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晚唐浮生 > 第三十九章 压力

第三十九章 压力(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士反抗精神强,动辄造反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对主帅的武勇是有一定要求的。  

要得武夫之心,你首先就得是个武人。  

武夫常用的几样兵器,步弓、长枪/步槊、重剑/陌刀之类,你最好全会,并且耍得像模像样。在此基础上,如果还有一门绝艺,那就再好不过了,能更得武人之心。  

李克用的近战搏杀水平很高,各种兵器都耍得像模像样,早年经常率部冲杀。但他的射术水平更是顶尖,北奔鞑靼之后,挂马鞭于柳枝,远远射之,无不中。彼时鞑靼酋豪收了赫连铎贿赂,要杀他,但又起了爱才之心,不忍加害,最后还是放他们走了。  

李克用的义子们也是这类猛将,李存孝、李嗣源等等,骁勇无比,令将士们非常信服,经常爆发出很强的战斗力。  

在这种情况下,待遇比别人差一点其实没什么,因为大头兵们对你的武勇服气,对未来有憧憬,如果人格魅力再强一些,你就可以“画饼”了,还真能牢牢忽悠住不少人。  

邵大帅早年在天德军中当队正,以射术起家,但背上一杆陌刀也使得虎虎生风,砍人不在话下。  

今日在战场上显露了多年前赖以成名的射术,消息传回去之后,人人敬服。更有人绘声绘色讲了大帅如何奚落朱全忠之事,闻者无不大笑,士气不知不觉间提升了很多。  

“大帅今日大振我军声威,然老夫恳请大帅日后万勿亲身犯险。”河清县城内,高仁厚带着一众将领前来拜见。  

“诸葛武侯一生谨慎,但也行险北伐。”邵树德坐在桌案后,笑道:“罢了,日后便将立功的机会让给儿郎们。”  

高仁厚松了一口气。  

从西北营垒冲出来“救驾”的杨亮也松了一口气。  

邵树德勉励了一番杨亮,最后道:“杨将军,速速回营吧,汴军多半要起报复,大战将起呢。”  

“遵命。”杨亮应道。  

“明日,我便在河清县,看看汴军到底是何章法。”邵树德昨夜在金仙观的女冠那里入道,今日复又神射,目前闲(贤)得很,便想着在另一个战场驰骋了。  

第二日,没有任何意外,汴军大营内放下数道壕桥,步骑出营列阵。  

他们的动作很快。  

骑军四散开来,数百骑一股,分布在四个角上,中间是一个足足四千人的步军大阵。  

大阵缓缓行至河清县北侧后,一分为二。一阵面向南侧河清县的方向,一阵面向西侧柏崖仓的方向。  

而在更远的西北营垒附近,则有大量车马行进着,看其型制,竟然是运粮车。车上堆满了层层叠叠的麻袋,但应该没有粮食在里面,莫不是沙土?  

粮车之内,是大队手持步弓、长枪的军士,两侧还有游骑远远散开。  

粮车行到地头后,环车为阵,跟在后面的夫子立刻开始挥舞锹镐,挖掘壕沟。  

邵树德与高仁厚登埤相望。  

“汴贼这是想攻杨将军的营垒。”高仁厚仔细看了看后,说道。  

“绞车弩可能射到贼军?”邵树德看了看距离,问道。  

他显然是指在河清县北列阵的汴军步卒。  

“不够。”高仁厚道:“战前试射过,不够。汴贼也是老于兵事的,不会给我军这种机会。”  

说完这个,高仁厚躬身行礼道:“大帅,末将要调动兵马出城了。”  

“高将军既为招讨使,自可一言而决,我就在这看着。”邵树德说道。  

高仁厚又行了一礼,下楼布置去了。  

很快,城门大开,吊桥放下,两百蕃骑冲了出去。  

邵树德若有明悟。  

柏乡之战,晋、梁大军对峙,晋军其实没有信心,周德威的判断是一旦让梁军造好浮桥,七万余大军渡河完毕,晋军是打不过的,将被全歼。  

于是抓住梁军自大且急于求战的心理,将其引到了鄗邑附近,屯驻于此的晋军立刻全军出城。  

三万晋军、三万成德军、五千义武军于旷野之中列阵,三万梁军、一万魏博军、三万五千藩镇兵亦全军列阵。  

梁军远道而来,晋军却以逸待劳。李存勖想攻,却觉得没把握打赢,周德威劝继续等。  

及至傍晚,梁军一天没吃饭,人困马乏,皆有退意。晋军趁势发动进攻,大胜。  

高仁厚不知道柏乡之战,但道理却是懂的。  

看他派了两百蕃骑出去之后,便围着汴军骚扰。汴军出动骑卒驱赶,蕃骑退走,不过很快又兜了回来。  

一个时辰后,天德军那一千骑卒也被派了出去。  

邵树德让人搬来交椅,煮好茶,静静地看着城下。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