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第340章 人分为两种

第340章 人分为两种(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来说,很多事情都是摆在明处的。  

河北若是发难,宣武军首当其冲!  

“李都头以为河北如何?”  

方有德意味深长的询问道。  

李嘉庆当年虽然在河北,但他是河北的外来户,是渤海国那边过来的,不存在立场问题,也没有历史包袱。看问题还可以站在比较客观的角度去评价。  

“节帅,末将是您的旧部,有话也就敞开说了。”  

李嘉庆环顾左右,发现实际上喧闹非常,压根就没人注意他们。  

于是他故意压低声音说道:“以末将之见,河北世家占有了那么多田产。朝廷的税收又如此的苛刻,还限制河北人入中枢。这些事情早就不是什么传闻了。只怕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某些人不可能那样安分啊。”  

连他这个靺鞨族出身的胡人都知道,有了田产,肯定要去争取更大的政治权力,以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而朝廷对河北的态度如何,只能说抽象到一言难尽了。  

无论在河北的节度使是谁,最终,他都会对本地势力妥协,走上叛乱之路。  

如果恰好是个老实巴交的节度使,确实不想搞出来事情来;那么本地势力就会给他找麻烦,争取把他顶下去,换个能搞事的上来!  

李嘉庆在渤海国的时候,就见过不少类似的事情。只能说大唐和渤海国都在同一个太阳的照耀下,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节度使四年一换,现在安禄山没了,河北人总会遇到他们“需要”的节度使,一个不行就再换一个,总有能行的!  

如果说节度使反叛是小概率事件,那么把节度使变更的次数叠加,时间线拉长,那么出现反叛的节度使就会是大概率事件。北庭都护府,当年开元中期的时候,不也出了刘涣谋反案么?  

那时候的基哥可不昏庸啊!  

边镇出叛将,在大唐属于寻常事。能不能镇压叛乱,才是考验国家实力的金标准。  

李嘉庆的话,可谓是一针见血。  

河北乱是迟早的事情,以前武周时期就乱过,以后一定会乱,只是不知道具体会是什么时候,具体由什么事件导致矛盾爆发。  

看得清楚这些的,并不止他一人。  

“本节帅也是近期才想通了一些事情。  

守住汴州,便可救国家于一时。某之心愿,不在乎个人得失。”  

方有德轻叹一声,心中万般感慨,不知道要怎么说出来。  

大唐的问题是河北么?是,又不全是。  

大唐的问题是李林甫、杨国忠、杨玉环等人么?是,又不全是。  

大唐的问题是基哥么?是,同样又不全是。  

大唐的问题是募兵制么?还是一样,是又不全是。  

此刻方有德的内心非常迷茫,到底要怎样才能救大唐?他心中已经没了答案。他已经为大唐做了很多事,改变了很多事情,但却还是看着大唐一步步滑向深渊。  

我真的做错了么?  

方有德扪心自问,没有人给他答案。  

“节帅,您似有心事?”  

李嘉庆疑惑问道,他发现今天巡视运河的方有德似乎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  

“无事,不过是忧国而已。”  

方有德摆了摆手说道。  

“节帅,天塌了有圣人顶着啊,您又何必操那份心呢?”  

李嘉庆迷惑不解问道,他不明白,方有德都这个年纪了,还想什么国家的事情作甚,这不是明摆着跟自己过不去嘛。  

“圣人…唉,圣人啊。”  

方有德摇头叹息,不再言语。  

“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的朋友,一种是我们的敌人。  

以后你们在办事之前,要想明白,涉事的人到底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  

对朋友就要有对朋友的态度,要讲公平公正公开,不要欺辱朋友,不要把朋友逼成敌人。  

对敌人就要旗帜鲜明的反对,要消灭要不留情面,不要含含糊糊的弄不清自己要做什么,不要让我们的朋友搞不清我们自身的立场。  

更不能跟敌人妥协勾结!  

你们看看,本节帅就去了一趟龟兹镇,庭州这边居然搞出这么大的破事,把某这张脸都丢尽了!  

庭州是什么地方不知道吗?那是我们远征军的大后方,从庭州往西走,就没有大城可以补充辎重了!  

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我给丘八们发军票,是让他们在庭州强买强卖的吗?你们就真不怕等远征军出征以后,庭州这边的百姓闹个民变,断我们的粮秣?到时候饿死你们这帮不长心的!  

这次赔出去的河西交子,全部从将来犒赏三军的财帛里面扣除,不单独惩罚个人。一撮人犯错,所有人担责!”  

庭州内城的府衙大堂内,方重勇拿着一根细木棍,指着白板上写着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着在场的将领一阵乱喷。  

“节帅,末将跟您一路去了龟兹镇,压根就不在庭州啊,就这也要受罚啊?”  

何昌期一脸委屈抱怨道。  

“傻逼!傻逼!你这个傻逼!”  

“呃,那个谁,把这畜生带到后院去吧。”  

方重勇眼角抽搐,无奈指着一个看起来有些面生,忽然之间记不起来叫什么名字的将领说道。  

那人叉手行礼,忍住笑将五色鹦鹉带出了府衙大堂。  

“这次银枪孝节军无人强买强卖,所以就不受罚了。但其他各军,一视同仁,只要军中有一人犯错,即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