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 第881章 持久战

第881章 持久战(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阿布赛克笑了笑继续道。  

“我最近在想,要不要给前线的将士们也送一些过去。”  

瓦迪亚闻言一愣,迟疑说道。  

“这…有些不太妥当吧。”  

阿布赛克笑着道。  

“没什么不太妥当,我们的战士都是人,又不是机器,光让他们活着是不够的,也得重视一下他们的心理健康嘛。”  

瓦迪亚:“可是…我担心这么做会影响他们的战斗效率。”  

阿布赛克忽然整了整脸上的神色,看着自己的内务委员道。  

“瓦迪亚先生,你蹲过战壕吗?”  

瓦迪亚连忙摇头,如实回答。  

“没有…”  

“我是蹲过的,”将目光投向窗外,阿布赛克眯了眯眼睛,“那地方简直就是地狱,一丁点儿细微的动静都能让你绷紧神经。在里面待两个月出来,我敢保证,你就是站在你亲妈的面前,她都未必认得出你。”  

送一批猫到前线去,倒不是阿布赛克拍拍脑袋想出的主意。他之前咨询过联盟的人,听闻其他地方是有这个先例的。  

待在战壕里的士兵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没有个精神寄托,时间长了很容易憋出心理问题。  

事实上,联盟的军官很早以前就和他们反映过这个情况,建议他们至少给每支百人队配备一名“指导员”,有条件的话最好配备到十人队这一级。  

这件事儿他确实在做,不过指导员的培训需要时间,而且涉及到整个体系改革的事情也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  

相比之下,送一批猫到前线倒是个不错的应急办法。  

况且有只猫抓老鼠也好。  

那种死人堆里简直是老鼠的重灾区,他最早拥有的两双皮靴就是老鼠咬坏的,害得他一到下雨天脚就泡在水里。  

如果当年阿赖扬能把他们这些弟兄当个人,他们也不至于揭竿而起了。  

就当是收买人心,这点钱花的也是不亏的。  

“…猫这东西繁殖快,价格也不贵,你就按我说的去安排好了。”  

见大统领已经有了主意,瓦迪亚也不再劝阻,心中哭笑不得地点头。  

“是!”  

随着天都的保卫战落下帷幕,西岚伪帝国与婆罗行省诸国的战争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交战双方以及幕后的棋手都彻底抛弃了“速战速决”的幻想,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先是阿克巴皇帝颁布动员诏书和讨贼檄文,细数婆罗国叛军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十二条罪状,并怒斥阿布塞克惹得天怒人怨,招致天谴,誓言要从狮州、狗州两地动员一百万大军斩杀仇寇。  

紧接着婆罗国这边也不甘示弱,先是罗列伪帝罪状十三条,接着又废除了旧帝国与军团关于西帆港的协议,再次动员六十万预备役,誓要与军团决战到底。  

之所以只动员六十万,倒不是因为婆罗国人力池见底,而是阿布赛克还有别的图谋。  

由于婆罗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及在前线取得的胜利,让之前对投资婆罗国产业存在顾虑的产业主们都纷纷改变了观念。  

银月教派派来的牧师们便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那些受到银月湾商人资助的牧师虽然确实是奔着传播银月女神的福音来的,但并不仅仅是做慈善和传教,顺带着也会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营商环境。  

毕竟他们拿的善款也不是白嫖来的。  

背后的金主若是想盖一座教堂,他们当然得花点心思留意一下当地是否具备能够“让种子萌发”的土壤。  

这就好像是投石问路。  

毕竟宗教本身也是商业模式的一种,而且是最高明的商业模式之一。  

除去银月湾的商人之外,之前在对猛犸国的投资中获得了不错收益的联盟产业主们,也对这块没有异种侵扰的风水宝地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当地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而且有红土保证当地人“生存成本”的下限,再没有比这里更适合开工厂的地方了。  

尤其是劳动力密集的工厂。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金加仑港、薯条港以及油条港的商人。  

尤其是月族人行商。  

虽然巫驼深深的伤害了他们的感情,但他们对故土还是有些感情的。  

况且之前亚努什恢复月族人的名誉,在月族人的群体中也为天王军赢得了不少好感。  

哪怕阿布赛克为首的革新派军官和天王军进行了切割,也并没有影响这份好感的继承。  

反而因为洗白了所有的黑点,导致那些革新派军官们在月族人的眼中更好了。  

手上握着这么多张牌,就算是一头猪也不会打的太烂。  

阿布赛克显然还不至于蠢到连猪都不如,一眼便看出了这其中的机会。  

因此比起将所有的年轻人都动员到前线,他自然是更倾向于把他们引导到工厂里去干活儿。  

于是乎,在参考了联盟的建议之后,阿布赛克将位于婆罗行省中部的白象城划为中部工业区,投入足足三分之一的财政预算在当地修建铁路以及电网,同时重点发展炼钢、化工以及重型机械制造等等重工业,以期未来能和虎州、豹州以及罗威尔州的工业区形成互补。  

相对于婆罗国脆弱的农耕经济而言,这无疑是一项宏伟的工程。  

但如果这项计划能够实现,当地幸存者说不定真有希望点燃工业的火苗,摆脱连自行车都得从金加仑港进口的窘迫状况。  

而这对于联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