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晚唐浮生 > 第八章 抉择

第八章 抉择(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丰狐难脱于重环,狡兔莫遗于三窟。  

就在地斤泽草原上诸军进行讲武、田猎的时候,云州之战,也进行到了关键时刻。  

河东六万多大军,围城猛攻,日夜不辍。  

大同军一万五千余人,坚守城池,如狂风暴雨中的雏菊一般,随时可能七零八落。  

同州朝邑县以东的大荔国故王城,大群民夫正在清理地面,准备修建军营。  

义从军主力已经进入同州地界。  

他们一路穿州过县。每至一地,都能引起大群百姓的围观。  

关中的民风、气候,与关北迥然不同。  

横山都的军士来过好几次了,没什么稀奇的,但青唐都的军士就来过一次,行军途中,总是不自觉用眼角余光观察附近风光,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这天傍晚,大军在朝邑县宿营。游骑急急忙忙冲了进来,报告:渭北节度使任遇吉要亲来劳军。  

军官们顿时忙活了起来。军使没藏结明传令各营,要“军容整肃”。  

底下人怎么理解这个军容整肃呢?  

当天晚上,城内的老百姓遭大殃了,家家户户帮着洗军服,有破损的也要缝补。  

至于军士们,则换上了随身携带的另一套驼毛军服穿上。  

也有没带第二套军服的,有人尝试着将衣服反穿,有人打算穿湿衣服,反正这会是夏天,一晚上也干得差不多了。  

毬场内炊烟袅袅,士兵们往陶罐里扔肉脯和野菜,香气扑鼻。  

“卫将军高升了,新副使是何人?”等着用晚饭的时候,军士们开始闲聊。  

卫将军就是卫鼎利,平夏党项出身,之前在义从军担任副使。  

“听闻是来个汉人,以后咱们都的事都可以找他。”一名队正模样的小军官说道。  

“汉人管青唐都?”  

“之前不就是党项人在管么?”  

“他会吐蕃语么?”  

“你看看你的样子,不说话有人觉得你是吐蕃人吗?”  

“我官话说不好。”  

军士们七嘴八舌地聊着,气氛热烈。  

对汉人来当他们上司,肯定有人不满,但绝对不是他们这些大头兵和底层军官。  

再者,听横山都的人讲,这几年大帅一直在整顿义从军,因为这支军队的“出身有问题”,不是嫡系,也不知道真假。  

但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横山都不少立过战功的将士都调到其他部伍了,然后又从铁林军内调了一些老兵过来填补缺口。  

简而言之,横山都已不全是横山党项山民了。  

“白将军来了。”有人喊了一声,很快所有人坐直,不再窃窃私语。  

升任都虞候的白珪在亲兵的簇拥下,巡视了一圈军营。  

说是军营,其实就是个毬场,而且还容纳不下所有人。不少军士就住在城外,能在毬场上躺着的都是运道不错的了。  

随手让人纠正了几个小问题后,白珪最后吩咐了一句:“明日任帅和高副使一同前来,全军至城外列阵,军威须得雄壮,尔等谨记。”  

众人自然连声应是。  

第二日一大早,义从军八千人开到城外列阵,左厢横山都、右厢青唐都,皆盔甲明亮,刀枪齐备,士气高昂。  

新任渭北节度使任遇吉代表同州幕府,给义从军送来了酒三百坛、牛羊两千只。  

陪他一起来的还有位老将,即新上任的义从军副使高仁厚。  

“末将参见军使。”虽然是当过节度使的人,但高仁厚心态摆得很正,直接向没藏结明行礼。  

“高副使。”没藏结明回了一礼。  

“大帅遣我带来了军令。”高仁厚脸色一正,将牒文交到没藏结明手上。  

任遇吉在一旁饶有兴致地审视着两人,老职业病了。  

没藏结明仔细检查了密封情况,确认无误之后,方才拆开阅览。  

良久之后,他的神色又是兴奋又是担忧。  

见两人都看着他,便道:“大帅令我部整备器械、粮草,做好移屯华州的准备。”  

高仁厚有些愕然,任遇吉则一点意外的表情都没有。  

早晚有这么一天的,或早或晚罢了。  

他已经可以确定,大帅在思虑良久之后,终于下定了决心,放弃入蜀,向中原用兵。  

这个决心可不好下啊!  

攻拔蜀地,可得大量人口、财货。成强秦之势是不可能的,因为秦国可以轻松利用蜀地的粮食,但自地震令汉水改道之后,无论是西魏还是北周,都无法利用蜀地的粮食了,钱帛的运输成本也剧增,价值大打折扣。  

但不管怎么说,蜀地富庶,攻之仍然是有利可图的。  

若大帅的嫡长子再大个十五岁以上,或许南下蜀中是最好的选择。  

但大帅担心有人自立,这就没办法了,这年头风气就这样。  

没藏结明也看出来了。虽然他是党项人,但这些年在妹夫的劝说下学习不辍,读了不少书,也经常让聘请的汉人幕僚讲史,对如今朔方军的战略有清晰的认识。  

简而言之,大战略就两个方向,入蜀还是向中原用兵?  

他是支持入蜀的。  

先易后难,先控蜀地,得其财货,以养西北劲兵,然后再收服金商,东出潼关,攻王重盈父子,占领河中、陕虢。  

这事得劝一劝大帅!  

高仁厚在愕然之后便没什么表情了。  

事实上攻蜀,注定与他没什么关系,他也不会得到重回蜀地的机会,除非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