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第757章 怎么办,只有杀

第757章 怎么办,只有杀(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歇菜。  

到那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现在却要稳住不能浪!  

正当达扎路恭心情烦躁之时,有个亲随走过来,对他低声禀告道:“大论,李承宏求见。”  

“他来做什么,这个废物。”  

达扎路恭不满的呵斥了一句,不过依旧是让亲兵带对方进来。  

李承宏是真的废,达扎路恭让他将本地的汉民组织起来,编练一支“伪军”,将来战斗的时候,便可以让伪军当前锋探路。  

没想,李承宏忙活了几天,居然招不到几个人!本地百姓大多逃亡长安,压根没什么人给吐蕃带路!更别提当伪军了。  

见事不可为,达扎路恭只好将这个命令当屁一样放了,不再提这一茬。  

不一会,在连云堡的简陋签押房内,达扎路恭见到了李承宏这位傀儡天子。这老头今日看起来兴致似乎很高,一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模样。  

“大唐天子深夜求见是有什么事情么?  

我军务繁忙,如果你没事的话,那就不奉陪了。”  

达扎路恭坐在胡凳上叹了口气,双手环抱,一副嫌麻烦的样子。  

“大论,有件事,恐怕你错过了一定会后悔。”  

李承宏面色淡然说道,看起来略显得意。  

“大唐天子请讲!慢慢说不着急!”  

达扎路恭顿时坐直了身体!整个人都警惕了起来!  

在他看来,李承宏虽然是个辣鸡,但李承宏带来的消息,却未必是废话,还是值得去听一听的。  

“大论,之前吐蕃天兵在凤翔府以西吃了败仗,你知道是怎么回事么?”  

李承宏慢悠悠的询问道。  

达扎路恭眼中闪过一丝恼怒,却还是压下心中的不快,沉声问道:“愿闻其详!”  

“那是李宝臣在用兵,此人精通战阵,颇得军心。  

只可惜…他现在已经被方清逼迫隐退了,凤翔府的兵马,目前也在交接之中。他们和方清麾下的汴州军,并不是一路人!更谈不上什么打配合!  

听闻大论攻邠州不利,方清颇有戒备沉着应对,吐蕃天兵一时间难以破敌。  

大论何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让老弱守连云堡,主力后撤到凤翔府,迅速击破李宝臣麾下兵马,拿下凤翔府后,以此为根基从西面直接攻长安。”  

李承宏摇头晃脑的说完,就看到达扎路恭霍然起身,满脸震惊之色!  

是啊,为什么要跟唐军顶在邠州呢!  

方清确实不好对付,可收拾没有李宝臣坐镇的凤翔府兵马,难道这也搞不定么?  

一语点醒梦中人,达扎路恭在狭小的签押房内来回踱步,越想越是感觉此举极有可能成功。  

只不过有个前提:邠州这边,还得加大力度攻城,吸引汴州军的注意力,让方清无暇他顾。  

可以预见,现在李宝臣的部曲,正在跟方清的兵马换防,是处于守备最薄弱的时候。  

再加上吐蕃军主力屯兵连云堡,想从邠州一线南下长安!唐军必定对凤翔府掉以轻心!  

种种优势迭加起来,胜算越发变大。  

“我还有军务,大唐天子请自便吧,我就不奉陪了。  

对了,明日便是你登基的日子,还请天子准备一下,我要以你的名义发讨逆檄文,讨伐方清了。”  

达扎路恭面带微笑说道。  

“你们怎么不守承诺!不是说好了拿下长安后再发檄文的吗?”  

李承宏瞬间破防,吓得面如土色!  

他是悄悄出来的,家眷可都还在长安呢!吐蕃人如果要发檄文,要讨逆,也不是不可以。  

可那也得等吐蕃军攻克长安后再说啊!哪有明天就发讨逆檄文的!  

李承宏现在是仗着他这个小卡拉米一点都不引人注目,所以方清也不知道他投靠吐蕃人的事情。  

如果发檄文,那不是天下人皆知了吗?  

此前李承宏不情不愿去组织伪军的时候,也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这也是他招募不到兵员的主要原因之一。  

没想到,吐蕃人这么不讲诚信!答应的事情没过几天就反悔了!  

李承宏在心中把达扎路恭从头到脚都骂了一遍,却改变不了任何事情。  

因为,李承宏不过是达扎路恭为了顺利统治关中,而提前准备的一面旗帜罢了,甚至都还没立起来。  

他怎么可能替李承宏考虑?  

人会考虑旗帜的想法吗?旗帜连狗腿都不如,需要在乎这种“死物”的想法么?  

别人怎么样不好说,但达扎路恭向来心狠手辣,国内的吐蕃贵族也是杀了一大片,李承宏这傀儡算老几!  

“你是大唐天子,名不正则言不顺,当然要报出名号。  

我们是来帮你来夺回失地的,你要是不亮出名号来,我们怎么替你打仗?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是盗匪呢!”  

达扎路恭似笑非笑的说道,脸上闪过一丝嘲讽之色,随即大步离开,压根就不管哭晕在地的李承宏。  

车光倩在邠州以北的泾水两岸谷地,大败吐蕃军,特别是重创了以吐蕃小贵族为兵员的重装步兵。一时间吐蕃军就像是被阉割过的野猪一般,老实了许多。  

就连游骑都不敢远离连云堡十里之外。  

不过即便如此,方重勇依旧下令,从邠州迁徙所有百姓,无论是老弱还是妇孺。并派出运粮的运输队,去帮忙接人。  

这些作为,长安本地人都看在眼里,一时间向汴州逃亡的富户少了许多,有不少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