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我在1982有个家 > 381.小康典范村

381.小康典范村(2/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魏崇山问道:“没有给孩子的吗?”  

当导游的项玉环笑道:“领导我不是在路上说了吗?我们家里的娃娃们吃的最好,在学校免费吃食堂,隔着一两天就有口肉或者吃个鸡蛋。”  

魏崇山说道:“我这不是想多打听几家人的说法吗?”  

叶长安问道:“王老师,你们队里的鸡养的怎么样?后面我也没问,就是听小秋老师说养的挺好?”  

王忆说道:“养的挺好,队里现在家家户户分了鸡养,少的养十只,多的养了三十只,过几天天冷了,我们队里集体杀鸡吃,您要是有空那约上冯主任,你们一起来吃鸡…”  

那个‘吧’字好不容易才刹住车。  

魏崇山问道:“守着我的面,不请我啊?”  

王忆说道:“领导您工作繁忙,怕是没时间过来。”  

“我准备给您送两只我们自己养的鸡过去,不是想要给您送礼,就是让您和小康工作组的同志们尝尝我们贫困户养的鸡!”  

魏崇山站在山顶扫视着四个组,说道:“如果咱们翁洲各村庄、生产队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能提起来,如果你们天涯岛这样的生活真是属于贫困村,那咱们经济可就搞好了!”  

王忆说道:“领导我不是跟您喊口号,现在国家放开手脚让老百姓大干一场,打开国门与外国市场开始接轨,那我认为以我们炎黄子孙的勤劳、聪明和节俭,一定可以迅速的发展起来!”  

“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  

魏崇山问道:“这么有信心?你是大学生,应该知道我们和外国特别是欧美日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声音,觉得外国人的制度更先进、外国人的脑子更灵活、外国人制造的东西更好,这个声音正在知识分子之间传播,且隐隐要成为主流声音,你没有这么想过吗?”  

王忆说道:“实事求是的说,外国现在经济水平确实比我们高,因为他们都曾经通过掠夺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他们有先发优势。”  

“但正所谓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我刚才说咱们中华名字以后可以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可不是喊口号,是从各国古代史书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我曾经听人说过这样一段话,五千年前我们和埃及人一样面对洪水;四千年前我们和古巴比伦人一样研究青铜器;三千年前我们和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两千年前我们和罗马人一样四处征战;一千年前我们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  

“而现在呢?现在我们刚刚在战场上撂倒了以美帝为首的联合!以千年为单位的话,世界的棋盘两畔一直有高级玩家在对峙,而我们中华民族始终稳稳的坐在棋盘前,是我们的对手一直在换!”  

“魏领导、叶领导、冯主任和各位同志,今年是公元1982年,下一个千年马上就要到来了,以古鉴今,下一个千年我们中华民族肯定还要做到棋盘旁去执子下棋的!”  

两级工作组的人员听的热血沸腾,情不自禁就开始鼓掌。  

叶长安也笑着鼓掌。  

他看着目瞪口呆的魏崇山暗暗笑道:  

这小子的嘴巴可溜了,他可是当教师的呢,就是靠嘴巴吃饭的人,喊口号、搞演讲这不是他的强项吗?  

几个月前他在疗养院就让王忆给整的热血沸腾了一把,他是很清楚这青年嘴巴的厉害。  

要知道他的宝贝孙女可就是在这青年嘴巴下沦陷的!  

参观活动进入学校。  

魏崇山更是连连点头:  

看一个村庄的未来就要看后代。  

这学校的学生衣着整齐、精气神十足,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拥有相当的自信,看到陌生人后好奇而不紧张,他去跟学生们聊天,学生们很自如的回答他的问题。  

他跟几个学生随意的聊过后,挨个教室外看了看:“今天是国庆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学生们还在学习?”  

王忆笑道:“他们也去玩,不过这会天气多少有点热,所以有些喜欢学习的同学就过来学习了,等到天气凉爽他们会去山上捡板栗、摘山枣。”  

叶长安对魏崇山说:“你别不相信这里学生的学习,这可真不是他们在演戏糊弄咱们。”  

“怎么回事呢?这学校给学生管饭,但成绩好、学习好的学生多多少少能得到一些优待。学生们馋呀,所以好些学生就为了能多吃两口好菜也要好好学习。”  

王新钊听到这话后说:“小秋爷爷我们不是都这样,我就不是为了好吃的去念书的,我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王忆听到这话抬头挤眼睛。  

玩尬的,没有人能比得上这位儿童团团长!  

工作组不少人听到这话也发出尬笑。  

王新钊看着他们不以为意的笑容奇怪的问道:“这不对吗?我们不就应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  

“书上是这么说的、老师也是这么教我们的,我们是国家的建设者,我们要好好读书、学好知识然后去建设祖国!”  

他用很单纯的眼神看向众人。  

这下子众人心里尴尬起来。  

魏崇山愣了一下,他反问其他人说:“这孩子说的有什么问题?你们笑什么?”  

王忆偷偷挠了挠鼻头。  

也是。  

王新钊可是学生中觉悟最高的一个人,他是五条杠少年——不带讽刺意味的那种。  

冯一木也没笑,他知道王新钊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