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第602章 障眼法

第602章 障眼法(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耳听见,亲眼看见的。  

望陛下明察。”  

大聪明对着李璘叉手行礼,深深一拜。  

他说的是不是实话呢?不完全是实话,因为他当时也在屋内。  

但烛火下人影闪动,侯莫陈氏与方重勇相谈甚欢,却又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大聪明的谎言,不过是在李璘等人的想象之外罢了。  

该说的说了,不该说的就不说,这是说谎的高级阶段。  

“这么说,你并未亲眼看到方清与侯莫陈氏苟且的场面咯?”  

高尚很快就发现了大聪明言语中的破绽。  

其实他也很难想象方重勇会对侯莫陈氏下手。在他印象里,方重勇这人确实歹毒,用心险恶。但他挑女人的眼光不是一般的好。  

老实说,方重勇压根就犯不着对侯莫陈氏怎么样。荥阳郑氏的美女一大把,方重勇只要愿意,可以玩到他肾坏死!  

至于曾经的王妃什么的…反正高尚是没觉得这么做究竟有什么乐趣。  

要说方重勇染指李璘现在的王妃郑氏,那还说得过去。  

大聪明面露紧张之色,不敢回答高尚的问题,更不敢跟对方的目光对视!  

“说!你本是方清的随从,为何要出卖主上!”  

高尚走了过去,一脚将大聪明踢翻在地,厉声质问道。  

李璘也站起身,面露疑惑之色。  

“鄙人刚刚说的都是真的!陛下可以派人去大相国寺打听一下,鄙人说的句句属实啊!”  

大聪明跪在地上直磕头!  

李璘没说话,将已经拔出的佩剑递给高尚,示意对方动手。高尚右手接过剑,作为一个“独臂大侠”,他十分注意剩下这只胳膊的臂力锻炼。  

一剑刺死大聪明,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不说就死吧,某只当是帮方清收拾门户了。”  

高尚冷笑道。  

“我说我说!”  

大聪明忽然跪在地上,对着李璘直磕头!  

高尚后退了一步,等着大聪明说出他的故事。  

“鄙人从小就迷恋异母姐大贞慧,没想到却是被那方清横刀夺爱。二人频繁在鄙人面前示爱,整日如胶似漆,我由此心生怨恨…”  

暗恋自己的异母姐,这听起来…好刺激啊!  

李璘与高尚对视了一眼,居然觉得大聪明来此告密,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很多大事,都是坏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而引发这些小事的原因,又往往是更加微不足道的小事。  

齐桓公他们家的破烂事,不就是如此么?  

“你,愿不愿意当陛下的眼线?如果你愿意,将来封侯拜相不在话下!”  

高尚沉声问道。  

“愿意,愿意啊!”  

大聪明跪在地上拼命磕头。  

高尚看了看李璘,见对方点了点头,于是沉声说道:  

“那你继续待在方清身边,作为陛下的眼线,明白了吗?如果你有什么异心,我们或许没办法拿方清怎么样,但是收拾你还是很轻松的。  

办差办得好,自然有好处,你先回去吧,会有人跟你秘密联络的!”  

“谢陛下!谢陛下!”  

大聪明拼命磕头,千恩万谢的告辞离开了。  

等他走后,李璘这才看向高尚询问道:“此人忠心么?会不会是方清派来的人?”  

“昨日才与侯莫陈氏私会,今日就派手下来通知陛下,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大聪明此人现在未必忠心陛下,但也肯定不会是方清派来的。  

以后不妨听其言观其行,以财帛美人笼络之。说不定关键时刻,有奇效。  

就算他居心叵测,也是无妨,到时候只要将今日之事透露给方清便可以了。  

无论他做什么,都不是在我们身边,所以他说谎也无所谓,我们不听便是了。这等小人物,陛下抬手便能捏死,又何须在意呢?  

您已经是天子了!  

虽然方清的兵权,陛下暂时还不能触碰,但是收拾跟在方清身边的下人,却没什么不可以的。  

陛下莫要妄自菲薄才是啊。”  

高尚对李璘躬身行礼说道。  

不得不说,他的话有那么几分道理。如果大聪明是要在李璘身边作为侍卫话,那么问题确实比较严重,需要反复验证此人的忠诚度。  

但是大聪明依旧是方重勇的随从啊!  

于是这件事就没什么关系了,无论这个人怎么唱戏,都影响不到李璘。对方说的话,能听则听,不能听,就当是狗叫好了。  

本质上是无妨的。  

“你说的确实有道理。方清势大难制,不得不让荥阳郑氏与他分庭抗礼。  

朕等不起,可以让朕的儿郎们等。”  

李璘轻叹一声说道。  

要对付方重勇,他还暂时没有什么好办法,但侯莫陈氏这个贱人,近期后一定要找个机会把她给料理了。  

比如说,让她得风寒,死于寺庙之中。  

至于为什么好好的一个人会得风寒,李璘觉得这些都不是他该操心的。冬天的夜里,往侯莫陈氏身上泼冰水,到时候能不能扛过去,就看她的造化了。  

还有什么人是杀不死的呢?  

已经贵为天子的李璘,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让侯莫陈氏无声无息的消失。  

大聪明带来的消息,让李璘整日都心神不宁的,感觉隐约会有大事发生。  

果然,到了晚上,汴州那边派人来通知李璘:  

登基那会,应该开一次朝会的。只不过因为没有适合开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