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9章 你看这船像不像坦克?(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行后续实验艇建造和试验的时间段。
海军同志这种特殊的要求,正好和这些实验艇的情况基本一致。毕竟现在的实验艇受限于动力,都搞不大,不过几吨十几吨倒是没啥问题。
“诶,气垫艇…对对对,怎么把这东西忘记了!这玩意儿水陆两用,管你是礁盘海滩还是海水,都能通过!”
“对啊,直接就能把东西送到点上!要是真的实用了,对于加固设施有很大作用啊。”
“就说这之前决定搞一搞气垫船是对的嘛,你看,这不就用上了!”
同志们越说越高兴,然后海军的同志来了一句:“气垫船不能用于高海况,同时续航很有限,过不去的。”
他们也不是没考虑过气垫船,但是这东西的缺点实在是太过突出,压根过不去。
“啊这…”
同志们有点卡壳,船舶院的同志们也有点抓瞎,光想着优点,忘记缺点了。
“那…搞个大的?有几百公里续航的那种?”这是他们能想到的办法,参数不够,那就把参数推上去!
防工委总工摇了摇头:“技术难度太大了,你们自己应该都能估计得到,先不说搞得出来不,就算是搞出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去咯,来不及。”
要是能短期搞出来,他绝对是举双手赞成,毕竟真有几百公里续航,那能用的地方可就那啥了,可惜科学规律还是要遵守的,从小到大,绝不是简单放大而已。
“噗嗤!”会场里突然传来一声轻笑,估计是有同志忍不住了。
大家有些生气,哪位同志啊,怎么还笑上了?
人们把眼睛转过去一看,不生气了。
振东同志!是他在笑。
防工委领导乐呵起来,别人笑可能有一万种理由,但是高振东笑大概只有一种——他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找到角度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办法还是挺天马行空但是又容易实现的那种。
“振东同志,你有什么想法,说说。”领导乐呵呵的弹了弹烟灰。
高振东点点头:“现在的气垫船是不是只有几十吨重?水陆两栖?”
船舶院的同志点点头:“是的。”
虽然这东西是东北的同志在搞,但是他们也是参加了方案论证等相关工作的。
高振东笑得更厉害了:“是不是比水陆坦克大不出去太多?”
虽然现在的登陆艇多大他不知道,但是我国第一型军用全垫升气垫船多大他是知道的。
10多米长,总重16吨,载重2吨,还真就比一辆水陆坦克大不出去太多。
别说第一型,就连真正能用的第二个型号,也不过27米长,14米宽,总重65吨,载重15吨,要说有特别大,也不至于。
“水陆坦克?这…嗨!!!!”船舶院的同志恍然大悟,还得是高总工这脑袋灵活。
海军的同志也回过味儿来:“你的意思是,找个坦克登陆艇拖着,到最后一点距离再放下去?”
防工委领导也很难绷,这个办法真是土得不得了,但是简单方便,实现起来也不难,难怪他笑得这么厉害,换我我也笑。
其他同志看着高振东,光顾着琢磨这同志的脑袋是怎么长的去了。
高振东点点头:“最简单、快捷、应急的办法,肯定是这样,不过想要用得好,那还得整条大船,不过那是日后的事情了。”
你要说这个,俺海军的同志可就不困了。
“振东同志,说说,深入说说!”
说说也好,把种子埋下去。
高振东点点头:“现在中型登陆舰不是搞得差不多了嘛,在中型登陆舰的基础上,把船头、舱门和跳板改一改,顶着登陆舰的登陆甲板尺寸设计一个13米左右宽度的、大一点的气垫船,载重提高到10吨以上,我算过,中登的货舱是能装下至少两条以上这种气垫船的,再加上中登的尾部的直升机甲板,这东西能完全满足岛礁之间的运输补给的所有要求。这是第一步…”
改船头这一坨会对船只航速等航行性能产生影响,不过这个问题不大,就是特型舰,对性能的要求不在航速上。
仅仅是第一步,就已经让海军的同志两眼放光,他们不是傻子,这东西的前景,根本就不只是用于岛礁之间的运输补给!
“第二步!说第二步!”海军这头急得不行。第一步这个看起来的确差点儿意思。
“第二步,那就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最急的事情是用不上的,来不及,不过也很有用就是了。搞能直接运一辆坦克或者两辆以上装甲车的大型气垫船,搞新型两栖船坞登陆舰,将船坞舱门放到尾部,加大舰面的直升机平台和直升机库,可同时起降多架直升机,能用最快的速度部署一个营的兵力。这东西登陆可以、维持存在可以、对峙也可以、救灾和人道主义救援也很好用。”
高振东自己说得都激动起来了,这条船,可是我们第一艘真正的万吨以上作战舰只。
“这个很难吧?”海军的同志道。
高振东点点头:“是很难,想要实现,估计得几十年。”
这可不是一条船的问题,那是直升机、气垫船等很多很多套独立的大型设备的综合成果。
“几十年,那恐怕赶不上…”
“赶不赶得上,总之这个是有用的就行。”高振东笑道。
对啊,难道最重要的任务完成了就没其他任务了?
