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第154章 逆向开车

第154章 逆向开车(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而国子监毕业的人,则自动获得参加科考的资格,这本身就是一种极为不平等的地域歧视。  

崇文馆与弘文馆等机构,不但毕业生可以直接参加进士科,而且天子还经常会开“专科”,专门从这些毕业生里面选拔人才。  

类似方重勇前世一个萝卜一个坑,定点招生。当然了,这些人的官场前景还是不如进士科。  

但是这些人跟真正的权贵比,又全都是弟弟!  

真正的权贵走完流程只需要一天,甚至根本就不需要到国子监之类的机构里面去学习!  

更诡异的是,李林甫居然没有询问方重勇为什么好好的四品官不当,要回过头去考科举!  

方重勇觉得,这或许就是大唐右相的不凡之处吧。  

拿到了想要的,方重勇将自己的官身证明交给李林甫,谦恭拜谢后离去。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李林甫面露神秘微笑,拿着这份官身证明看了又看,随即将其放入对应的柜子里存档。  

这些细碎活计,本不应该由他来办的,只是搞不懂为何他要支开吏部办差的官员,亲自来这里办这件“小事”。  

“方重勇真是个妙人啊,不枉费本相花了十天去想这一套官职的组合。  

做官不想做,回头还要来考科举,这件事可得跟圣人商议一下。  

方全忠之子,王忠嗣之婿,前任沙州刺史,甘州刺史,凉州州府参军,实际考评五年来全是上上。这样的前任官员若是科举不中,那科举岂非儿戏?”  

李林甫自言自语说道,随即陷入沉思之中。  

很多事情,他都是一开始不觉得如何,越想越是感觉不对味。  

其实方重勇瞎胡闹的这件事,在李林甫看来,不仅不轻佻,反而具有极为严肃的政治意义。大唐右相觉得可能只是这位年少得志的方衙内,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罢了。  

如果是方重勇故意为之,那么此人绝对是居心叵测,甚至其心可诛!  

虽然对外宣称得很美,但科举本身的出台,主要目的并非是选拔人才,而是督促官宦子弟们上进,给他们竞争压力,并且为没有机会通过家世当官或者家道中落的士子一条不好走的路。  

形成“鲶鱼效应”。  

既然如此,那么不管实际情况如何,起码对外宣传的时候,科举的内容要有最基本的说服力,来证明“考上科举,才有做官的资格”,考不上科举,不给你做官,那是因为你的“能力”不够!  

事实上,如张九龄这样的科举士子出身官员,骨子里就是认为:所有做官的人,都应该能考过科举,这样才杜绝了门第优劣带来的不公正。  

所以科举考试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就是做官的能力!  

这已经不是一种想法,而是朝廷大部分官员都承认,或者不承认也不敢开口的明规则!  

无论是中枢还是地方,都得到了最为广泛的认同。科举士子瞧不起门荫出身的官员,根源便是源自于此!  

然而现在情况有变。原本正常规则里面出现了一个不计后果的“大傻子”!出现了一个“逆向开车”的大笨蛋!  

如果一个当了四五年官,考评和官声甚至相当优秀,秒杀了大部分同级别官员,而且在轮换的时候还会获得提拔的人。  

这个傻子忽然抽风了不想继续做官,而是要回来考科举,结果最后却没考上!  

那这是不是证明,其实某个人哪怕科举考不上,也极有可能具备做官的能力呢?  

甚至这个考不上科举的人,还可能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官员!  

那么这个反例,就会捅破那一层很多官宦子弟,尤其是恩荫背景出身的官宦子弟,背地里都在唾骂的窗户纸:其实科举的内容,跟做官的能力,根本没有半点关系!  

考上的人,完全不能说明他有做官的本事;而真正有能力做官的人,也不一定能考得上!  

所以朝廷的科举制根本就是瞎胡闹,将真正的人才排除在外,选拔的尽是一些只会考试的废物,早就应该废除了!  

到那一步的话,科举的公信力就荡然无存了!  

这是朝廷中枢都无法承担的严重后果。  

典型的被人以点破面!  

很多时候,窗户纸捅破了,那么就是量变产生质变的时候。比较起来,方重勇这个人到底能不能中进士,这点小事也就无足轻重了。  

每年进士科平均录取二十七人,多一个人凑数,问题大么?  

问题一点也不大!  

李林甫很清楚,现在的李隆基,就是想安安稳稳的享受,根本就不想改革科举制度,只要旧有的制度还能用不出大事,这位长安圣人就不想折腾!  

李林甫虽然背地里被人骂“妒贤嫉能”,但实际上,他却是朝廷官员里面少有强调“依法治国”的大佬。  

他之所以给方重勇开“介绍信”,并不是因为平日里习惯于破坏规矩。  

正好相反,李林甫决心帮方重勇考上进士,不但不是破坏规矩,反而是为了挽救那岌岌可危,将要被这位方衙内搅得稀烂的“科举正确性”!  

“他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  

李林甫坐在吏部衙门的桌案跟前,顿时有点吃不准方重勇内心究竟是怎么考虑的。  

他也是一个习惯于“刁民害朕”的人。  

这位大唐右相,一时间竟然忘记离去,让外面等待选官的人根本不敢进来!  

吏部外面排队选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