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食仙主 > 第七十二章 辨伪

第七十二章 辨伪(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处都留了痕迹呢。”  

“有啊,每次都给你用上了。”  

裴液掀开薄被指了指:“那你看胸口这道斜的,这么明显。”  

屈忻瞥了一眼:“哦,这道是我故意留的。”  

“你会觉得这样比较有男子气概。”  

“我会.我什么时候觉得——”裴液瞪眼,“我什么时候给你表达过这种意思?”  

“好吧,是我觉得。”屈忻承认,停下了手上的活计,“怎么,不喜欢吗?”  

“.屈忻。”  

“嗯。”  

“我不是你的玩具。”  

纵然每次来这位小药君都要给他整点儿出其不意的事,但她确实是裴液拖着一身重伤时最信任的人。不过这保命人也马上就要离开了,日子定在后天的清早。  

还惦记着往博望寄东西的裴液自然不错过这个机会,虽然已经托付给少女许多,但越想就觉需要买的东西越多,尤其最重要的,他还想往回寄些银子。  

但手上那日从齐昭华处借来的是张五十两的银票,须得去找银庄兑一兑。  

或许是小动作被逮住,屈忻这次也没讨他的药费,裴液难得在她面前扬眉吐气一回,昂首阔步地走出了医楼。  

他其实还是不知道屈忻为什么要在自己身上做“装饰”,忽然又莫名警惕起来这少女是不是开始对自己有了好感,黑猫则答以“也许她只是看你不穿衣服的时候比较多”。  

天色已晚,裴液和小猫便暂且往修剑院而回。  

大多数时候,少年脑子里还是一直想着南金风私运的那些鳞怪,然而刚刚请教屈忻也无甚所得,京兆府那边递来消息,也说没找到其岸上行走的痕迹,不免令他更加苦恼。  

裴液想的还是上岸一事,此物从水域中莫名消失,极大可能是藏身到了岸上,这个推断自无问题。可是登陆涉岸岂有不留一点儿痕迹之理,难不成它还生了一双翅膀?  

裴液越发想不明白,只好寄希望明日京兆府能拿出些新的结果。  

修剑院里,两位院友依然过着仿佛永远不会变动的日子,而在两人眼里,这也只是少年又一个带着满身重伤回来的平常的夜晚。  

打过招呼回屋,一觉便是天明。  

翌日一早,裴液取出自己的小褡包,出门前他会把这些东西放在铺盖下面,虽然两人不偷他的,但这是养成的习惯。  

齐昭华处借来的五十两就在这里面,裴液随意扫了一眼拎上出门,踏出院门时果然收到一份京兆府递来的口信。  

仙人台和京兆府确实不是只吃干饭,搜查的规模和力度也绝非帮派能比,一夜过去,谢穿堂已告诉他案子“稍有进展,可共参看”。  

裴液也未太急,他稍微绕了一下,便刚好经过一家“富贵钱庄”。  

龙飞凤舞的牌匾,进进出出的大门,裴液挎着褡包有些好奇地走进去,一时也不知该往何处而去。  

这确实是他第一次步入这种地方,实话讲感觉很是不错,锦衣玉服们来来往往,令裴液自己也生出一种“颇有家资”的错觉。  

“客人财源广进!”一位掌柜含笑迎来,“客人有何贵干?”  

“掌柜好,我兑一张五十两的银票。”裴液打开褡包。  

“唔。”掌柜一昂头,“好说,客人这边请。不知是哪家的?”  

裴液茫然:“什么?”  

掌柜笑:“兴隆、东金、八方.亦或我们富贵。许多家都发过银票,但是别家票据在这里兑现银,要折以九五,有几家还得折以八五。”  

裴液怔,齐昭华给他银票时却没提此事,只说哪里都能换。  

“当然,”掌柜又微笑补充,“还有户部发的‘皆汇’,九州皆通,我们愿以十成二的现银来兑。”  

能满兑也就罢了,怎么还添银子?  

裴液不禁好奇,但掌柜和蔼的笑纹里仿佛藏着一个少年永远也猜不透的世界。  

“‘皆汇’多出于青紫家门,我们常说是俸禄钱,一般也不容易见到。”掌柜笑着,走到台后笑着一指,“客人瞧,这就是敝庄的银券。绿线古篆,长孙岳大家绘的天下山水.一眼就认出来了。”  

“嗯确实漂亮。”裴液瞧着,从褡包里去摸银票,掌柜在台后吩咐人调取银两,“但我的倒不是这个。”  

少年把自己的银票放在桌子上,轻轻推了过去。  

“您看看,要是别家的就不兑了。”他惦记着那二两折额。  

“行。”掌柜笑着接了过去,却是立刻轻轻一挑眉,又放在桌上,低头从右往左看了一遍。  

裴液瞧他神色,已放下心来,盯着后面出银子的小门,心里却在想还钱时是还齐居士五十两还是五十一两。  

这时掌柜的抬起头来看着他,一时没有说话,裴液笑道:“我这个是‘皆汇’对不对?我知道,是我一个做官的朋友”  

“你这个是假的。”  

“你说什么?”裴液的语气从未如现在这样冷。  

掌柜把银票推给他,认真道:“客人,银票各家不一,倒是没有手写的。”  

裴液垂下目光,这张银票其它地方都是拓印,但最下面一小行的“十月二十日刊发”令他僵愣愣地定在了原地。  

——“貳”这个字,他以前也总是少写一个短横,并且喜欢给“弋”加上个撇儿。  

漕河公署。  

今日公人们越发忙碌,因为那艘炸在杨家渡核心的大船打捞整理完毕了,一些关键之物运了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