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第496章 节帅来了不纳粮

第496章 节帅来了不纳粮(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气。  

“谁说不是呢,所以就应该直接烧了贝州清河的粮仓,然后从卢县的浮桥跑路啊!  

这里不是可以久待的地方。”  

何昌期脸上闪过一丝忧虑说道。  

他做人可能愣了点,但是战场嗅觉还是很敏锐的。  

此番孤军深入,还是在河北腹地,敌人的地盘。稍有不慎就可能全军覆没。  

“所以才要借力啊!不借力这仗怎么打?”  

车光倩随口应付了一句,吩咐身后的丘八准备去下一处村落。  

他们在跟时间赛跑,快就是唯一的优势。  

聊城县衙内挂着一幅本州县城地图,此时此刻,方重勇正站在地图前,拿着炭笔在比划着。  

时不时就有人进来汇报,方重勇就会把地图上某个地方涂黑做上标记。  

博州西南,有武水县;  

正西,有堂邑县;  

东北,有高唐县与博平县;  

正北,是清平县。  

王难得已经带着银枪孝节军两千人,马不停蹄的赶往清平县。  

剩下的少数,都是分散各地去办事。  

正在这时,一个斥候打扮的人走了进来,对方重勇抱拳行礼道:  

“节帅,王将军已经攻克清平县。县令直接开城投降,没有遭遇抵抗。”  

听到这个消息,方重勇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了回去。虽然这完全不是个值得担心的问题,在意料之中,但就怕关键时刻出幺蛾子啊!  

“王难得给清平本地百姓开仓放粮了么?”  

方重勇沉声问道。  

“回节帅,放了,一粒米都没有留下!都是按节帅的吩咐,还开了大户的粮仓!”  

“好!回去告诉王难得,务必要守住清平县,本节帅马上领兵跟他合兵一处。”  

方重勇大手一挥,指着府衙大堂的大门说道。  

“得令!”  

这斥候语气里明显带着激动!  

大约等了半个时辰,放出去的几路人马陆陆续续都回来了。  

博州人口极为稠密,三里地一村,五里地一乡,到处都是人。  

但地方却并不大,就算是从聊城到贝州清河,也不到一百里地。  

这里人地矛盾尖锐,大户与佃户间的关系很紧张。  

车光倩与何老虎出门最早,回来最晚,因为他们是负责聊城县周边的乡村,这里是人口最稠密的区域。  

看到二人回来了,方重勇对车光倩询问道:“聊城县情况如何?”  

“节帅,好得不能再好!后面都不需要我们出马,领了粮的乡民陪我们一路走,帮我们跑腿!”  

何昌期一脸兴奋说道。  

虽然他对于方重勇放粮的举动不甚理解,但是本地百姓高涨到疯癫的情绪,着实让他吓了一跳。  

对于“白嫖”这种事情,所有人似乎都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不劳而获带来的兴奋,被天上掉馅饼砸晕的爽快,可比辛苦劳作一年,才能落到手那点糊口的粮食,要好太多了。  

至于去贝州清河这样的事情,大户们知道不能做,却又不能不做。  

去了还能捞回损失,若是不开自家粮仓放粮,估计会被银枪孝节军的丘八顺手宰了,最后落得个要钱不要命的恶名,成为乡间农夫的笑料。  

两害相权取其轻,只好去贝州清河走一遭了,反正不远,也就两天的脚程。  

而那些自耕农与佃户则是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一时白嫖一时爽,一直白嫖一直爽。  

他们压根就意识不到去贝州到底有多大风险!哪怕意识到了一点,也不会当回事!  

很多人都觉得,只要走这一遭,今后一两年的口粮都不用愁了。  

如今这天下越来越乱,谁知道明年还有没有机会种地呢?  

所以这些人的动作比银枪孝节军还快,很多人已经推着车前往贝州清河县了。  

博州各地的情况都是大同小异。大户开仓放粮给普通百姓,然后一起前往贝州清河。  

看到计划的第一步顺利推进,方重勇微微点头,环顾众人说道:  

“聊城我们不要了,反正府库里面的东西,也都散出去了。本地百姓念我们的好,不会给皇甫惟明暗通消息的。现在所有人跟着本节帅去清平县。  

我们只带了七天干粮,七天攻不下贝州清河,就要丢弃所有辎重撤回卢县,都听明白了么?”  

“谨遵节帅号令!”  

在场众将齐声高呼道,所有人都是心中一紧。  

无论这些骚操作是多么有效,胜负终究还是要战场上见真章。  

想要中五百万,就算有财神加身,气运无敌,也得去买一张彩票才行啊!  

“诸位,汴州乃运河枢纽,财帛取之不尽。  

等会告知将士们,返回汴州后自有赏赐,不必管那些缴获的。  

出发!”  

说完方重勇大步走出府衙,其实心中七上八下的,异常忐忑。  

镇定自若,不过是演给部下看的。敌后作战,他自己心中也是没底。  

对于战局来说,只要烧掉贝州清河的府库就算是完事了。  

但这一手,并不能阻止皇甫惟明南下,顶多是让河北叛军打得辛苦点罢了,不足以扭转局势。  

唯有搅乱河北后方,打断河北叛军造血的能力,才能让皇甫惟明花时间处理后方的事情。为宣武镇六州争取更多的时间扩军,修城墙,建粮仓,训练团结兵。  

这一战杀多少人,并不是衡量胜利与否的标准。  

这时候天色已经黯淡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