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第623章 MTGA(本卷完)

第623章 MTGA(本卷完)(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卿废话了。  

“能办,而且好办。”  

颜杲卿点点头说道。  

他在善缘山庄里面的这段时间,也想了很多问题。那边住宿条件还可以,也没什么人虐待他们,只不过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处理。  

自己洗衣,自己种地,自己打扫,自己做饭,自己人监督自己人。  

要么杀,要么放,要么关起来。以前大家都是这个规矩。  

但是让犯人种地织布,那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善缘山庄内地主老财们对方清的恨,颜杲卿感觉,其实没有那么重,他们就是想出去。  

“那行,你自己看着办吧,本相不强求。你不行,本相就换人做,也是一样的。”  

说完,方重勇便让张光晟将颜杲卿带走了。  

“真是累啊!”  

方重勇站起身,伸了个懒腰。  

从寿春返回后,他便一刻都没有休息,立刻张罗普及识字的事情。善缘山庄里面的劳改犯,其实就是很好的人力资源。  

不用花钱养着,文化水平高,还是“劳改犯”。不把这些人利用起来,方重勇觉得简直对不起前世的九年义务教育。  

当然了,“识字五百”的意义,严庄等人,其实都是非常不理解。  

这也是历史惯性的强大。  

泥腿子们,耕田的而已,再加上那些小商小贩的,他们要识字做什么?  

旧有的观念,转变过来很难。  

方重勇麾下很多人都是觉得多此一举。  

是啊,为什么呢?  

严庄问得不错。  

只不过方重勇有自己的答案,他坚信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那边,这一次,方重勇就是少数人。  

唐代的造纸术,雕版印刷术,已经普及,而且效率还在不断提高。知识的传播速度,也在加快。  

开启民智的时代,已经到来了。文明加速的时代,也悄然而至。  

这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  

文化的高速发展就像是一场战争,而不识字的人就好比手无寸铁的民夫。  

让他们识字五百,等同于给了他们一根木棍,让他们在这个残酷的“战场”上,不至于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  

能识字五百,就很容易在实践中将不会的字慢慢认全,会轻松的达到识字一千,甚至是识字两千。  

会读会认了,有条件的家庭如果要学写字,就会比从前的门槛低很多。  

一个民族,如果它的大部分成员都是文盲,那么这个民族还有什么未来可言呢?  

站在帝王的角度,或许提高识字率并不迫切,甚至完全没有意义。  

然而站在民族的角度看,这是漫漫前程中小小的一步,但它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将平民教育推广开来,然后星火传承,这件事本身,便是最大的意义。  

不用再去找什么其他的理由。  

想要超越固有的天花板,普及平民教育,是必由之选。或迟或早,都要走上这条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看着颜杲卿离去的背影,方重勇喃喃自语道。  

“卖鱼咯,早上河里刚刚捞上来的鱼啊!”  

“蒸糕,卖蒸糕,刚出锅的蒸糕。”  

“换盐引咯,高价换盐引!”  

沿着运河边,到处都是商铺,人来如梭,络绎不绝。  

一个穿着道袍的年轻道士,饶有兴致的四处观摩,时不时的点点头,面带微笑又不说话。  

他是李泌,自从上次长安城破后,便离开了关中,四处“云游”。  

之前,除了关中以外,他已经去过了灵州、河东、河北,本打算去荆襄找颜真卿,但忍不住还是先来到汴州,暗暗观察民情。  

李泌走到一个卖胡饼的中年人那边,眼睛盯着烤炉里的胡饼,那里正散发着芝麻的香气。  

“店家,这汴州挺繁华的呀。买两个胡饼。”  

李泌不以为意的问道,将几枚开元通宝递给对方。  

“哟,这钱咱可不能收。您还是先去官府的票号,把铜钱变成盐引再来说吧。”  

中年人连忙摆手,表示拒绝。  

“汴州不能用铜钱?”  

李泌大吃一惊。  

“那可不是么,得先去兑换盐引。我跟你说啊,在汴州,没有盐引,盐价是正常的十倍!  

您这小额兑换没事,钱多了啊,还要预约!”  

胡饼商贩略有些得意的说道。  

汴州别的不说,用盐引买低价盐,那真是可以省不少钱。旁边收盐引的,就是二道贩子,打算把盐卖到河北的。  

“不愧是他。”  

李泌微微点头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他终于明白关中与河北的盐税,为什么总是收不上去了。  

“客官,这胡饼您是买还是不买呢?”  

卖胡饼的中年人有些不耐烦的问道。  

“不买了,谢谢。”  

李泌轻轻摆手,淡然说道,然后慢慢走开了。  

身后的商贩用汴州家乡话,对着他的背影骂骂咧咧了几句,随即继续招呼新客人。  

“让一让,让一让!”  

一队孔武有力,肌肉发达的挑夫,挑着货往县城的方向走去,脚步生风。一行人至少十多个,似乎都是为了同一批货。  

沿途的行人纷纷避让,将道路让给这些人。  

李泌也不得不躲到一旁,暂避锋芒。  

等这些人走后,道路上又变成了闲散而颇有市井气息的模样。叫卖的,讨价还价的,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