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第539章 诸神的黄昏(上)

第539章 诸神的黄昏(上)(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明日之战想守住华阴城很难。  

“君实,明日不好守啊!”  

郝廷玉走到李光弼身边,小声嘀咕了一句。  

看到李光弼不说话,他又补充了一句说道:“城门被堵死了,我们想夜袭敌营也不好使。”  

其实他也想过对策,唯一的一招,就是利用夜色,突袭敌营,打乱敌军部署。  

至少可以把贼军总攻的时间往后面拖一拖。毕竟夜袭要是炸营,军心浮动是难免的,肯定不能马上就把队伍拉出来直接攻城啊!  

“你说的确实是个办法。”  

听到郝廷玉的话,李光弼却是点点头表示赞同。  

“君实,我随便说说,你可别当真啊!”  

郝廷玉生怕李光弼搞什么幺蛾子。  

“不,城门被堵,贼军必定不防备我们夜袭。这反而是一个机会。”  

李光弼眯着眼睛,似乎已经想到了办法。  

“火油还有么?”  

他看向郝廷玉询问道。  

军中某样东西,究竟是有,或者没有,常常不是绝对的,需要定一个数量级再来判断。  

比如说火油,这是军中生火造饭必须要用的东西,又怎么可能一点都没有呢?但要收集一场战斗所需的火油,就勉为其难了。  

“有当然是有的,就是不多…”  

郝廷玉面有难色说道。  

“能有多少就用多少吧。”  

李光弼摆了摆手,示意郝廷玉不用继续说下去了。  

“那行,我去准备。”  

郝廷玉知道李光弼的脾气,直接领命而去。  

等到了半夜,李光弼亲自带队,准备了几十根绳子,分别从墙角不起眼和视野盲区的地方放了下来。挑选出来的数百精兵,顺着绳子爬了下来。  

他们集中起来以后,发现河北叛军白天里疯狂挖土山,做攻城器械,又是准备明日攻城提早休息。一个个累得跟死狗似的,简陋的营地内鼾声震天。  

李光弼也不客气,一边分出几个人,在大营另外一头拼命擂鼓以为疑兵。一边带着剩下的人去烧攻城器械。  

可惜手头的猛火油不够,点燃了一小半的云梯与擂石车后,火油就用完了。此刻河北叛军已经回过神来,组织人手去救火了。  

眼看事不可为,再拖下去只能损兵折将,李光弼只好回到城墙下方。郝廷玉早就在那里准备了不少吊篮与绳梯,以及没有收回去的数十根绳子。  

借助着这些东西,李光弼的队伍,几乎毫发无损的回到了华阴城中。  

可惜他们烧掉的敌军攻城器械数量有限,只能说稍微减轻了一下明日白天的防守压力,非常可惜。  

有效果,但未竟全功。  

郝廷玉看到李光弼似乎一脸遗憾的模样,于是指了指城下的火光安慰他道:  

“云梯好说,数量不多,找几根粗木头顶住不让它靠近城墙,再引火烧之即可。麻烦的是擂石车,我们似乎没什么特别好的应对方法。”  

听到这话李光弼也是点点头表示认同。  

云梯好说,那么大的家伙推动不容易,而且攻山城是上坡。等河北叛军攻城士卒顶着箭矢来到城下的时候,不仅很多人会中箭,而且已经浪费了大量体力。  

这种状态攻上城墙,面对以逸待劳的守军,显然是有点勉强的。  

但是擂石车这玩意就比较变态了,特别是华阴这边石头很多,取材不难。抛出去的石头砸到城墙上,很容易把华阴城这种石头垒成的高墙轰塌陷。  

对于这种“斗力不斗巧”的玩意,李光弼似乎也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去应对。  

不能出城,就无法破坏擂石车。而城内只有数量有限的绞车弩,布置于城墙上。这玩意经不起石头砸啊,砸中一下就坏了!  

真的猛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没招应对,那就直接用天灵盖去接吧,反正现在跑也是跑不掉的!  

“擂石车这种先忍耐吧,让守城士卒多携盾牌,结阵以对。能拖几天是几天。”  

李光弼长叹一声说道,已经有了心理预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守城的办法在华阴城都使不出来,他也是爱莫能助。  

不过幸运的是,攻城一方的安守忠,似乎同样是很多攻城的办法使不出来。  

攻守双方也算是同时被削弱,反而是又站在几乎同一条水平线上死斗了。  

风陵渡口规模很大,自汉代起,就是黄河中上游的关键渡口之一,停泊着很多船只。  

从这里乘船,到对岸可以登陆的河滩,大概有五六里那么远。如果考虑逆水而行,绕道等因素,差不多等于划船十里地了。  

说远不远,说近也真不近,足够对岸事先准备好的军队展开队形了!  

方有德领着一万多精兵,昼伏夜出,终于在四天后赶到了这里。其间为了不让河北叛军察觉,花费了不少功夫侦查与埋伏。行程比原定计划慢了几天。  

不过这几天下大雨,确实走不快,但这种天气,却也为隐藏行踪提供了不少便利。  

是福是祸还很难说。  

等方有德他们抵达风陵渡的时候,已经是郝廷玉离开队伍的五天之后了。  

幸运的是,风陵渡停泊的船只不少,足够一万多大军渡河到对岸了。  

此刻天色将黑未黑,方有德找了个熟悉水性的船家,带着李嘉庆等人,划船到对岸的某个台塬上,亲自观察战场情况。  

朝西面远远望去,果然如他所料,皇甫惟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