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晚唐浮生 > 第七十一章 湖南行之二

第七十一章 湖南行之二(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售。  

就目前而言,整体情况还算不错。  

铜官窑、赤竹窑的生产日益稳定,产品除本道消费外,每年还向南方的岭东、岭西二道外销三万余件。  

邵树德避免直接评价李愚选择的突破口对不对,就他自己而言,似乎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更何况,愿意做事的官员又如何能够过多苛责呢?  

“除茶叶、瓷器外,李卿还打算做些什么?”邵树德问道。  

“臣请陛下迁移河北织户南下。”李愚郑重说道。  

“哦?想多产丝绢?”  

“是。”  

“李卿都要离任了,值得吗?”  

“在其位谋其政。”李愚说道:“臣离开湖广之前,所思所想,皆为百姓生计。”  

“壮哉!”邵树德赞道:“迁移河北织户可以,但数量多不了。最多五百户,朕可以从贝州调遣。”  

“谢陛下准允。”李愚高兴地说道。  

别看湖广道不小,但目前最主要的丝绢产区就位于澧、岳、潭三州。比起北方织户,技术水平是有点差距的。而贝州古名清河郡,清河绢又是一等绢,如果能从贝州招募织户,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离任之前,诸事交待好,别让一番心血付之东流。”邵树德闭上眼睛,说道。  

在他的脑海中,湖南的形象已经愈发清晰。  

人口少,荒芜之地众多。  

气候炎热潮湿,北方人一时间难以适应。  

土地质量不佳,或许是开发不足的缘故。  

航运方便,运输成本低廉。  

当地官员在中心城市艰难地发展商品经济。  

一切都并不容易!  

同光八年(923)七月二十八日,圣驾抵达岳州理所巴陵县,一座位于洞庭湖出口附近的城市。  

邵树德在城中转悠良久,试图寻找当年拉锯战之下的战争痕迹。只可惜一无所获,除了城内大量姓折的百姓外。  

第二天上午,他来到了城外的洞庭湖畔,接见比他早到的湖广道境内的各路蕃人首领、洞主们。  

蛮人献上了大量贡物,主要是:麸金、布匹、白银、丹砂、药材等,基本就是本部落的土特产。  

湖南当然有大量未改土归流的部落了,主要位于与黔中道交界的西部地区。  

那片区域群山连绵,民风彪悍,野性十足。  

此番圣人西巡湖广,诸部头人提前旬日抵达,还携带了各色贡品,态度十分恭敬了。  

他们被安排在了馆驿之内。好巧不巧的是,随驾禁军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每日训练、吃饭、训练,如此循环往复。  

酋豪们不明所以,待看到禁军雄壮的军威时,又面露惊容,貌似十分震撼。  

效果达到了。  

套路不怕老,只要用对地方,用得恰到好处,就没人敢说什么。  

湖南不比北方,各种自己都弄不清楚自己来历的羁縻部落多如牛毛。  

他们互相之间也有仇隙,时不时互相攻杀,不知多少山寨毁于一旦。  

蛮人畏威而不怀德,跟他们打交道,就得用这种相对不客气的手段,厉行震慑,让他们生不出任何反抗的念头。  

邵树德坐到了高台上的黄伞盖下,接受诸部酋豪跪拜后,拿起礼单看了看。  

贡品中值钱的东西不多。不过这事本身就是看个态度,邵树德也没指望蛮人的口袋里有几个钱——这次没有来的部落,后面肯定要挨收拾的,无论花费多少精力。  

他甚至都已经派了禁军一部,在州军向导的陪同下,前往西边,挑几个典型办了——这才开国二十年,你们就我行我素,不听号令,再往后发展,会到什么地步?  

一整天的接见、交流完毕后,他又拿起了另外一份军报:张永、王黑子二人已快马抵达岳州东南,明日即可进城。  

终于回到朕的眼前了。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