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我就是超级警察 > 1421、人生简直掉坑里了

1421、人生简直掉坑里了(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但是你不可否认,他在那边即使做社畜,也能混得非常好。”  

顿了顿,见大家都目不转睛的盯住自己时,胡天凯又道:  

“再比如这些天闹得沸沸扬扬的那个清华姚班的毕业生,他就算不去谷歌,也能通过业余搞点事情,轻轻松松的就能月入5万。”  

“他这种人,就是属于S级的,而且学什么都很快,基本干什么,他都能混得比正常人好。”  

“但是呢,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属于A或者B,或者A和B是相互转换的。”  

“因为这两种人之间的差距呢,其实并不大。”  

“而一个正常人,如果被安排到一个高调整高压力的环境中,不断被指派去舒适区以外的区域工作,持续几个月是不明显的。”  

“但是如果持续几年,而且都能顶得住的话,那这个人也会强悍到难以想象。”  

“至于有些人才智平庸,但是考上985,也算是在高中阶段找对办法,潜力爆发,B也就变成了A。”  

“你说的没错。”感觉这个胡天凯,的确是个学霸的存在,王警官也是佩服不已。  

尤其是胡天凯的独特见解,的确让老王同志受益匪浅。  

而胡天凯,也难得与顾晨几人再次相遇,又聊得投缘,自然会继续探讨这些问题。  

见顾晨双眸盯住自己时,胡天凯也是比划着双手,交流着说道:  

“我刚才说的那些,的确存在,但相反,如果一个人本来就很牛,而且是名校毕业,各项成绩好的不得了,还前途无量。”  

“那毕业之后,被安排去天天填表格,打扫卫生,如果他自己不想着改变的话,几年下来,也只能算是个填表达人。”  

“我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孩子大学英语八级,毕业后再也没怎么用过。”  

“请不要怀疑,等10年后啊,他跟个高中生也差不了多少了。”  

“而一个普通话都说不利索的闽省人,如果跑到国外十来年,如果他不是躲在唐人街,或者法拉盛这种地方不出来。”  

“那么他的英语水平,肯定要完爆当初的八级高手。”  

“相比于大学,环境对人的塑造才更持久更有决定性。”  

“而且是环境改变人的思维,思维会进一步改变境遇,反过来再改变思维。”  

翘起二郎腿,胡天凯似乎找到了知音,也是指了指自己,越说越来劲道:  

“像我当年入职我们公司的时候,就碰到一哥们,他是名校毕业的,后来选择回到老家,进入到当地的联通公司。”  

“当时的这个选择呢,还是很让人羡慕的,毕竟从此有了编制。”  

“不过挺可惜的,随后的几年,他就跟做了一场噩梦似的,公司的利润在下降,部门里的人,也为了一丁点的利益,竟然抢得死去活来。”  

“光一个小小的部门,五个人还分成三派,三年工资不但没涨,还在降低,最后他忍无可忍了,三十岁,终于决定北漂了。”  

长叹一声,胡天凯也是努力平复下心情,不由分说道:“用他自己当时的话来说,那就是…反正生活不可能更糟糕了,为啥不冒一步险呢?”  

“相比较而言,一线城市的天花板直插天际,大家也没空窝里斗。”  

“每个人都活在极度焦虑中,就像每年都要参加高考一样,不断的榨出自己的潜力。”  

“但是这个地方呢,又是一个接一个的圈。”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也在这里,你自己单打独斗到最后,也有个上限吧?”  

“你也需要依赖别人提拔你,对你赋能,你也需要搭别人的快车。”  

“实际上,我们一般说的环境,就是周围的各种人对你的影响。”  

“没错。”袁莎莎颇感赞同道:“就像我在看一些网络论坛上,就有不少袁氏集团的人,抱怨自己的领导就是一头猪,不知道这头猪是怎么混到百万年薪去的。”  

“而这种情况,也不排除这个员工没有领会到自己领导的真正能力。”  

“不过也可能是他领导确实是头猪,只是加入袁氏集团比较早,正好又碰上公司的大爆发,项目组变成了部门。”  

“而部门最后又升级为产品线,所以当初那个项目组的人,也就全都成了产品线的骨干了,这猪也就被吹起来了。”  

“哈哈,女警同志,看来你对袁氏集团的发迹史还是很了解嘛!”听袁莎莎这么一说,胡天凯也是颇感惊讶。  

随后又道:“你刚才说的这些也没错,环境和时机本章未完,继续下章阅读确实很重要。”  

“而且这些猪呢,还一个个地位无比坚定,因为就算他们是猪,只要不犯错,他们当初的老领导也会护着他们。”  

“因为领导也需要多年追随自己的坚定支持者。”  

抬头看向众人,胡天凯也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与众人解释道:  

“其实大家一定要有个常识,那就是越下层越是自由竞争,讲的是规则。”  

“而越往上呢,越是熟人社会,甚至打个游戏,他们顶级段位的那些人,他们互相也都认识。”  

“因为段位越高人就越少,就越容易变成熟人社会。”  

“而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就不止是同事或者生意伙伴那么简单,更是多次博弈后,衍生出来的熟人关系。”  

“这就有点像你去办点什么事,需要先预约,然后写申请等审批是一个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