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第575章 不详的预感

第575章 不详的预感(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说了什么没有?”  

李宝臣继续追问道。  

李史鱼想了想,压低声音说道:  

“说倒也没说什么。  

不过下官打听到,史思明庶长子史朝义,似乎对其父很是不满。  

史思明不知为何,迷恋正室夫人辛氏,娶其过门后便不再纳妾,以至于现在子嗣只有庶子史朝义与嫡子史朝清二人。  

史思明子嗣不旺,将来史朝义或许有别样心思。他麾下一众将领,也可能会有二心。  

大帅也不必过于担心史思明。”  

有点意思啊!  

李宝臣眼睛眯成一条缝,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  

不算现在新收小妾有没有怀孕,宝臣大帅目前就已经有四五个成年子嗣了。  

封建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条件也差,孩童夭折率不低。  

为了保证血脉延续,权贵们纳妾是必然之选。家族为了正常延续,需要足够数量的后代,这与好不好色无关,只是时代的需要罢了。  

而类似史思明这样的“霸总”,独宠正妻的情况,反倒是异类中的异类。  

史思明虽然是胡人,平日里也够残暴,但他对女人很专一。不能因为他平日里的嚣张做派,就把“黄帽子”往他头上扣。  

只不过所谓异类,那便是一定跟正常情况不同,也是极有可能因此出现大问题的。  

子嗣不旺,会让手底下的小弟生出别样心思来。  

李宝臣心中暗自揣摩,史思明这厮现在看似坐山观虎斗,实则内部隐患重重。  

将来会发生什么事,当真不好说。  

这厮不过是看上去比较强罢了,跟我比起来似乎也没强到哪里去。  

李宝臣一时间又迷之自信起来了。  

“你带着五千人马去荥阳,在那边给尹子琦出谋划策。让他注意汴州方向的动静。”  

李宝臣沉声下令道。  

“得令,下官这便去准备。”  

“等等。”  

李史鱼刚刚要走,又被李宝臣叫回来了。  

“要不你还是带着五千兵马去陕州,支援武令珣吧。”  

李宝臣忽然感觉,关中方向也有点危险,主要是陕州离潼关太近了。  

虽说现在关中朝廷内斗很厉害,天子弑父杀君为人所不齿,在朝中没有什么号召力。但谁也说不好他们到底有没有能力打出潼关呀!  

这么看来,李史鱼的建议确实是真知灼见,洛阳这地方有点危险。  

一时间宝臣大帅也有些惆怅了。  

洛阳不仅富庶,而且还是很多大唐官员养老的地方,城南郊区庄园无数,风景优美,是个养生的好地方。这里的水利设施也很完备,更是有大片的果园。  

洛阳好啊!好地方啊!  

不仅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可以作为都城,更是物产丰饶,自东周便开始开发至今有千年积累,一切设施都已经配套完备。  

再想去找,哪里能找到一个同样条件的老巢啊!  

想到这里,李宝臣哪里舍得走。  

哪怕他知道李史鱼说的是对的,也不肯放弃洛阳这块最大的肥肉。  

“大帅,下官建议部署的时候还是前轻后重比较好些,不如让尹子琦与武令珣各调回三千人到洛阳,不,到河阳三城屯扎。  

然后在荥阳城广树旗帜。陕州之兵回撤到新安县屯扎。河内之兵龟缩到河阳三城屯扎。  

全面收缩防御。到时候一旦有事,可以集中部曲应对各种情况。”  

李史鱼苦苦劝说道。  

现在李宝臣是把自己的势力当做国家一样,兵马外出镇守四方。看似面面俱到,实则破绽极多。  

这种情况若是换别处还好。若是换成是洛阳,那是万万不能的。  

本来就地域狭小,还要分散兵力,这不是取死之道是什么?  

“陕州兵马不用回撤,把荥阳的兵马撤回来,广树旗帜以为疑兵。  

反正明年春天本帅也会去找那方清讨教讨教的。  

至于河内之兵…不能收回来,本帅还指望着河内那边的财帛,退回来就收不到钱了。”  

李宝臣有些惋惜的说道。  

李史鱼的建议不是没有道理,可是他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养兵是要钱的呀!地盘不是说放弃就能随便放弃的!都放弃了,军费从哪里来?  

至于荥阳嘛,那边距离汴州太近了,不太安全,是李宝臣随时都准备放弃的。  

所以把兵马撤回来也无所谓。  

李史鱼叹了口气,对李宝臣叉手行了一礼,心中五味杂陈。  

该说不说,这位宝臣大帅,确实不像是外面传言的那样,什么夜御七女,什么纳妾五十房,什么见到别家的漂亮夫人就要抢之类的好色如命。  

甚至可以说他还挺讲道理的,比如说那五房妾室,也都是“自愿”跟他的。  

再比如说李怡看到李宝臣就烦,宝臣大帅也没把她软禁,还是想着将来直接迎娶过门,跟李唐宗室联姻。  

现在那些关于李宝臣的不好传言,都是韦坚那帮人,故意在私底下派人散播的。  

李宝臣的私德,没有外人想的那么不堪,他就是个正常人罢了。  

但同样的道理,李宝臣说话办事,总是透着一股寻常人都有的小家子气。  

喜欢算计些许细节,不顾整体。他缺乏战略眼光,也缺少大气魄。  

没有人主之相。  

简单点概括,就是缺少了一方统帅所必须的豪气和霸气。在李史鱼看来,宝臣大帅身上的气势,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