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讨逆 > 第957章 北疆的未来

第957章 北疆的未来(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  

韩纪担心这个暴躁的少女会动手,“要不,给郎君弄杯茶水吧!”  

“也是!”  

姜鹤儿去寻地方泡茶。  

总算是走了。  

韩纪眼中闪过兴奋之色,心想,借此机会,若是能拿下州学的几个教授,再把刺头挑出来,几年后,就能把州学化为北疆官员的摇篮。  

“最开始,文字记录在龟甲和兽骨之上。那时候乌龟多不胜数,兽类也遍地皆是,于是,学问便这么积累了下来。等到了发明纸张之后,学问就开始普及了。”  

甲骨文的时代,能读书的都不简单。  

而纸张时代,读书人的出身再度往下调整了一番。  

也就是说,知识的传播和读书成本有着直接关系。  

读书成本低,那么读书人就多。  

另一个世界,相对廉价的纸张,和大规模培养师资力量这两项,成为了教育普及的催化剂。  

“当今,各州都有州学,州学每年都会选拔数名学子前去长安应试,中者寥寥。说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毫不为过。也就是说,州学绝大部分学生一生都与科举无缘。”  

一番话,把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发展说的清清楚楚的,又自然而然的把当下州学的处境分析的格外透彻。  

绝大部分学生此生都没法越过科举这一关!  

所以,锅,不能乱扔。  

“当然,是人都有侥幸心,觉着,哪怕我学业不佳,可说不得运气好考中了呢?就算是你有这等境遇,那么,我想问问,读书为何?”  

这个问题,被杨玄重新抛了回去,  

王厚笑了笑。  

然后心中一凛,觉得自己有些嘚瑟了,若是被杨玄顺势呵斥处置…  

他看了杨玄一眼。  

杨玄的目光,压根就不在他这里。  

而是看着…虚空!  

仿佛那里有无数莘莘学子在倾听他的讲话。  

一个王厚,对于他而言,就是一只虫子,不值当耗费心神去琢磨,甚至不值当去愤怒。  

“读书为何?”杨玄重复了一次问题,“读书,首要明理。”  

也就是树立正确的三观。  

“读书,要读出用处。每个读书人想来第一个念头便是,我读书,是为了做人上人,是为了做官,这一点,无可厚非。”  

王厚笑了笑,举起手。  

“说!”  

杨玄颔首。  

王厚说道:“可如今出仕一途被断,我等无可奈何。”  

“是啊!如今长安不许北疆籍贯的学生参加科举,咱们读书为何?”  

杨玄压压手,等安静后,继续说道:“读书,当立志。也就是说,你等为何想为官?是为了钱财,是为了做人上人,可有为国为民之心?”  

学生们默然。  

“嗯?”  

杨玄轻哼一声,“读书,只为一家一姓牟利,只为自己牟利,只为自己的一己之私奔忙,这样的学生,要来何用?”  

他说的平静,可这话,却宛若惊雷。  

“郎君!”  

姜鹤儿端着一杯热茶来了…天知道她是从哪弄来的。  

杨玄接过,喝了一口,润润喉咙,觉得这个秘书果然好用。  

姜鹤儿飞快的看了学生们一眼,有些眼巴巴的期盼着…谁要动手呀!  

赶紧吧!  

“一门心思奔着科举而去,有谁想过立足于当下,立足于北疆?”  

“你等若是一心为国也就罢了,那么便是我耽误了你等的报国之路。可当下的大唐,最大的威胁在何处?便在北疆,便是北辽。  

读书人为官为何?当报效国家。而国家大难在北辽,那么,你等一门心思去长安作甚?”  

杨玄随手指着一个学生,“你来说说。”  

学生支支吾吾。  

“你不敢说,不外乎便是长安认为杨某乃是叛逆,你不屑于为杨某效力。”  

学生闹腾,根子还是杨玄。他们觉得是杨玄断了他们的青云大道。  

杨逆!  

这个词,想来私下被他们提及无数次。  

“北疆敞开大门,广迎天下英才,对于我北疆的学子,更是翘首以盼。  

做人要踏实,要厚道。出仕北疆不好吗?能为大唐抵御强敌不好吗?非得要去长安搅混水,非得要去长安,去滚入那个酱缸中才肯罢休”  

韩纪听的眉飞色舞,“郎君这番话,堪称是振聋发聩啊!”  

“什么叫做逆?长安说杨某是逆贼,可有谁能说说,我逆在何处?”  

这是个为自己洗刷名声的好机会,杨玄火力全开。  

“在长安,帝王与世家门阀明争暗斗,蝇营狗苟。我执掌北疆之后,长安想把我北疆军民卷入这场争斗中。他们甚至不顾北辽的威胁,想派些庸才来执掌北疆。一旦如了他们的愿,北疆会如何?”  

“会毁灭!”  

一个学生抬头,目光炯炯的道。  

我以为,豪强子弟都仇视自己,看来,我错了…杨玄心中生出了一抹喜悦。  

“对,会毁灭,可长安为何不在乎?”杨玄指着长安方向,“只因在他们的眼中,天下,只是为自己攫取利益的工具。  

北疆沦陷又如何?只要能延续自家的荣华富贵,就算是天下沦陷,他们也毫不在乎!不过是,重新换个主人罢了!”  

轰隆!  

这话仿佛晴天霹雳!  

王厚面色涨红,“国公此言却偏颇了。”  

可至少三成学生抬起头,第一次用认真的姿态看着杨玄,甚至是有些迫不及待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