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晚唐浮生 > 第六十七章 浮梁

第六十七章 浮梁(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是王师从北向南,第三次打穿整个江西。  

各路人马进进出出,不把我们当人是吧?  

算了,老实给朝廷提供钱粮好了,少受点兵灾,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要紧。  

太阳渐渐落山,东边的驿道尽头,又冲来一批宫廷侍卫,直接把他们这些州兵给赶到了三百步之外。  

圣驾抵达了浮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过雨的泥地上,饶州及浮梁县官员、耆老们跪拜于地,齐声贺道。  

“免礼,都起来吧。”邵树德从马车上下来,双手虚扶道。  

众人纷纷起身。  

大军过境的声威,他们也看到了,而且比州兵们看得更清楚,更直观。  

南征北战一统天下的大夏禁军,果然威武,让人生出一出莫敢阻挡的无力感。  

他们都是聪明人,知道圣人带着几万大军巡视江西的意图。但看穿又能如何?你不还是生生吃下这一套?  

走了这么一圈,二十年内江西不会有任何反意。至于二十年后嘛,大夏正统深入人心,那时候甚至无需出动大军宣示兵威了——这就是阳谋,邵树德堂堂正正,就玩这个,你服不服?  

“浮梁,久仰大名了。”邵树德看着左近的茶园、商埠,笑吟吟地说道。  

白居易一句“前月浮梁买茶去”,就已经点明了这个堪称南方最大茶叶集散地的商埠的地位。  

产自江西、宣歙等地的茶叶,莫不在此集中,然后分销至各处。  

产量巨大,客流量巨大,提供的税金自然也十分庞大。  

江西,确实开发出来了。在这件事上,有唐一代三百年是出了大力的,这是历史功绩,毫无疑问。  

宫人们献来了几团茶叶,邵树德拿起看了看,甚至轻嗅一番,非常满意。  

“去年浮梁县榷茶钱几近三十万,朕闻之也十分惊讶。”邵树德将茶团放回托盘内,说道:“天下榷茶钱总共才百五十万缗,浮梁一地就占了两成,不简单啊。”  

隶属税务监的浮梁榷茶使立刻说道:“天下安乐,方能有此盛景,此乃陛下丰功伟绩。”  

邵树德摆了摆手,没说什么。到处都是马屁精,不过他也很受用就是了。  

“同光八年是新税制改革第一年,尔等宜勉之。”邵树德鼓励了一句。  

“臣遵旨。”  

“一切按规矩来,不得横征暴敛。”邵树德叮嘱了句。  

“遵旨。”榷茶使汗颜。  

他听出了圣人的意思,刚想今年怎么多收点税,在圣人面前搏个头彩呢,结果就被敲打了。  

邵树德笑了笑。  

今年榷茶钱肯定是要比去年多的,但多到什么程度则不好说。他也不想给底下人太多压力,刚才那番话说出来后就有点后悔了,于是补救敲打了一番。  

浮梁茶市这种经济商品的大型集散地,向来是国库的重要税收来源。涸泽而渔是不行的,只会让税款越来越少——一旦茶商们失去信心,分散至各地交易,反而不利征税。  

之前在宣州的时候,他鼓励当地建成宣纸、毛笔的集散地——其实已经是了——规模越大越好,最好做到全国第一,让税务监在当地单独开个分院,一如浮梁茶市。  

而在南京那边,离开前他与五郎好好谈了谈,让他别试图与扬州争夺胡商了,尽可能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  

也不用局限于什么商品,能做什么就什么,一种不行就两种,两种不行三种…  

长江沿线,越来越显露出财赋重地的峥嵘气象了。  

听闻荆州那边兴起了个全国规模最大的药材集散地,税务监都去开分院了。  

襄阳水陆要冲之地,坊市的规模也一再扩大,交易金额屡创新高——好吧,这个是在汉水流域。  

总之,因为气候、地理等因素,长江流域的优势开始慢慢增大。  

邵树德丝毫不怀疑,在他建立的大夏朝存续期间,南方人口、经济会逐渐超过北方。  

这是历史的必然,端倪已经初步显现。  

“让榷铜使过来见朕。”他举步向前,来到了茶市内,吩咐道。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