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我在1982有个家 > 523.时代变化太快了

523.时代变化太快了(2/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王老师,难怪你二叔喜欢这刀,真好呀。”  

她看到刀柄上有字母,顿时肃然起敬:“这是不是你从国外进口的好东西?”  

王忆说道:“不是,这是咱自己国家生产的。”  

王祥庆把她手里的篾刀又夺回去,说:“这刀还没用过,咱手生,先别用,等熟悉熟悉再用。”  

侯晓芝骂他:“你就是吝啬,有好东西舍不得给自家人用。”  

王祥庆不说话,闷着头开始研究里面的其他竹编工具。  

侯晓芝拿起他之前用的篾刀开始干活,手脚麻利,一刀把竹子给噼开,将一筒青竹对剖再对剖,剖成竹片,再将竹皮竹心分开。  

跟庖丁解牛一样,干脆利索。  

她一边干活一边跟王忆聊天:“王老师,我听说那个啥,咱们队里以后可以办酒席了?”  

王忆说道:“可以办了,新媳妇进门有福利,给几个选项,里面包括办酒席,所以就看她们选什么。”  

“我听说,我们这些老媳妇也有福利?”侯晓芝期盼的问。  

王祥庆撇嘴:“你是梦里戴花——想得美。”  

“我戴你娘个臭批。”侯晓芝彪悍的骂他。  

王祥庆又嘿嘿笑,他也不生气,闷着头继续研究这些新家伙什。  

侯晓芝自己不好意思了,对王忆说:“王老师你别见怪,我们没文化的人说起话来就这样,粗俗。”  

王忆摆摆手:“二婶你客气了,不过你说的对,你们也有福利,好像每年都有吧?”  

“具体现在还不好说,反正得看大队委开会表决,反正我听队长的意思是,以后每年都给咱队里的媳妇们发点东西。”  

侯晓芝一听精神抖擞,恭维说:“王老师你现在就是二队长了,你说的就好使,你说有那肯定有。”  

说话之间她开始抽丝,把竹皮部分给剖成青篾片又给抽出青篾丝。  

她的手艺很娴熟,剖出来的篾片粗细均匀,青白分明。  

王忆往四周看。  

院子里有竹子也有一些编制好的篾制品,靠背椅、竹凳子、箩筐,还有抽掉竹皮的粗竹子所做成的扁担。  

最多的还是割草收鱼的篓子,反正各种篾制品竹制品是包罗万象。  

天涯岛上出的竹子品质挺好,青篾丝柔韧且极富弹性。  

后面王祥庆也开始干活,他说他手艺还不行,手艺好的师傅能抽出比头发还细的青篾丝。  

青篾最适合编织细密精致的篾器,加工成各类极具美感的篾制工艺品。  

黄竹就不行了,黄篾柔韧性差,难以剖成很细的篾丝。  

看着两人忙活,王忆问道:“咱队里还有外队人,我是说年轻人,有没有愿意学竹编技术的?”  

养殖场要用的竹编可不少,这两口子自己忙活怕是忙不过来。  

听了他的话,王祥庆摇摇头:“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学这个东西了,都说以后要靠机器,改革开放嘛,咱国家从国外引进很多机器。”  

“机器做工好又便宜,手工的东西没人要了,所以年轻人学它干什么?”  

他媳妇补充道:“主要是这手艺也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学会的,也是要吃点苦头才能成为师傅的。”  

“年轻人不愿意吃这个苦头了,都去城里打工了,特别是咱这里隔着沪都近,不少去沪都的。”  

王祥庆哼道:“我就不爱去沪都,去了干什么?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人家沪都多好?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侯晓芝怼他。  

王祥庆说道:“高楼大厦好,电灯电话好,可那是他们的楼吗?他们连户口都办不过去。”  

“还是咱外岛好,”他说着期盼起来,“咱队里给家家户户都要盖楼呢,统一盖起二层小楼,这到时候多好啊!”  

侯晓芝这次不怼他了,跟着连连点头。  

她回头看自家的小海草房,这还是她嫁过来那年盖起的,如今已经有了二十四五年的历史。  

二十四五年的房子住着依然很好,但她想一想走亲戚见过的红砖青瓦大院房子,对比一下自家的海草房实在是差点事。  

何况生产队要盖起的是楼房!  

家里住上新楼房,这种事想想就美得很。  

等家里有了新楼,队里还给新媳妇发这个福利、那个分红,还愁他们生产队的后生找不到好媳妇、好女婿?  

联想到这些,侯晓芝感叹道:“这一年过的跟做梦一样,王老师来的这一年,咱岛上一切都不一样了。”  

王祥庆说道:“这几年过的都跟做梦一样,你说咱岛上从建国以后,日子过的一直挺好。”  

“突然之间改革开放了,咱们队里的日子就不行了,名声就不好了,这是咋回事?”  

“然后王老师回来了,王老师又是给生产队买平价粮又是带着社队企业搞经济,日子又行了、名声又好了…”  

说着他疑惑的摇摇头。  

社会变化太快了,快的让他这种老实人反应不过来。  

他媳妇接话说道:“还是要求不一样了,以前都讲究什么?民以食为天,能吃得饱能穿的上衣服就很好了。”  

“从建国到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内地又是遭遇旱灾又是遭遇洪涝,许多地方的社员饿的吱吱叫,咱们外岛有海货也有农田,吃不上细粮,可玉米饼子地瓜干哪家都够吃…”  

“这是真的。”外面晒太阳的老汉听见他们的话后拎起马扎坐在了门口跟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