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我在1982有个家 > 536.出海捕鳗鱼,大风带大雨

536.出海捕鳗鱼,大风带大雨(2/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经告诉了王忆捕捞鳗苗的几个丰产海区,他们可以有的放矢。  

大规模的捕捞鳗苗必须得定置张网。  

他们赶到22海区,一处海岸边缘区域,抬头就能看见岸上的房屋和农田。  

此时已经有几艘渔船在这里作业了,他们便加入其中。  

捕捞鳗苗,最好的张网设置地点在较宽、较深的河流中,不过在海边也行,只要海流湍急就行,这样可以使鳗鱼随着水流进入网内。  

张网落下,王祥海拿起望远镜往河道里看。  

远处河道有船,但不是在下网捕捞鳗苗的船。  

他一边看一边说:“其实要捕捞鳗苗最好就是在河道里,把河道整个给堵住,鳗苗要进长江不得落网?”  

这确实是个狠辣的绝户招,但可操作性很小。  

第一是长江入海口开阔,谁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用足够多的张网给堵住,没有这么牛逼的人。  

人家行船的老大们也不允许长江口上这么牛逼的人存在。  

毕竟长江是货运船运的重要航道,凭什么让你布网拦截水道?  

第二是哪怕有人在河道里设置张网也不一定合适,因为入海口的海域处更有人布置张网,这是提前抢鱼苗——  

鳗鱼是海里生河里长,鳗苗是从海里去河里。  

王祥海明白这些道理,所以他只是随口说说而已。  

张网设置完毕,然后他们载来的小船全数被放入了海里。  

定置张网的产量高,但死苗、杂鱼和垃圾较多,所以捕捞鳗鱼有个小技巧,就是要在张网尾端连接一个能随水流上下浮动的集苗箱。  

这样有人及时捞取鳗苗进入集苗箱里,鳗苗的成活率就会提高不少。  

再一个也得有人清理杂鱼和垃圾。  

总之这活挺熬人的。  

王祥海让王东虎带人负责这件事,一张网一个人,八张网派出八个人。  

其他人不轻松。  

他们晚上还有其他的工作,那就是用其他作业方式捕捞鳗苗。  

三角形手抄网、板罾网、船带曳网等工具全被调集出来,准备开工。  

王忆也不能闲着,同样得上手干活。  

他用三角形手抄网来捕捞鳗苗。  

这东西比较轻便,结构很简单,就是用两根一米半的小竹竿交叉起来,在中间穿上网布,做成三角畚箕状。  

工具简单,捕捞作业可挺辛苦的。  

用手抄网捕捞鳗鱼苗需要在海滨沿岸或浅滩处下水捕捞,单人操作,在水中来回捞取鱼苗。  

根据周民栋的介绍,这样的捕捞工具所捞取的鳗苗质量好,成活率高,就是辛苦——  

它的辛苦还不在于人在海水里行走又冷又累,也不在于危险、不在于操作手抄网上下起网会累胳膊。  

而是在于嘴巴辛苦。  

晚上用手抄网在海里作业需要照明,这年代的照明工具就是手电筒。  

可是这手抄网需要双手操作,那怎么来携带手电筒照明?  

很简单,用嘴巴叼着…  

这样它能不辛苦?3年代的小姐们做这个事都是要收费的,钱还不少呢,好几百起步。  

不过王忆这边不太辛苦,他带来了头灯!  

头灯这东西比海滨地区比较稀罕但对于人们却很熟悉了,哪怕五十年代的老百姓也知道这个东西。  

煤矿作业就得用这玩意儿。  

所以王忆拿出头灯分给大家伙,大家伙只是稀罕的看,并没有谁去疑问王忆怎么还能买到头灯。  

但是当头灯打开的瞬间。  

大家伙还是震惊了。  

我头上出现了个探照灯!  

相对于现在手电筒的亮度,王忆带回来的这些头灯的亮度太大了。  

站在海边用头灯照耀海水,竟然一下子穿透到了海底!  

这下子社员们乐了:  

“王老师你真是太能了,有这家伙帮忙,咱不是事半功倍了?”  

“绝对的,有王老师带头干活就是轻快,就是效率高。”  

“行,嘴巴轻快了,娘的,正好我今天上火嘴里长泡了,我刚才还担心叼着手电筒会疼的闭不上嘴吧呢!”  

听到有人嘴里长泡了,王东权便说:“那你去船上曳网吧,或者去搞板罾,就别…”  

“我才不呢。”那社员笑道,“我要玩这个很亮的灯。”  

王东权说道:“板罾捕鳗鱼苗的时候,也有灯,而且也很亮。”  

“那是电石灯,臭他妈烘烘的。”这社员顿时撇嘴。  

王东权笑了起来:“还挺讲究,行,那咱换上了新家伙什,可不能浪费珍贵的电池,走,下海干活了!”  

他率先下入海水中,低头照耀着海面,开始用手中的网子进行作业。  

王忆也进入水里。  

四月的海水还是冷啊。  

老板没有糊弄他们,这片海域的鳗鱼苗确实挺多的。  

不过海边不太多,他们用手抄网进行捕捞要有收获不太容易。  

鳗苗还是很机警的。  

它们毕竟是一路风尘仆仆从深海来到这里的,脑袋瓜子不灵光的都已经落入天敌肚子里当鱼粪了,剩下的多数很机灵。  

可惜它们天性喜光!  

机灵的头脑也斗不过本性。  

王忆一行人一个个的就跟脑袋上挂了个闪亮的灯球,引得周围鳗苗一起低下头,摇头摆尾往前游…  

一次起网就是几尾小鳗苗。  

这收获感让人非常踏实。  

就是海水太冷、不断的抬举放下手臂很辛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