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蓄势待发(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定然会回汴州以免自取其辱。”
韩滉慢悠悠的说道,低着头插着手,一脸恭敬模样,不敢造次,更不敢露出得意的笑容。
“去传令吧,通知诸将来帅帐开会!”
方重勇大手一挥,转身便走。
哪怕是大军来到了金城,他也没有住在城内安逸的大宅院里,更是拒绝了本地大户,将家中貌美女子送来暖床的建议。
依旧是住在军帐内,日夜盘算着如何能打败吐蕃人!
他都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军中自上而下,都是军纪严明大气都不敢出。没有人敢私自进入金城,更别提接触本地大户了。
不一会,众将就齐刷刷来到金城郊外的汴州军大营内,每个人脸上都是表情凝重。
而韩滉就像是个透明人一般,站在军帐的角落处,毫不起眼,也没人正眼看他。
“诸位,春耕已经开始了,我们是应该在兰州屯垦,还是应该趁热打铁出兵凉州呢?”
方重勇环顾众人询问道。
这个问题很关键,而且没有标准答案。在战争的结果没有出来以前,谁也不敢说自己的意见就是对的。
“官家,末将以为,还是秋收后再出兵为好。”
何昌期站出来抱拳行礼道。
这次与吐蕃重步兵交手,他双手虎口都受了伤,狼牙棒都砸断了十几根,硬是没把松昌城啃下来。每次刚刚杀上城墙,吐蕃的援军就来了,不得不退到城下列阵。
打得很是憋屈。
如果短时间内再去打凉州,结果不会有什么变化。
“官家,末将以为,正是因为吐蕃人不会料到我们这么快就去而复返,所以反而是容易找到战机。”
段秀实上前一步建议道,明摆着不同意何昌期的说法。
谁更有道理一些呢?方重勇也不知道,至少光看这三言两语是看不出来。
“李枢密以为如何?”
方重勇看向李筌询问道。
这次收兵回兰州的事情,方重勇并未仅仅听韩滉的一面之词,事后他也跟李筌商议了一番。其实李筌本来也想建议退兵,只是很多事情他作为副枢密使,不方便开口。
万一方重勇认为李筌提出退兵,是不想自己登基称帝,到时候免不了一阵猜忌。
这就是身为高官的尴尬立场,一举一动,都不是单纯的事务,背后也难免被人过度解读。
当方重勇提出想退兵到兰州的时候,李筌这才松了口气,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韩滉的话大同小异。
“下官以为,还是到秋收后再动手不迟。
这大半年时间,吐蕃很难从国内获得粮秣,只能在河西本地大户那边就食。
越是拖下去,本地大户对他们的怨气就越大。
而我们这次出兵准备充分,粮秣是不缺的。等到秋天收割的时候,吐蕃人自然会着急的。
这一着急,说不定机会就来了。”
李筌侃侃而谈道。
“嗯,不错。”
方重勇点点头,不置可否。
现在不能说段秀实的话没道理,有句话叫夜长梦多,谁知道大半年后会遭遇什么事情呢?
“官家,末将还是以为,要尽早出兵为好。”
车光倩站出来说道,没想到他居然跟段秀实是一个想法。
“那你说说,为什么要尽早出兵呢?”
方重勇坐在帅帐内主座上,抱起双臂询问道。
“官家,吐蕃人拖不起,我们实际上也拖不起啊。这天下的局面还不安稳,我们不能获胜,难保不会有些胆大妄为之人,认为我们不过如此。
这人心一乱,再收拾就难了。”
车光倩沉声说道。
这话也有道理,汴州朝廷几年前还是个区域性政权,很多地方都是新地盘,统治还未稳固。再加上河北三年免税,目前虽然形势一片大好。
可等三年之期一过,会发生什么就不好说了。
“你们看看,这个说该速速进军,那个说该缓缓到秋后再说,本官要如何处置才好呢?”
方重勇长叹一声,故作为难询问道。
“请官家定夺,末将一定全力以赴!”
众将立刻都抱拳请战,不敢再开口叽叽歪歪。
“这样吧。”
方重勇站起身,看看了军帐内众人的表情,这才继续说道:
“也不着急这两天,前些时日,你们风餐露宿也辛苦了,就先在兰州城内好吃好喝,休息三日。三日之后,来帅帐点卯,本帅会宣布军令。
你们若是有什么想法的,可以私下里来找本帅谈谈。”
听到这话,韩滉难以置信的抬起头,他万万没想到方重勇是这么处置的。
难道,不该现在当众悬赏吗?甚至可以用一下激将法呀!
“领命!”
众将应了一声之后,各自散去,只留下韩滉一人还在这里,作为行军长史,他也确实应该时刻跟主将在一起,以便传达军令。
这个职务,不是固定职务,而是只有带兵出征的时候,才会临时任命。
换句话说,韩滉如果表现不出过人的才干,那么此战结束后,他依旧是干书吏的活计。现在可不比开元时代了,也没人在乎他是什么前任宰相的儿子。
“官家,如今诸将刚刚抵达兰州,正是心热的时候,刚刚何不宣布悬赏呢?”
