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诸天从陆小凤开始 > 第一百二十章:几件不大不小的事和刀甲齐炼华

第一百二十章:几件不大不小的事和刀甲齐炼华(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三十万北凉刀齐刷刷的指向北莽。  

在徐渭熊的心中还有一柄刀,正指向中原,指向太安城。  

至于第二件事,也和北凉有关。  

徐骁死了。  

那个统御西北四州,十岁从军杀人,从东北锦州杀匈奴,到南部灭大小六国,屠七十余城,再到西南镇压蛮夷十六族的人屠徐骁死了,在祥符元年死了。  

没有死在战场,而是死在床榻之上。  

这件事首先实在凉州城传开,一传十,十传百,许多老人都壮起胆子来到山脚王府外头,亲眼见到了那副白底子的惨淡春联。  

一个时辰后,满城尽悬白灯笼,尽换白底联,  

凉州刺史胡魁身穿丧服,赶到仪门外,转头看了一眼城中数万凉州百姓,声嘶力竭般喊了一声:“一拜。”  

风雨如晦,街上白茫茫跪了一大片。  

“再拜!”  

“三拜。”  

过了数日,这消息逐渐传开,离阳帝都太安城却陷入了一片狂欢之中,不知多少人拍手叫好,成群结党,为此浮一大白二大白三大白,就连朝会也陷入一种云波诡谲的喜庆氛围之中。  

那个春秋三大魔头之一的徐骁终于死了。  

却也有人不合时宜的叹息一声,且不论徐骁生前功过,但这连破六国的人屠的确是一根定海神珍。  

没有了这根定海神珍,又如何能够定的住北莽那群蛮子。再加即将复国的西楚,中原大乱啊。  

朝堂上,为了这位曾经北凉王的谥号吵翻了天,不过群臣提出的都不是什么好的谥号。尤其是那位出自北凉,又被徐渭熊教训过的晋三郎,更是与兵部侍郎卢升象一起提出“厉”的谥号,想要徐骁其定义为离阳王朝的乱臣贼子。  

最后由嘴角微微翘起,又很快压了下去的赵家天子盖棺定论,龙袖一挥,提出了“功过相抵,谥号武厉”。  

很快,一封谥号“武厉”的圣旨放在金漆盒子中,送往北凉。  

印绶监的那位大太监捧着金漆盒子,睡觉都不敢离手。  

而越是接近北凉,太代建心跳的就越厉害,虽说随行有一支百人精锐,但和三十万铁骑的北凉比,那就是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这些他搭建天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觉,心头总想,哪位女藩王总是不敢派人行刺或者拒收圣旨。  

马车忽然停下。  

马车中的老宦官也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掀起帘子一看,心一下就沉了下去。  

幽州界碑附近,有不计其数的铁骑,一直蔓延道视野中的尽头。  

铁骑缓缓让开一条路,一蟒袍女子策马而出,英姿飒爽,不是天下唯一的女藩王又是谁?  

老宦官嘴角抽抽,挺了挺胸口,暗处在皇宫大太监大傲气来,高喝道:“咱家…”  

话还未说完,就听蟒袍女子冷声道:“举起盒子。”  

“这…”大太监的胸口一下就焉了下去。  

“举起盒子!”  

蟒袍女子声音冰冷淡漠,仿佛不带丝毫感情。  

但落在蟒袍太监耳中,却是心惊动魄,如听炸雷,更有一股寒意直窜上心头。  

“举起盒子。”  

蟒袍女子第三次喊出声。  

老宦官心知事不过三,就凭他们这一对人马,对方无论想要对他们做什么,都轻而易举,人还是要识相一些,于是便颤巍巍的将盒子高高举起。  

蟒袍女子取来一只大弓,张弓搭弦,宛如满月。  

老太监心知不妙,羽箭却已咻的射出。  

箭破长空,一品指玄高的全力一箭,自然非同凡响。  

“咔嚓”一声,金漆盒子瞬间破碎,箭矢射中了盒子中的诰敕圣旨,又钉入泥土之中。  

老太监和一百精锐护卫呆若木鸡。  

女藩王却已策马转身离开。  

祥符元年,北凉非但拒接圣旨,那位女北凉王甚至将圣旨践踏入尘土之中。京城震动,不知多少人骂那女北凉王不知好歹。就连当今天子也是盛怒,据说最喜爱的瓷杯都摔坏了。  

至于中原发生的第三件不大不小的事,却是一枚出自徽山大雪坪的“大雪令”,按下不表。  

而人屠徐骁一死,北莽也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那名天下最富威名的女子,北莽女帝,接待了一位年龄同样不小的老儒生。  

女帝面容苍老,眉眼依稀可见年轻时的确是个绝色女子,她冷冷的这个当年负气离开老儒生。沉默了良久,终于开口说道:“太平令,按照你的要求,宫中都已办妥了,可以开始了?”  

眼前这个老儒生,原来就是棋剑乐府中的太平令。  

棋剑乐府按词牌名收弟子,其中三字词牌中,以太命令和剑气近名气最大。  

太平令一向是棋剑乐府的大府主,和朝廷关系密切,常为帝师。  

而这位女帝在登基以后曾当面斥责过太平令,自古以来,祭祀以天地君亲师排位,寡人已无父母可拜,你若自视能与天地齐肩,再来做这个帝师。  

于是这位太平令没能当上帝师,负气离开,隐姓埋名二十年,如今在徐骁死后,终于入宫再见女帝。  

太平令也不客气,走上第一疾台阶,摘下书箱,抬起手一挥。  

将近两百名捧缎如画轴的宫女太监依次鱼贯而入,在广场左右两侧屈膝放缎画,低头倒退行走,各自拉起一幅长幅。  

不多时,百缎成巨画。  

是北莽与离阳两朝版图,细致囊括道每一座军镇,每一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