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讨逆 > 第733章 贪婪便是原罪

第733章 贪婪便是原罪(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一车车粮食在粮店的前面亮个相,随即卸货。  

“货真价实!”伙计打开一个袋子,里面都是粮食。  

“每家每户限量购买。”一个军士喊道:“按照户籍,每户买了登记。”  

有人问道:“买二次呢?”  

“看看那里。”军士指指边上,十余男子正在烈日下暴晒,“回头修葺城头一个月!谁想学他们,只管来!”  

“不来不来!”  

一个月,家里的活不用干了!  

得不偿失。  

“杨狗又运来粮食了!”  

正在聚会的豪强们愕然。  

“怎么办?”  

“再不卖,百姓买够了粮食,咱们的粮食卖给谁去?”  

“是啊!”  

“静静!”  

孙贤喊道,等众人安静下来后,说道:“降价三成,咱们可能承受?”  

众人默然。  

田地里每年都会长出粮食来,每年他们都会把接近保存期的粮食拿出来贩卖,每一年这些收益几乎都是固定的。  

少了三成,家中的不少开销都会受影响。  

孙贤说道:“既然如此,咱们看着,看杨狗能弄多少粮食来。耶耶就不信了!”  

“好!”  

每个人都有侥幸心。  

兴许杨狗最多能坚持一天。  

明日,一切照常。  

太阳会照常升起,佃户们照常会老老实实地为自己种地,粮价照常会恢复原状,自己的日子依照常富贵绵长。  

孙贤说道:“神灵只护佑聪明人,聪明人才会成为有钱人,有钱人方能给神灵供奉,神灵也得吃喝不是?”  

众人点头。  

“而蠢笨的人会成为穷人,穷人没法奉养神灵,故而他们世代贫困。而我们,我们的富贵将会延续下去,千年万年。我等的儿孙,永远都会是人上人,富贵人。”  

有仆役送来酒水。  

孙彦举杯,“诸位,为了我等的富贵万年。”  

“在大唐,富贵的永远都是那么一群人。后来弄了科举,偶尔有百姓子弟鲤鱼跃龙门,成为人上人,可这等例子太少了些。”  

韩纪和杨玄在喝酒。  

就在韩家。  

杨玄喝了一口酒,韩颖端着一盘菜蔬进来,杨玄笑道:“差不多就行了,又不是外人!”  

韩颖低着头,“副使难得来。”  

“不是难得来,而是老韩抠门!”杨玄指指韩纪,二人相对一笑。  

杨玄问道:“可想寻什么样的夫君,你只管说。”  

韩颖微微抬头,神色平静,“奴未曾想这个。”  

杨玄摇摇头,却不好再劝。  

“这个女儿啊!让老夫头疼。”韩纪苦笑,“儿女都是债!”  

阿梁还小,以后应当会乖的吧…杨玄继续前面的话题,“读书要花钱,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书便是一个可望而不可求之事。  

什么百姓过了科举,实则那所谓的百姓也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只是出身普通罢了。”  

韩纪点头,“故而,穷的依旧穷,富的依旧富。”  

“不,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杨玄拿起一块肉干,下酒还是这个给力,“对于普通人而言,要想改变自己的出身,只有两条路,从军和读书。  

从军,那便是在千军万马中,用自己的性命去闯出一条路子来,成功的万中无一。  

且和目不识丁的他们相比,那些将门出身的子弟,那些权贵高官的子弟,那些…哪怕是地方豪强的子弟,更容易在军中升迁。”  

韩纪把一只筷子放在案几上,“如此,从军这条路被堵住了大半。”  

杨玄点头,“读书花销不小,虽说州县有官学,可官学能容纳多少人?就那点名额,平民子弟如何与当地豪强,当地的大小地主,以及商人子弟,官宦子弟争?  

最终官学成了当地上等人培养子弟的地方,百姓,依旧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韩纪眯着眼,“郎君一眼便看穿了隔在百姓和肉食者之间的屏障,老夫…”,他起身拱手,“受教了。”  

“何须如此!”杨玄微笑。  

“老夫想过大唐的各等弊端,比如说兼并土地,比如说官场昏暗…但郎君却一眼就看到了症结所在,读书!”  

韩纪的佩服是由衷,且喜不自禁,“世家门阀,权贵、地方豪强,这些肉食者为何能世代富贵?  

不是老夫吹嘘,在长安那些年,老夫也见过不少权贵,你要说那些人智谋如海,那只是笑话,许多人,蠢的令人不敢置信,比豕都蠢。”  

杨玄笑了笑,“蠢归蠢,但他们有个好处。”  

“什么?”  

“会投胎!”  

韩纪一怔,“这话,妙哉!”  

杨玄说道:“许多地方甚至人为设限,不给平民子弟读书,为何?”  

韩纪笑的刻薄,“那群豕都不如的蠢货,担心放开了这个口子,百姓就会顺着这个口子,一路青云直上。可天下的好处就那么多,他们自己都不够分,如何肯让人来分一杯羹?”  

“我把这叫做垄断!”杨玄喝了一口酒,“一个阶层为了垄断当下所能攫取的好处,去隔断上升到这个阶层的通道,这便是垄断。”  

“垄断。”韩纪笑道:“在老夫看来,这更像是贪婪!这群人,贪婪如兽类,如饕餮。”,他突然一怔,“郎君在太平,在陈州开办学堂,学生大多是平民子弟…”  

难道,郎君从那时开始便在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个问题吗?  

杨玄微微颔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