韩滉开口疑惑问道。
他没有说到秋天再动手什么的,因为方重勇不表态本身就是一种表态。
韩滉慢悠悠的说道,低着头插着手,一脸恭敬模样,不敢造次,更不敢露出得意的笑容。
“去传令吧,通知诸将来帅帐开会!”
方重勇大手一挥,转身便走。
哪怕是大军来到了金城,他也没有住在城内安逸的大宅院里,更是拒绝了本地大户,将家中貌美女子送来暖床的建议。
依旧是住在军帐内,日夜盘算着如何能打败吐蕃人!
他都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军中自上而下,都是军纪严明大气都不敢出。没有人敢私自进入金城,更别提接触本地大户了。
不一会,众将就齐刷刷来到金城郊外的汴州军大营内,每个人脸上都是表情凝重。
而韩滉就像是个透明人一般,站在军帐的角落处,毫不起眼,也没人正眼看他。
“诸位,春耕已经开始了,我们是应该在兰州屯垦,还是应该趁热打铁出兵凉州呢?”
方重勇环顾众人询问道。
这个问题很关键,而且没有标准答案。在战争的结果没有出来以前,谁也不敢说自己的意见就是对的。
“官家,末将以为,还是秋收后再出兵为好。”
何昌期站出来抱拳行礼道。
这次与吐蕃重步兵交手,他双手虎口都受了伤,狼牙棒都砸断了十几根,硬是没把松昌城啃下来。每次刚刚杀上城墙,吐蕃的援军就来了,不得不退到城下列阵。
打得很是憋屈。
如果短时间内再去打凉州,结果不会有什么变化。
“官家,末将以为,正是因为吐蕃人不会料到我们这么快就去而复返,所以反而是容易找到战机。”
段秀实上前一步建议道,明摆着不同意何昌期的说法。
谁更有道理一些呢?方重勇也不知道,至少光看这三言两语是看不出来。
“李枢密以为如何?”
方重勇看向李筌询问道。
这次收兵回兰州的事情,方重勇并未仅仅听韩滉的一面之词,事后他也跟李筌商议了一番。其实李筌本来也想建议退兵,只是很多事情他作为副枢密使,不方便开口。
万一方重勇认为李筌提出退兵,是不想自己登基称帝,到时候免不了一阵猜忌。
这就是身为高官的尴尬立场,一举一动,都不是单纯的事务,背后也难免被人过度解读。
当方重勇提出想退兵到兰州的时候,李筌这才松了口气,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韩滉的话大同小异。
“下官以为,还是到秋收后再动手不迟。
这大半年时间,吐蕃很难从国内获得粮秣,只能在河西本地大户那边就食。
越是拖下去,本地大户对他们的怨气就越大。
而我们这次出兵准备充分,粮秣是不缺的。等到秋天收割的时候,吐蕃人自然会着急的。
这一着急,说不定机会就来了。”
李筌侃侃而谈道。
“嗯,不错。”
方重勇点点头,不置可否。
现在不能说段秀实的话没道理,有句话叫夜长梦多,谁知道大半年后会遭遇什么事情呢?
“官家,末将还是以为,要尽早出兵为好。”
车光倩站出来说道,没想到他居然跟段秀实是一个想法。
“那你说说,为什么要尽早出兵呢?”
方重勇坐在帅帐内主座上,抱起双臂询问道。
“官家,吐蕃人拖不起,我们实际上也拖不起啊。这天下的局面还不安稳,我们不能获胜,难保不会有些胆大妄为之人,认为我们不过如此。
这人心一乱,再收拾就难了。”
车光倩沉声说道。
这话也有道理,汴州朝廷几年前还是个区域性政权,很多地方都是新地盘,统治还未稳固。再加上河北三年免税,目前虽然形势一片大好。
可等三年之期一过,会发生什么就不好说了。
“你们看看,这个说该速速进军,那个说该缓缓到秋后再说,本官要如何处置才好呢?”
方重勇长叹一声,故作为难询问道。
“请官家定夺,末将一定全力以赴!”
众将立刻都抱拳请战,不敢再开口叽叽歪歪。
“这样吧。”
方重勇站起身,看看了军帐内众人的表情,这才继续说道:
“也不着急这两天,前些时日,你们风餐露宿也辛苦了,就先在兰州城内好吃好喝,休息三日。三日之后,来帅帐点卯,本帅会宣布军令。
你们若是有什么想法的,可以私下里来找本帅谈谈。”
听到这话,韩滉难以置信的抬起头,他万万没想到方重勇是这么处置的。
难道,不该现在当众悬赏吗?甚至可以用一下激将法呀!
“领命!”
众将应了一声之后,各自散去,只留下韩滉一人还在这里,作为行军长史,他也确实应该时刻跟主将在一起,以便传达军令。
这个职务,不是固定职务,而是只有带兵出征的时候,才会临时任命。
换句话说,韩滉如果表现不出过人的才干,那么此战结束后,他依旧是干书吏的活计。现在可不比开元时代了,也没人在乎他是什么前任宰相的儿子。
“官家,如今诸将刚刚抵达兰州,正是心热的时候,刚刚何不宣布悬赏呢?”
韩滉开口疑惑问道。
他没有说到秋天再动手什么的,因为方重勇不表态本身就是一种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