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讨逆 > 第134章 规矩

第134章 规矩(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王豆罗伸手,急促的道:“给老夫看看。”  

他仔细看了,和王豆香面面相觑。  

“哪来的?”  

刚喝了两碗热汤的丁忖此刻恢复了些,坐在边上,神色委顿中带着兴奋,“是杨郎君给的。”  

“谁?”  

“哪个杨郎君?”  

丁忖说道:“小娘子的那位县令。”  

王豆罗一拍案几,“他从何处得来的?”  

换做是旁人,早已狂喜过望。可王氏兄弟却要先核实来历。  

这便是世家大族和普通家族的区别。  

“杨郎君在国子监里看了不少书,学了冶炼之法。去了太平后缺少铁器。他便从那些人犯中寻出了些工匠一起琢磨,如今太平已经架起了炉子,测试过数次,出的都是上好的铁啊!”  

太平的炉子是架起来了,但一炉铁都没出。可太平是杨玄的地盘,谁能去验证?  

“好!”王豆罗再拍案几,满面红光的道:“淳于氏肆无忌惮对王氏下手,却不担心矿石被断绝,便是因为我王氏没有上等的冶炼之法。令人马上测试,若是能成,王氏与淳于氏主客异位矣!”  

王豆香却已经看出了些道道。他负责家中的产业管理,这几年王氏尝试冶炼便是他在总管。只是看了一遍,他就兴奋不已。  

“兄长,不差,绝对不差!”  

王豆罗知晓这位兄弟的本事,闻言不禁大喜,“好一个杨玄!”  

王豆香抚须,“当初在元州相遇,便是他救了仙儿,如今他给了这等精妙之术,更是让王氏能脱离目下的困境,兄长…”  

两兄弟相对一视,不禁大笑起来。  

丁忖说道:“二位郎君,杨郎君要些东西。”  

“说!”  

王豆香神采飞扬。  

“太平那边缺铁器,杨郎君想要些铁矿石自家冶炼,打造农具。”  

“给他!他要多少给他多少。”王豆香毫不犹豫的道:“半价给他,给他送过去!”  

王豆罗笑道:“那少年只要这些吗?”  

丁忖点头。  

王豆罗心中欢喜,举手拍了一下案几。  

被他几度摧残的案几倒塌。  

王豆香蹙眉,“家中案几不多了,兄长且好生养气吧。”  

王豆罗不满道:“这案几怕是偷工减料了,查!”  

管事低头忍笑,“是。”  

王氏兄弟当日畅饮,晚些,好东西流水般的送到了王仙儿那里。  

“这是为何?”王仙儿双手托腮,一双明眸中全是好奇。  

仆妇欠身笑道:“好教小娘子得知,今日二位郎君欢喜,说小娘子立下大功。”  

“我立下什么大功?”  

王仙儿越发的不解了。  

“说是那位杨郎君。”  

“杨玄吗?”王仙儿叹气,“他一去太平便没了消息,也不说给我写封信。”  

仆妇脸颊微颤,心想就算是杨玄真写了信来你也得不到,会在二位郎君那里被拦截。  

王氏娇女,自然尊贵,岂可与外界私相授受。  

第二日,王豆罗春风得意的去了朝中。  

朝中风起云涌。  

言官们疯狂攻击卫王重创御史张忠苗的残暴行径。  

卫王一直对东宫虎视眈眈,所以是皇后和太子的大敌。一家四姓顺水推舟,一时间,卫王成了过街老鼠。  

就在这一片喊打喊杀中,几个御史的声音显得很微弱,但很坚定。  

——越王在长安对太子便是一个威胁!  

按照大唐的规矩,皇子到了就藩的年龄一律滚蛋,长安就留下年幼的皇子,以及皇储。  

可越王是皇后的心头肉啊!  

皇后和太子不吭气,御史开口便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这事儿越演越烈,以至于连年子悦这位‘客人’都知晓了。  

“大唐有些乱象。”年子悦给南周写信。  

写完信,大长腿张菁过来收了,随口问道:“公主可要出门吗?”  

年子悦摇头。  

“公主越发的识大体了。”张菁暗喜,给南周的书信中大赞公主的懂事。  

年子悦坐在那里,没好气的道:“那个人盯着马车不放,色眯眯的,我不喜欢。”  

身边的侍女说道:“公主这般美貌,连女子都会仰慕,那人自然不能免俗。”  

她们说的是如今负责监视年子悦的官员。  

“可有人就不会。”  

“公主说的是谁?”  

年子悦不语,脑海中浮现了那个少年的模样。  

想到那个少年投壶赢自己时的得意,她不禁皱皱鼻翼,“去投壶!”  

弹劾风潮越演越烈,左相却不吭声。  

卫王据闻在府中喝酒,扬言要打死几个蠢货。  

而越王却上疏,恳请就藩。  

看看,看看。  

和残暴的卫王相比,诚恳的越王是何等的识大体啊!  

皇后也难得去了梨园。  

梨园里,乐声不断。  

皇帝和贵妃坐在一起探讨曲子。  

“陛下,皇后求见。”  

“她来作甚?”皇帝神色平静。  

贵妃起身,“臣妾告退。”  

正宫娘子来了,她避开就能少些纷争。  

皇帝点头。  

皇后进来,行礼后说道:“陛下,外朝攻讦不断,三郎越发难以自处了。那些御史可否管管?”  

这话不大客气,显然皇后也看出来了,此次弹劾风潮中有皇帝的暗示。  

她觉得这会是一次绵长的相持,可皇帝却爽快的道:“此事却有些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