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第271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第271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大王饶命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响,能筹集到的粮食是足数的。坏处当然也有,那便是官府需要垫付“和籴款”,增加了财政压力。  

第二种,便是和籴法在关中落地后因地制宜的改良版:即地方官府直接拿绢帛,强制性的从本地农民手中换粮食,不通过大商人转手。  

简单说就是拿着绢帛从百姓手里买粮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么玩的好处是官府不需要垫付“和籴款”,拿到的都是“现货”。  

当然坏处也不少,最大的一条便是和籴的粮价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若是丰年倒也不怕,就怕出现关中大旱这样的情况,官府拿着绢帛,也在本地换不到粮食!  

现在,方重勇提出了第三种“和籴”的办法,说白了就是“以信用货币对期货”,从原来的以物易物,到现在的以虚对虚!  

交子发行多少,朝廷有很大的控制权,不存在“垫资”的情况。简单说就是融资成本很低。  

而次年换取粮食,也保证了朝廷征收的粮食不会受到市场价的影响,也跳过了大商人过手的损耗,同时还保留了河西那边和籴法的优点:给自耕农的生产多加了一道保险。  

李林甫是聪明人,稍稍思考,就明白这么做的妙处在哪里了。  

类似政策,等于是把增加的税收,通过多发交子的办法,均摊到了所有人身上!不管你是不是有钱,都要接受官府发行交子所导致的物价上涨。  

在不改变土地政策的情况下,类似玩法已经是改善国家财政的极致了!  

大唐开国所采用的均田制,那可不是均世家豪强们的田啊!  

这些伴随太宗皇帝打天下,作为大唐“基石”的功臣们,他们原本有多少田,现在手里依旧是只多不少。  

大唐给普通百姓均的田,都是所谓的“无主之地”。  

开国时就改变不了的“祖宗之法”,现在就更别指望了。别说是李林甫,就是基哥也改变不了这个现状。  

土地改革的结果就是立刻亡国,天下大乱,形同自杀。  

李林甫想改土地政策,基哥就会杀李林甫。  

基哥想改土地政策,权贵们就会联合起来杀基哥。  

这一点完全无解。  

“回圣人,微臣以为此法可行,只是细节还要推敲一番。”  

李林甫微微点头说道,算是定下了基本态度。  

果不其然,听到这话,基哥松了口气,面露笑容说道:  

“哥奴啊,伱看现在官员们拿到的俸禄。光说粮秣,其中有些是米,有些干脆就是谷子。有些是麦粒,有些又是面粉。  

没个准信。  

有时候是让百官们从公廨田里面收割谷子,有时候却又是发的布匹,有时候发的铜钱,有时候发的金银器皿。  

还有的时候,是官府发徭役,招呼几个奴仆到某个官员家里干几天活。  

这些俸禄又杂又乱,不仅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其中颇有些猫腻,那些贪官污吏们借此上下其手。  

将来等官府发行交子了,别的不说,俸禄则一律以发交子为主,百官们爱买什么买什么,朕不管那些。  

户部的官吏可以轻松发俸禄,拿到交子的官员们也方便使用,这样岂不两全其美?”  

基哥面带笑容,显然是对交子所带来的便利感觉很满意。  

在李林甫没来之前的这一个多时辰里,方重勇已经把发行交子的策略与交子的大致影响,跟基哥介绍得差不多了。  

换言之,基哥叫李林甫过来,并不是在征求这位大唐右相同意发行交子的。他仅仅只是礼貌性的通知一声,并让李林甫过来商讨发行交子的细则。  

当然了,如果李林甫乖巧懂事固然是好,如果对方反对发行交子,那么嗜钱如命的基哥,也不介意换个右相。  

反正对于基哥来说,哪个大臣都是狗,只要有必要,换多少个都无所谓。  

“嗯,既然如此,那哥奴你说说,谁来负责筹谋交子一事比较好啊?朕想听听你这个右相怎么说。”  

基哥顿了顿说道。  

他看了看李林甫,又看了看方重勇,心中一时间有些犹疑不定。  

发行交子,全面替代绢帛在社会上流通,这种大型国策,显然需要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来平衡各方势力。  

从这个角度看,那显然只能是李林甫,才能胜任这个职务啊!  

而交子之法是方重勇想出来的,换言之,现在全大唐没有一个人比方重勇更懂交子要如何运作。  

从这个角度看,没有任何人比方重勇更适合管理交子的发行与运营。  

两害相权取其轻。  

相比较而言,基哥更希望李林甫站出来接过这个重任。换言之,除了李林甫以外,还有谁有这个资历压服众臣呢?  

还有谁?  

就算方重勇再懂交子,哪怕他能玩出花来,镇不住朝堂的场子也是不行的。  

“圣人,过去丝绸运抵拜占庭时,价格等同黄金;然而在西州(高昌国)东面,每斤生丝仅相当于四钱黄金。  

相差何止十倍!  

如今黑衣大食崛起堵塞商路,西州以东丝绸价格更低,而拜占庭的丝绸则是更贵了。换言之,我大唐虽然输出绢帛,但并没有赚到大钱。  

微臣希望可以领兵西征小勃律,横扫葱岭以西二十国,打通安息到沙州之间的商路,并将交子也带到那里。  

此乃微臣平生所愿。  

而在长安发行交子,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朝廷重臣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