“嗯,
海军同志这种特殊的要求,正好和这些实验艇的情况基本一致。毕竟现在的实验艇受限于动力,都搞不大,不过几吨十几吨倒是没啥问题。
“诶,气垫艇…对对对,怎么把这东西忘记了!这玩意儿水陆两用,管你是礁盘海滩还是海水,都能通过!”
“对啊,直接就能把东西送到点上!要是真的实用了,对于加固设施有很大作用啊。”
“就说这之前决定搞一搞气垫船是对的嘛,你看,这不就用上了!”
同志们越说越高兴,然后海军的同志来了一句:“气垫船不能用于高海况,同时续航很有限,过不去的。”
他们也不是没考虑过气垫船,但是这东西的缺点实在是太过突出,压根过不去。
“啊这…”
同志们有点卡壳,船舶院的同志们也有点抓瞎,光想着优点,忘记缺点了。
“那…搞个大的?有几百公里续航的那种?”这是他们能想到的办法,参数不够,那就把参数推上去!
防工委总工摇了摇头:“技术难度太大了,你们自己应该都能估计得到,先不说搞得出来不,就算是搞出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去咯,来不及。”
要是能短期搞出来,他绝对是举双手赞成,毕竟真有几百公里续航,那能用的地方可就那啥了,可惜科学规律还是要遵守的,从小到大,绝不是简单放大而已。
“噗嗤!”会场里突然传来一声轻笑,估计是有同志忍不住了。
大家有些生气,哪位同志啊,怎么还笑上了?
人们把眼睛转过去一看,不生气了。
振东同志!是他在笑。
防工委领导乐呵起来,别人笑可能有一万种理由,但是高振东笑大概只有一种——他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找到角度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办法还是挺天马行空但是又容易实现的那种。
“振东同志,你有什么想法,说说。”领导乐呵呵的弹了弹烟灰。
高振东点点头:“现在的气垫船是不是只有几十吨重?水陆两栖?”
船舶院的同志点点头:“是的。”
虽然这东西是东北的同志在搞,但是他们也是参加了方案论证等相关工作的。
高振东笑得更厉害了:“是不是比水陆坦克大不出去太多?”
虽然现在的登陆艇多大他不知道,但是我国第一型军用全垫升气垫船多大他是知道的。
10多米长,总重16吨,载重2吨,还真就比一辆水陆坦克大不出去太多。
别说第一型,就连真正能用的第二个型号,也不过27米长,14米宽,总重65吨,载重15吨,要说有特别大,也不至于。
“水陆坦克?这…嗨!!!!”船舶院的同志恍然大悟,还得是高总工这脑袋灵活。
海军的同志也回过味儿来:“你的意思是,找个坦克登陆艇拖着,到最后一点距离再放下去?”
防工委领导也很难绷,这个办法真是土得不得了,但是简单方便,实现起来也不难,难怪他笑得这么厉害,换我我也笑。
其他同志看着高振东,光顾着琢磨这同志的脑袋是怎么长的去了。
高振东点点头:“最简单、快捷、应急的办法,肯定是这样,不过想要用得好,那还得整条大船,不过那是日后的事情了。”
你要说这个,俺海军的同志可就不困了。
“振东同志,说说,深入说说!”
说说也好,把种子埋下去。
高振东点点头:“现在中型登陆舰不是搞得差不多了嘛,在中型登陆舰的基础上,把船头、舱门和跳板改一改,顶着登陆舰的登陆甲板尺寸设计一个13米左右宽度的、大一点的气垫船,载重提高到10吨以上,我算过,中登的货舱是能装下至少两条以上这种气垫船的,再加上中登的尾部的直升机甲板,这东西能完全满足岛礁之间的运输补给的所有要求。这是第一步…”
改船头这一坨会对船只航速等航行性能产生影响,不过这个问题不大,就是特型舰,对性能的要求不在航速上。
仅仅是第一步,就已经让海军的同志两眼放光,他们不是傻子,这东西的前景,根本就不只是用于岛礁之间的运输补给!
“第二步!说第二步!”海军这头急得不行。第一步这个看起来的确差点儿意思。
“第二步,那就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最急的事情是用不上的,来不及,不过也很有用就是了。搞能直接运一辆坦克或者两辆以上装甲车的大型气垫船,搞新型两栖船坞登陆舰,将船坞舱门放到尾部,加大舰面的直升机平台和直升机库,可同时起降多架直升机,能用最快的速度部署一个营的兵力。这东西登陆可以、维持存在可以、对峙也可以、救灾和人道主义救援也很好用。”
高振东自己说得都激动起来了,这条船,可是我们第一艘真正的万吨以上作战舰只。
“这个很难吧?”海军的同志道。
高振东点点头:“是很难,想要实现,估计得几十年。”
这可不是一条船的问题,那是直升机、气垫船等很多很多套独立的大型设备的综合成果。
“几十年,那恐怕赶不上…”
“赶不赶得上,总之这个是有用的就行。”高振东笑道。
对啊,难道最重要的任务完成了就没其他任务了?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