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晚唐浮生 > 第三十六章 收服

第三十六章 收服(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一堆兵。而今得了河东,兄长亦给朕留下了八万武夫。」邵树德苦笑道。  

李嗣源有些惭愧。  

如果幽州镇还在手的话,河东、幽州两镇加起来可养十万军队。如果易定、成德、魏博、沧景再提供一些财货的话,则可养更多——粮食不是问题,主要难题在于钱帛,需要外界提供。  

但现在河北诸镇陆陆续续完蛋了,河东也丢了幽州、大同,再养八万兵,可就真的养不起了。事实上晋军的赏赐已经比一年前少了,这要是换在别的藩镇,武夫们就造反了。  

「若朕不来河东,义兄养这么多兵,早晚也要出事。」邵树德又道。  

李嗣源默然。  

这话没法反驳。晋王对部队的掌控力是很强的,虽然没法和邵树德、朱全忠比,但也比那些动辄造反杀将的藩镇强。  

究其根底,当年晋王入河东,可是带着大军上任的。  

这些军士,很多是出身沙陀三部以及与沙陀有姻亲关系的鞑靼,晋王带着他们连战连捷,威望极高,随后与河东残存的衙兵融合,控制力下降了一些,但仍然很强。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武夫们再能忍,也是有限度的。况且此时晋王已薨,武夫们保不齐就要作乱,烧杀抢掠,酿成事端。圣人如果愿意接过去,也算帮他们解脱了。  

「忻代诸军,或需重新整编。」邵树德用看似询问实则不容置疑的语气道。  

「臣谨遵圣命。」李嗣源回道。  

邵树德满意地点头点头,道:「三万多人,整编为大同、天成二军,大同军朕另委官将,天成军由你来带,如何?,  

「臣遵旨。」李嗣源毫不犹豫地应道。  

比他想象中的结局要好,没什么不满意的。  

「这副甲,你拿去玩吧。」邵树德让人将鲸皮甲交给李嗣源,笑道:「内里再穿件锁子甲,防护也不差了。」  

「谢陛下赏赐。」李嗣源亲手接过鲸皮甲,爱不释手。  

确实如圣人所说,里面穿一件锁子甲,外罩鲸皮甲,防护力相当强了。最关键的是,能抵消部分钝器的打击,还是很不错的。  

武人,就没有不喜爱兵器、甲胄的。  

建极六年四月初三,李克用的灵柩自金城镇南返。  

邵树德亲自扶棺,出城方止。  

金城镇外,飞龙军、银鞍直两万多人排着整齐的队列,迤逦南下更北边,三万余蕃兵浩浩荡荡,远远跟着。  

有此五万余人入雁门关,足矣。  

四月初十,大军抵达代州理所雁门县城外。  

先期返回代州的李嗣源带着一众官员、将吏、耆老,于北门外素服序立,恭迎晋王法驾。  

当然,更重要的是恭迎大夏天子。河东已经变天,今后何去何从,没人说得清楚。不趁这时候混个脸熟,等到将来官位被关西、河南来的经学生取代,可就哭都来不及了。  

邵树德耐着性子与官员们会了会面。  

他的态度很和蔼,说话也好听,官员们听了就像回到家里一样,觉得生活又可以维持下去了。  

还在整编中的大同、天成二军将校也一同前来觐见。  

邵树德仔细慰勉了一番,得知暂时无人作乱之后,心意乃安。  

在金城镇的时候,他已经定调了:在治丧期间作乱的,就是丧心病狂之辈,人人得而诛之。  

老实说,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就是爽。  

他不指望靠这种小花招能压住所有河东武夫的野心,但能劝阻一大部分就很不错了。剩下的头铁之辈给他打上「丧心病狂」的标签,让其他愿意顺服的河东武夫厌恶。悄然之间,分化瓦解达成,不费一兵一卒、一钱一绢。  

进城之后,李克用灵柩停在白云寺地宫之内,等待八月底下葬。  

而在此时,邵树德也收到了天井关那边的消息:史建瑭星夜赶回泽潞,令守御天井关、马牢关、泽州城的沙陀、吐谷浑蕃兵投降。  

形势非常好,不是小好,是大好!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