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晚唐浮生 > 第四十九章 轰然倒地

第四十九章 轰然倒地(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点呗。”  

“草!”  

众人一齐笑骂。  

“嘭!”张大郎踢翻了一张马扎。  

“张大郎你这是作甚?莫非你也博戏输光了?”有人被吓了一跳,站起来骂道。  

“哼!我看你们死到临头,犹不自知,好心好意提醒你们一下,没想到好心当了驴肝肺。”张大郎冷笑道。  

众人无语,惊疑地看着他。  

“没看出来?”张大郎继续冷笑道:“李存璋不想发赏了,没钱了。”  

“他敢!”有人怒道:“不发赏就冲进他家里自取。”  

“就是!咱们这么多人,还怕他一个外来户?”  

“他为什么不敢?”张大郎反问道:“今日他们父子带着五百沙陀兵杀陈确,有谁站出来反抗了吗?”  

众人被他问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怎么?看到这些高鼻深目的晋兵就怕了?”张大郎问道:“百余年前,蓟门杀胡,可是杀了数万人,区区五百人何足道哉?”  

李存璋的五百亲兵,与其说是沙陀人,不如说是粟特人。其形貌高鼻深目,与中原汉人确实大不一样——别说汉人了,与很多胡人也大不一样。  

昔年安禄山起兵造反,家底半胡半汉,胡人数量极盛——他的后盾除直接控制的突厥外,还有看好并投资他的粟特人,鼎盛时据闻有五十万口人,并在安禄山造反时提供了“甲兵五万”,同时在河西有粟特胡人叛乱,聚兵六万,可见户口之盛。  

史思明杀安庆绪后,安禄山的老底子在阿史那承庆控制之下,并与史思明争夺幽州。史思明依靠汉将稳定了权力,阿史那承庆被迫臣服。  

但史思明被史朝义弑杀后,幽州的平衡被打破,最终引爆了内乱。  

幽州留守阿史那承庆与康孝忠召集突厥、粟特战士,与高鞫仁、辛万年为首的汉将大战。突厥、粟特兵多,装备精良,但战斗力弱,汉将笼络了汉军,并联合了早就被“白人”欺负得大为光火的契丹、高句丽、靺鞨族群,故兵力虽少,但战力强横,结果阿史那承庆大败,“死者数千”,被迫逃走。  

高鞫仁下令屠杀城内“高鼻深目浓胡须”者,不论男女老幼,满门抄斩,杀数万人,甚至更多。  

这便是著名的“蓟门杀胡”事件,算是汉、契丹、靺鞨、高句丽黄种人对安禄山父子倚重的突厥、粟特白人势力的一次血腥清洗。  

此事已过去百余年,幽州、辽东的粟特人早就老老实实了,张大郎此时提起,有人茫然,有人兴奋,有人不寒而栗。  

“怎么?不敢了?”张大郎笑道:“晋人的鸟气还没受够吗?李克用在幽州屠了那么多人,死难者中也有你们的亲友,这仇就不报了?”  

“张大郎,你说的事情也太大了…”有人犹犹豫豫地说道。  

“咱们这就二十来人,如果站出来却无人响应,岂不自寻死路?”  

“李存璋这人非常狠毒,是李克用的忠实走狗,我早想杀他了,但就怕无人响应啊。”  

“对,势单力孤能成什么事?”  

虽然大伙犹豫不决,提了很多问题,但张大郎听了不忧反喜,只见他大笑道:“放心,不止咱们对晋人心怀不满,多着呢,今晚我去找找人。”  

众人眼前一亮,气氛一下子活络了起来。  

张大郎瞄了他们一眼,趁热打铁鼓劲:“成事之后,咱们大掠三日,然后提着李存璋父子的脑袋开城投降。听闻大夏圣人邵树德来了,他得了幽州,心中喜悦,定然不会计较我等劫掠府库之事。这事,就算过去了。又有钱拿,还不用死,多好?”  

“对!对!还是张大郎你脑袋灵光。”  

“若此事真成,我等推举你为幽州留守。大夏圣人进城后,说不定还封你个官做做。”  

“哈哈!咱们只求财,张大郎你还有富贵。”  

“赶紧串联。我也认识一些同乡,一起去找人。”  

张大郎忍不住笑了起来,心中得意万分。天大的富贵就在眼前,如何不喜?  

百余年来,多少小兵靠着这招一步登天,今日终于轮到我张大郎了!  

建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风雪稍小。  

夏兵的攻势一日紧过一日,攻上城头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守军渐渐应付得有点吃力了。  

这一日,城外又开来了许多土团乡夫。  

他们没有丝毫休整的意思,呐喊着朝幽州城冲杀了过来。  

风雪之中,夏人的土团乡夫仿佛不要钱一般,一批批站着冲上来,一批批横着落下去。伤亡如此之重,但丝毫没有退却的意思。打到后面,李存璋不得不把刚派下城头休整的静塞、卢龙二军武夫又顶了上去。甚至于,他的亲兵都也在城头开始了战斗,并且哪里危急就杀到哪里,拼尽全力稳住阵脚。  

亥时,战斗了大半天的李存璋、李彦球父子下了城头,身后跟着百余亲兵。  

他们衣甲尽碎,满脸疲惫。下城楼之时,腿都有些发颤,显然是脱力了。  

“今晚再派两拨信使出城。”李存璋转头对儿子说道。  

“好。”李彦球麻木地应下了。  

仗打到今日,他对河东援军已不报任何希望了。他们父子二人的结局,似乎也越来越明晰,那就是与幽州偕亡。  

是的,父亲是不会投降的。  

一起杀大同军使段文楚造反,一起对抗朝廷大军,兵败后又一起北奔鞑靼。父亲是晋王的死忠,也是晋王最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