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晚唐浮生 > 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

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的地则是下游河清县的蓼坞码头。  

国朝漕运的原则,就是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盖因每条水系的水文情况大不相同,航行在上面的船只都是特别设计的。从潼关到河阴仓这一段,使用朝廷转运院的船只和水手,绝对没错。  

陕州河运院的转运使名叫韦念,在与匆匆赶来的虢州刺史黄滔会晤之后,立刻就行动了起来。  

水手、船工人领赏钱一缗、绢两匹、麦两斛,士气大振。  

给谁干活不是干啊?朝廷不发钱,难不成大伙全饿死?  

“诸位都是老于任事的干练之才,多余的话我也不想说了。这五万斛军粮,尽快运到蓼坞码头,卸货存放起来。”裴念找来了转运院的佐贰官员及杂任,神情严肃地说道。  

“官人,蓼坞地方不大,有个小仓,最多只能存三万斛。而今多雨,若无正仓存放,多出来的两万斛怕是要霉烂了。”很快,一名杂任吏员提醒道。  

“先运过去再说。”裴念烦躁地说道:“每运一趟都有赏,你管他够不够存放,咱们只管运。想想一家老小,都指望你拿回去的赏赐过活呢。便是中途出了事,虢州黄使君说了,州中出钱发抚恤,按衙军战死计,家人月领粮赐一斛,直领十年。”  

“官人,从渭口到蓼坞这一段,两岸山势高耸,纤道艰险,往常一直都是河中、陕虢出运丁、纤夫,而今…”  

“回城之时自有人安排。”裴念不耐烦地说道:“赶紧动身。军情紧急,晚了咱们怕是都落不了好。多运一次就多领一次赏,还犹豫什么?”  

“既如此,某无话了,这便动身。”  

“官人有令,自当遵从。”  

“家里都揭不开锅了,灵武郡王愿意用咱们,也是好事。”  

众人纷纷应道,随后便散去,各自召集人手不提。  

裴念松了一口气,随即他又想起一事,顿时有些着急。  

跟着黄滔一起过来的夏军使者,还让他多找一些木工,打造简易火船,阻挡汴军水师往上游进发,阻断航运。  

国朝水师,型制不少,但大体上遵循两汉以来的旧制,分楼船、艨艟、斗舰、走舸、游艇和海鹘六种。  

黄河上楼船很少,汴军水师装备最多的是战舰和蒙冲。  

“战舰,船舷上设中墙,半身墙下开掣棹孔,舷五尺,又建棚与女墙齐棚上,又建女墙重列战格,人无覆背,前后左右,树牙旗、幡帜、金鼓,战船也。”  

“蒙冲,以犀革蒙覆其背,两相开掣棹孔,前後左右开弩窗矛穴,敌不得近,矢石不能败,此不用大船,务于速进,以乘人之不备,非战船也。”  

军舰的动力有两种,即桨和帆,这与漕船大不相同。  

漕船基本可以认为是无动力的,因为体型较小,以撑篙来控制船只行进方向。遇到危险航段、逆流而上时也需要纤夫拉纤。  

但军舰是有动力的,通过“棹孔”划桨,船上也装有风帆。而且机动性较强,绝大多数时候无需拉纤。  

船用武器有通过弩窗投射的弩矢,有通过矛穴刺击的长枪,有击打武器拍杆,还配备有近战搏杀的军士,漕船遇到它们基本一两下就被打沉了,没有任何悬念。  

除了水流特别湍急的地方,汴军水师可能不愿冒险前往之外,他们在这条大河之上,绝对是制霸全局的存在。  

从渭口、陕州等地往下游运粮,说实话挺扎眼的。一旦为汴军发觉,水师划桨逆流而上,这些漕船一条都跑不掉。  

临时准备一些火船,也是无奈之举。至于能不能起到阻遏作用,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这一趟,可真是搏命之行啊。”裴念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脸色有些苍白。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