彼长,动态变化。  

所谓,一掐脖子就装死,一松手就开始吹牛逼。  

多尔衮目光深深,说道:“但愿如此吧。”  

想了想,多尔衮心头微微一动,说道:“你在这儿等着,我去接见一个人。”  

如果是内斗,还有那位前赵王之子陈渊,此刻还在盛京城,是否以前赵王之子陈渊为突破口,让其在汉国内部生乱。  

庄妃秀眉之下,那双愈见明媚的眸子,几是目光盈盈如水地看向多尔衮。  

另一边儿,陈渊此刻正在驿馆中坐着,面上现出焦急之色。  

阿济格与鳌拜回来的消息,已经传递至陈渊这里。  

“公子,这女真也不大行,面对那位卫国公,连连吃败仗,这几年江河日下。”陈渊手下的四死士头目郭义真,低声道。  

陈渊道:“那贾珩小儿原就擅长打仗,谁能想到他去了倭国,一下子连战连胜,不过这也是好事,否则太过强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