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讨逆 > 第1382章 四处下注

第1382章 四处下注(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甲印。  

孙老二摇头,「换了咱在老狗的身边,怕是也难忍。对了,殿下那边可有消息?」  

「说是在筹备南下。」韩石头说道:「殿下若是能灭了石逆,那便是众望所归,中兴大唐。」  

「中兴帝王,那可是仅次于开国帝王的存在啊!」孙老二很是欢喜。  

「国丈在关中的人手可否弄些来蜀地?」皇帝和杨松成在一起喝茶。  

杨松成面色平静,「陛下不知,那孽种的人马进了关中后,对关中看守颇严。特别是往蜀地的方向......」」  

皇帝随意说了几句话便说乏了。  

「臣告退。」  

出了皇帝驻地,外面淳于山等人在等候。「可是有事?」  

杨松成冷笑道:「他想要杨氏的人手,真当老夫是傻子不成?」  

郑琦说道:「那便不给。」「不。」杨松成摇头,「要给。」郑琦:「....」  

「所有人都能回关中,唯有老夫不能。」杨松成说道:「老夫与那个孽种多次交手,彼此之间的仇恨无法解开。既然如此,好歹,得给陛下聚聚人气。」  

「不过此刻不会给他。」杨松成说道:「再有......千年杨氏,不能在老夫的手中覆灭了。」  

他看了一眼淳于山,二人都和李玄有过恩怨。「老夫不会去关中。」淳于山说道。  

「好。」杨松成说道:「老夫已经去信家中,令大郎接手杨氏。」  

这是世家门阀应对危机之道。淳于山说道:「老夫也是如此。」  

杨松成的大儿子是杨新相,次子却死于卫王之手。淳于山的大儿子是淳于典,  

此刻便在关中。  

「曹先生,杨氏来了。」  

曹颖满头雾水的接到消息,带着人出了皇城。皇城外,  

杨新相恭谨的行礼,「得知殿下将率军南下平叛,杨氏感佩不已。老夫无能,不能为殿下厮杀,唯有这点心意。」  

他指指身后。车队浩荡。大车上装满了粮食。  

曹颖眯着眼,「老夫需请示殿下。」「又有车队来了。」  

这次来的是淳于氏的车队,新任家主淳于典带队。「这是淳于氏的一点心意。」  

长安人都看到了,啧啧称奇。  

「原先他们和秦王是对头,颍川杨氏更是被殿下羞辱,这是.....反转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啊!」「那么多粮食。」  

「殿下,关中整编了四万人马。」  

张栩的动作很快,从那些脱籍的人口中招募了四万勇士,如今正在操练。  

「好!」  

这不只是多了四万人马的好处,而且还有象征意义。李玄很是欢喜,「嘉奖曹颖。另外,把消息传到各处。」  

这是个风向标,告知世人:关中臣服了。包冬最擅长这等忽悠,当即带着人出发了。「殿下,长安来人请见。」  

曹颖的使者来了。  

「殿下,杨氏与淳于氏的家主都换了。」「哦!」李玄讥诮的道:「当初的胆子呢?」  

「杨氏与淳于氏献了大批粮草,随后不少大族纷纷跟风。如今长安粮草堆积颇多。」  

使者说道:「曹先生不敢擅作主张,令下官来请示殿下。」  

「当初伪帝若是能有粮草,也不会强令窦重出关与石逆决战。缺粮以至于窦重兵败,伪帝遁逃。如今,这些人却主动献粮,真是令人欷歔啊!」  

韩纪叹道。  

赫连荣说道:「此一时,彼一时。此刻殿下声势浩荡,如大潮不可阻挡。世家大族能存世数百年,乃至于上千年,靠的可不只是钱财,而是脑子,以及取舍。」  

韩纪点头,「先换家主,随后献粮,这不但是示弱,更是臣服的姿态。想来,献粮是在皇城之前人最多的时候。」  

使者说道:「正是。」这便是鼓动舆论。看呐!  

杨氏和淳于氏认栽了,愿意臣服秦王,而且主动献粮。  

伸手不打笑脸人啊!  

赫连荣问道:「这批钱粮可要收下?」收了,便是承认杨氏和淳于氏的站队。「孤想到了一个故事。」  

李玄把手中的文书搁下,说起了故事。老板说故事,众人自然要仔细听。  

使者见秦王不避开自己,心中大喜。  

「远古有汉朝,数百年后,汉朝衰微,有崛起,魏蜀吴。有诸葛氏见状惆怅,不知当投靠哪一方。后来便想到了一个好法子......令三个儿子一人去投一方。」  

——李玄把诸葛氏的故事改了一番,比如说把在曹魏的族弟诸葛诞说成了亲兄弟,不过大体还保持着格局。  

「好手段!」韩纪赞道:「这等布局了得,不过,这三个儿子必须都是人杰。」  

可不是。  

诸葛氏三子可都了不得。  

「杨氏与淳于氏和孤玩这一手......」当诛!  

使者几乎想说出这句话。但拼命忍住了。  

「那孤若是不收,岂不是愧对杨松成与淳于山?」李玄笑道:「告知曹颖,收了。  

「是!」使者告退。  

韩纪说道:「不收,舆论会不好听,说殿下不能容人。」  

李玄摇头,「孤何曾在意这个?」「那.....」.韩纪不解。  

李玄也不解释。  

晚些,他处置好了公事,起身活动身体。  

「殿下。」姜鹤儿好奇心重,忍不住问道:「那诸葛氏三子后来如何了?」  

「你最聪明!」李玄笑道。「蜀国灭。」「吴国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