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第567章 建国大业之远交近攻

第567章 建国大业之远交近攻(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李白也有自己的政治野心。  

永王登基,他作为永王的幕僚,也会跟着升官。  

最次也能混个礼部尚书吧?  

以前他绝对够不到宰相这个位置,现在就不一样了。所以本质上说,李白跟颜真卿没什么私密话好聊的。  

他坚决支持李璘登基!  

利益不同,立场就不同,还能说什么呢?  

难道在这个静谧的夜晚,顶着瞌睡跟颜真卿聊聊文学与诗歌?  

“本相明白了。”  

颜真卿看到李白始终不说话,于是点了点头。  

他懂了。  

“李宝臣野心勃勃,有他在,封锁了黄河,江南与两淮的漕船到不了长安。李某今日在长安大街上看到饥肠辘辘者甚多,颜相公也应该看到了吧?”  

李白再次提醒颜真卿,收拾李宝臣的意义何在。  

确实,方重勇可以不管李宝臣,但颜真卿却不能不管。朝廷哪怕海路运粮,也必定要走黄河漕运到长安。  

河阳三城,是扼住关中咽喉的项圈。  

哪怕李璘要登基称帝,长安这边夺取洛阳,也有着极为迫切的必要性。  

若是有汴州精兵配合,两面夹击之下,胜算极大。  

不过还有个问题。  

洛阳被攻下后,算谁的呢?  

会不会有“黄雀在后”之事?  

颜真卿一时间也有些犹豫。  

“这是方节帅的亲笔信,上面还有永王殿下的印章和签名,请颜相公过目。”  

李白这才从怀里摸出一封信,交给颜真卿。  

这件事幕后是韦子春在穿针引线,无论是方重勇还是李璘,他们都期盼着宝臣大帅快点完蛋。  

“嗯。”  

颜真卿点点头,看完信后将其收入袖口。  

方重勇在信中说,打败李宝臣后,宣武镇兵马便会退回汴州,不会进洛阳城。  

这已经不是暗示,而是把话说得明明白白了。至于颜真卿信不信,那是他的事情。  

颜真卿可以不在乎,但缺粮的长安却不能不在乎。  

“李判官不如今日在颜府住下,本相还要考虑一下。”  

颜真卿沉思片刻说道。  

“如此甚好。”  

李白松了口气,颜真卿没有直接拒绝,就证明这件事成了一半。  

让府里的仆从安排好李白后,颜真卿却没去睡觉,而是把住在府中的幕僚李萼找来商议这件事。  

颜真卿把方重勇的亲笔信交给这位幕僚,又把李白的话复述了一遍,然后便安静等待李萼的回答。  

“颜相公,这件事我们没得选了。现在长安每天都有人背井离乡,缺粮太狠了。  

不打通粮道,江南与两淮的粮食就进不到关中来,那要如何是好?  

总不能等到饿殍遍地在动手吧?”  

李萼忧心忡忡的反问道。  

他也看出来了,其实这个问题的核心,并不是洛阳城,而是在洛阳城附近,黄河岸边的河阳三城。这是扼守黄河的咽喉之地。  

自从李宝臣占据这里后,就断了关中的漕运。而皇甫惟明还在的时候,则一直没有下狠手。  

皇甫惟明是关中世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怎么可能对关中下狠手呢?  

但宝臣大帅就不会给关中人面子了。  

因此自从上次方有德在华阴击败皇甫惟明后,关中的境况就变得一天比一天差,越发的缺粮严重。  

河阳三城是依附于洛阳存在的军事防御性质的城池,要夺取河阳三城就必须夺取洛阳。  

从这个角度看,方重勇的建议没有什么问题。  

李萼的看法跟颜真卿高度一致:出兵洛阳没问题,但战后洛阳归谁呢?  

方重勇在信中作出的保证,他们能不能相信?要不要赌一把?  

颜真卿陷入两难之中,所以才想听听李萼的建议。  

“颜相公,目前长安很多人,并不希望当今天子是李琩。  

这次出兵如果能顺利夺回洛阳,相信那些人也会消停一阵子。”  

李萼慢悠悠的说道。  

他似乎是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多余的话”。  

其实,李萼是觉得颜真卿没必要死保李琩的,一个弑父杀君的人,真的配为天子么?  

但颜真卿显然认为如果再次更迭天子人选,皇权会继续跌落,越发败坏。  

两害相权取其轻,世上的选择,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  

“明日你去一趟凤翔府,问一下控鹤军军使李嘉庆的意见,速速报于本相。  

控鹤军再加上潼关兵马使高仙芝的人,对付李宝臣应该够用了。”  

颜真卿长叹一声说道。  

近期关中扩充了不少兵马,控鹤军数量扩展到两万人,潼关兵马使有一万人。长安城内有南衙禁军,加起来有两万新兵。  

而李宝臣手里也只有五万人,还要分别驻守洛阳、河阳三城、以及虎牢关附近的郑州、滑州等地。  

黄河对岸的李归仁虽然隶属于河北叛军,但是对于李宝臣也是听调不听宣。  

若是宣武镇的银枪效节军,可以跟关中的兵马联合。两头夹击李宝臣,则必定可以取胜。  

“领命,属下今夜便动身。”  

李萼没有迟疑,点点头表示同意。  

“稍等片刻,待本相修书一封。”  

说完颜真卿很快就写完一封信,将其交给李萼带走。  

等李萼走后,颜真卿这才疲惫的躺到书房的软塌上,感觉所有的气力都被抽干了。  

李琩的杀父弑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