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晚唐浮生 > 第七十五章 去吧

第七十五章 去吧(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五月初七,碛北草原上绿草如茵,野花烂漫。  

青蛙在草丛里叽里呱啦乱叫着。  

鸟雀落在枝头,叽叽喳喳个不停。  

牛羊在草地上缓步徜徉,尽情嚼吃着鲜嫩多汁的牧草——去年秋天存下的干瘪货,它们真的吃够了!  

牧羊人在山坡上找了个背风处,舒舒服服半躺了下来。  

一道道金色的阳光从枝叶缝隙里射进来,照得空气中的灰尘都金闪闪的。  

好天气啊!  

天空突然响起一声鹰唳,前一刻还欢闹不已的鸟雀立刻慌乱了起来,四散而逃。  

牧羊人眯起眼睛,向天空望去。  

好大一只“鸟”!  

看样子不是草原贵人们喜欢的金凋,但应该也是一种勐禽,却不知道哪来的。  

突然之间,大地响起轻微的震颤。  

牧羊人下意识坐了起来。  

震颤越来越大。渐渐地,南方的天际边出现了高耸入云的烟尘。烟尘之下,银色的洪流以不可阻挡之势倾泻而来。  

牧羊人站了起来。  

洪流又出现了变化。它向左右两侧延伸了开来,彷如两只手臂。  

手臂开始加速,呼啸着深入两翼,包抄而来。  

山下的黑城子一阵人喊马嘶。有人欲翻身上马,不过很快被制止了。大部分人聚集到了城外,乱哄哄地列队,做欢迎架势。  

“原来新可汗要来了啊。”牧羊人又坐了回去。  

只要不远处的羊群没被惊扰,他就懒得管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  

年轻时跟着这个叶护、那个于越,拼来杀去,什么名堂都没混出来。临到老了,还在替别人放牧,艰难度日,又何必理那些不相干的事呢?  

银色洪流很快冲到了嗢昆水附近,他们缓慢减速,动作整齐无比。  

“哗啦啦!”浅滩之处,无数骑士涉水而过,溅起了无数浪花。  

而在他们身后,更多的骑士从烟尘中钻了出来,还有无边无际的马群,几乎充塞了这片天地间。  

好多骑兵!  

牧羊人眯着眼睛,用他年轻时南征北战的经验估算着,但很快就放弃了。因为嗢昆水两岸,甚至更远的乌德鞬山以西,到处都有或急或徐的马蹄声。  

自回鹘汗国灭亡后,大概没有哪个大汗拿得出这么多骑兵了吧?  

不,人头或许还是拉得出的,但都是像他这样的苦命人。没有神骏的战马,没有坚固的铠甲,没有插满鞘套的武器,更没有那杀人如麻的气势。  

草原故老相传,天可汗之时,大唐有十六万这样的骑兵。  

如今中原又兴起一位天可汗了么?牧羊人看向山下,心中有数。  

“打打杀杀,苦的都是牧羊人…”牧羊人长叹一声,喃喃自语道:“每一个所谓的草原英雄崛起,带来的只有动乱和无尽的杀戮。草原——不需要那么多英雄!”  

风儿轻轻拂过,低声呜咽,仿佛也在赞同他的话。  

当黄伞盖渡过嗢昆水的那一刻,欢呼之声陡然冲上云霄。  

“陛下!”  

“可汗!”  

“兀卒!”  

诸部酋豪们恭恭敬敬拜倒于地,心悦诚服。  

让他们心悦诚服的原因很多,最直接的因素便是前几日陆续抵达的大队骑兵了。  

装甲枪骑兵、轻装枪骑兵、轻装弓骑兵、弓枪两用骑兵、具装甲骑、骑马步兵…  

一队又一队,一营又一营,分布在嗢昆水两岸、乌德鞬山东西,遍布原野,无边无际,几乎将整个黑城子都围了起来。  

车驾停在了黑城子以东的原野上,穿着龙袍的邵树德下了马车,举目四望。  

“参见大汗!”酋豪们再拜。  

“都起来吧。”邵树德满意地挥手道。  

召开国人会议的事情他已经知晓,同意了。如今会还没开,所有人就叫起大汗了,看来这会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不然的话,在场的这么多酋豪,有一个算一个,都走不了。  

当然,只是开玩笑,何至于此!  

“陛下,仪典皆已齐备,可以开始了。”李守信上前禀报道。  

今天就召开大会,这是邵树德要求的,他一天都不想等。  

因此,从昨天晚上开始,萨满们就准备好了祭台、牺牲。以这个时代的“通信效率”,老天应该已经知道了。  

“去会场。”邵树德点了点头,当先举步。随驾侍卫、宫人、黄门、嫔御、官员们紧随其后。  

开会之前要祭祀,这是传统了。  

仪式与党项、吐蕃大同小异:萨满们先祷告上天,然后献上牺牲,接下来是诸部首领一起盟誓。因为涉及到推举新汗,盟誓与后面的程序是一体的——草原开会推举新汗,并不是大家坐在一起投票,事实上开会前人选已经定下了,如今大家只需表态同意不同意罢了。  

冗长的祭祀仪式结束后,李守信等人一熘小跑过来,低声道:“陛下,该说两句了。”  

邵树德正坐在那里与工部官员谈新城修建的事情,闻言转过头来,问道:“都准备好了?”  

“都准备好了。”李守信回道。  

圣人现在说的话,是要刻上石碑的。因此,记录、抄写、拓印、凋刻的人要事先准备好。  

“陛下,臣会润色。”杨凝式在一旁说道:“回鹘语、突厥语版本,将由理蕃院的人当场译好。”  

圣人讲的话,并不止汉语一个版本,还有回鹘、突厥语版本,同样要刻上石碑。  

“朕直接用回鹘语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