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晚唐浮生 > 第五十七章 密议

第五十七章 密议(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河阳北城之外,铁骑呼啸而去。  

张继业抹了一把汗,率两千步军回城。  

贼骑数百奔至城外,袭击出城樵采的军士,张继业率两千步军出击,将贼骑击退。  

说是击退,其实是吓退罢了,对方作势冲了一次,见步军阵脚不乱,丢下几具尸体就走了,根本没交手。  

不过张继业还是很紧张,汗如雨下,比他手下那帮结阵迎敌的大头兵们差远了。  

回到城中后,大军回营,他则前往都虞候交卸兵权,这时天已经擦黑了。  

匆匆回到府中后,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父亲张全义拉了过去。。  

在座的除了二弟张继业、幼弟张继孙之外,还有幕府行军司马苏濬卿、衙将解宾。  

张继业一一行礼,尤其是解宾,手握军权,还是他的老丈人。  

“贼军退了?”张全义面容愁苦地问道。  

“已被儿率部击退。”张继业说话的声音很大。  

“那就好。”张全义点了点头,没继续说什么。  

张继业有些失望。  

“张慎思这次闯了大祸了,已被解送汴州。全恩亦被罢刺史之职,等待发落。”张全义叹道:“而今须得小心行事了,河清之战,我军损失惨重,后面肯定要追究责任,此时万不能出什么岔子。”  

“大帅,便是追究责任,也追不到咱们头上吧?”解宾问道:“咱们一没打败仗,二没让大军饿肚子,诸事勤勉,如何追究咱们?”  

张全义冷笑一声。解宾到底是武夫,对这些官面上的事情不太清楚。  

“河清大败,河阳镇上下,人人都要吃挂落。”张全义道:“便是我这个河阳节度使的头衔,还不知道能不能保住。”  

解宾有些惊疑,苏濬卿若有所思。  

“看这场战事会打到什么程度吧。”张全义说道:“若孟、怀尽失,那这河阳三城多半要由汴人来守,一如洛阳旧事。”  

说到这里,张全义也甚是苦恼。  

比起历史上,他如今的处境是真的太差了。那会朱全忠横扫天平、泰宁、感化、魏博诸镇,他只需在河南府、汝州收拢流民,发展生产,提供战马、器械、钱粮。  

长时间和平下来,洛阳一带已经大有起色,府库丰盈。地方上的官吏皆出于其手,根基深厚。  

但这个时空,在洛阳扎下根没几年,邵树德便打来了。随后朱全忠派了胡真过来,大军屯驻,与夏贼厮杀。久而久之,地方上的权力已被胡真侵占不少。  

胡真是有意识这么做的,朱全忠也是有意识这么做的。  

胡真资历太老,当了宣义节度使后,滑、郑二州就隐隐有山头倾向。被朱全忠调往河南府后,滑、郑二州藩镇化的苗头慢慢消失,同时还让胡、张二人在一个盆里抢食,这手段,这心性,呵呵。  

胡真有反意吗?多半没有。  

但朱全忠怀疑他要反,不给他这个机会。  

张全义有反意吗?也没有。  

但朱全忠会怎么看他?会不会借着这个机会,干脆抢了洛阳?  

什么战败追责,那都是表面文章,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这些东西,长子张继业不懂,衙将解宾不懂,但幕僚苏濬卿肯定懂。  

“大帅,不如——”苏濬卿见屋内都是相交多年的老友,便压低声音道:“不如固守城池,坐观成败,若朱全忠实在逼得太紧,就降了邵树德?”  

解宾大惊失色。  

他是河阳衙将,但河阳仅有的一点衙兵都丢在河清、轵关了,眼下城里只有两千多州县兵。虽说数月前刚募了三千余流民精壮入军,但时日尚短,能有什么战斗力?至多再加上从洛阳带过来的五百骑兵,但他们是河南府人,不到山穷水尽愿意降吗?  

“苏判官!”张全义脸现怒容,斥道。  

苏濬卿讪讪而笑。  

不喊他三郎,喊他苏判官,可见自家主公是动怒了。若不是多年的交情在,可能就要翻脸了。  

但张全义真这么忠心?苏濬卿不太相信。  

“邵树德杀我爱侄,此仇不共戴天。继丰亦是你女婿,而今尸骨未寒,如何能降?”张全义大义凛然道。  

张继业亦对苏濬卿怒目而视。他其实不介意投降邵树德,但姿态还是要摆出来的。  

他不会忠于朱全忠,也不会忠于邵树德,只忠于自己。  

至于节操,那是什么?能吃吗?为了利益,父子兄弟都可以出卖,只要保住权势富贵——历史上他为了让李存勖放过张家,曾经在父亲的默许下诬告幼弟张继孙,令他死于房州,父子二人的心性可见一斑。  

解宾沉默不语。  

张全义瞪了他一眼,解宾勉强笑了笑,道:“大帅,别看我,我和李唐宾是有旧,但没想着降邵树德。”  

昔年黄巢入长安后,曾设京城四面游奕使,东面游奕使是朱温,北面游奕使就是张全义。那时候,李唐宾、解宾二人都在张全义帐下为将,关系自不一般。  

张全义叹了口气,又道:“不是我要拦着尔等奔富贵。东平郡王便是失了孟怀,仍领有中原十八州。汴宋富庶,家家户户有桑林果园,出产的绢帛更是精美无比,苦寒之地的灵夏如何,能比?败相未露之前,如何能降?降了,洛阳基业可就毁于一旦了。乱世之中,能有片安稳的基业可不容易,昔年我东奔西走,最后方才在洛阳站住脚,呕心沥血,披荆斩棘,万万不能舍弃。此乃交心之言,君等细思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